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可治大病的博採「偏方」

可治大病的博採「偏方」

偏方治大病

讀書小筆記

2018/5/26

前賢說,「讀醫不如讀案」。學醫猶學弈,醫案猶弈譜;學醫猶學書,醫案猶古帖;學醫猶演兵,陣圖無一不當究。「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個道理也適於讀案與行醫。

清明踏青好時節

清代鎮江知府徐守臣之母,年逾六旬,忽患怪病,糞便竟從口中嘔出,諸醫治之不效。請名醫薛雪(即薛生白)診視,診後說道:熟思此病不單胃氣上逆,並且大腸傳導亦失常,現在卻無的對之方,急切不能施治,容緩數日再當造訪。回家翻閱所藏之書,並無此一症,自然也無此方。一日,遇一虎撐先生(即走方郎中),問有無治法?答曰:吾師能治之。薛氏問:今師安在?告以住在南郊。薛氏遂往見老翁,老翁以葯末十劑付之。問是何葯?曰:一味通幽散,乃蜣螂蟲也。薛雪持歸而往診之,先以五劑治之而愈。不一月又發,再與五服,乃斷其根。(《一瓢醫話》)

史載,薛雪一向恃才傲物,一般人不易請動他看病。本案中此老卻能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尤為可貴的是不恥下問,詢方於草澤醫,精神可嘉。

民間驗方被稱為「偏方」或單方 ,大概因為屬於另冊,以別於「正方」。許多醫藥知識都來自於民間,「藕皮止血起自庖人,牽牛逐水近出野老」。偏方不可小瞧,「果能方與症對,則藥到病除,無醫亦可。……且有不費一錢而其效如神者。雖至窮鄉僻壤之區,……無不可以倉猝立辦,頃刻奏功。」(《驗方新編》)作者鮑相嗷為收集驗方,「寢食與俱」,用了20年時間編寫此書。趙學敏《串雅》內、外篇則收集民間偏方4千多個,序中說:「歐陽子暴利幾絕,乞葯於牛醫;李防禦治嗽得官,傳方於下走。」都是流傳很廣的偏方救治大人物的例子。

歷代醫家大多重視驗方,章太炎說:「取法東方,勿震遠西;下問鈴串,勿貴儒醫。」 以章老夫子滿腹經學,猶能屈尊「下問」 於走方鈴醫,足見他對民間醫藥的重視。章次公亦稱:「經方與單方猶車之兩輪。」 他亦善用偏方治病,如治療痢疾的「通痢散」,即采自小說《鏡花緣》。

俗雲「偏方治大病」,要知道雲南白藥、季德勝蛇葯也屬於偏方,誰敢輕視?又雲「單方一味,氣煞名醫」,其實很多名醫倒是很喜歡偏方的,可謂「博採偏方治大病」,下面一些實例即或在今天,猶有采備之價值。

鮮馬齒莧治惡瘡

唐憲宗年間,宰相武元衡脛骨上生了臁瘡,發熱瘙癢,肌肉腐爛,膿血淋漓,精神疲倦,食慾減退。太醫調治,可惜久未好轉。一天,一位新來的廳吏問道:「相爺一直悶悶不樂,時又低聲呻吟,是否貴體欠安?」武元衡把病情告訴了他,廳吏聽後說:「下官有一處方,專治多年惡瘡,用藥不過幾次,就可痊癒。方用鮮馬齒莧,搗爛敷在瘡上,每天換藥一次,就可以了。」武元衡依法用之,果然痊癒。

鮮馬齒莧治此等瘡痍確有卓效,葯廉效驗,且很安全,誠良方也。

豆腐切片治臁瘡

臁瘡外症,極為纏綿。幼時嘗見患此者,膿臭浸淫,經年潰爛。治之法亦頗多,而奏效殊非易事。

辛亥歲,家君曾患此病。洗敷百施,時發時愈。繼有縣之西堡村多福寺僧名鍾靈者,祖傳外科數世矣,極有把握,乃請治之。鍾靈來視,則曰:「此臁瘡也,最畏散葯、膏藥。若用膏散,必致增盛。生豆腐最好,但切薄片,用暖水泡過,日日更易,不半月必愈矣。」家父如言貼之,果剋期而愈。

後余亦因磕傷發潰,慚致成此瘡,亦用豆腐貼之,口漸斂而痛時作,又有鄰人教以黃蠟化融去盡煙,加松香末少許,攤竹紙上貼之,果痛止而愈。(《醉花窗醫案》

史載,薛雪一向恃才傲物,一般人不易請動他看病。本案中此老卻能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尤為可貴的是不恥下問,詢方於草澤醫,精神可嘉。

民間驗方被稱為「偏方」或單方 ,大概因為屬於另冊,以別於「正方」。許多醫藥知識都來自於民間,「藕皮止血起自庖人,牽牛逐水近出野老」。偏方不可小瞧,「果能方與症對,則藥到病除,無醫亦可。……且有不費一錢而其效如神者。雖至窮鄉僻壤之區,……無不可以倉猝立辦,頃刻奏功。」(《驗方新編》)作者鮑相嗷為收集驗方,「寢食與俱」,用了20年時間編寫此書。趙學敏《串雅》內、外篇則收集民間偏方4千多個,序中說:「歐陽子暴利幾絕,乞葯於牛醫;李防禦治嗽得官,傳方於下走。」都是流傳很廣的偏方救治大人物的例子。

歷代醫家大多重視驗方,章太炎說:「取法東方,勿震遠西;下問鈴串,勿貴儒醫。」 以章老夫子滿腹經學,猶能屈尊「下問」 於走方鈴醫,足見他對民間醫藥的重視。章次公亦稱:「經方與單方猶車之兩輪。」 他亦善用偏方治病,如治療痢疾的「通痢散」,即采自小說《鏡花緣》。

俗雲「偏方治大病」,要知道雲南白藥、季德勝蛇葯也屬於偏方,誰敢輕視?又雲「單方一味,氣煞名醫」,其實很多名醫倒是很喜歡偏方的,可謂「博採偏方治大病」,下面一些實例即或在今天,猶有采備之價值。

蘿蔔汁治頭痛

王安石任宰相時,某日在朝中奏事,忽然感到頭痛不可忍,急忙奏請皇帝歸家治病,宋神宗令他在宮中卧息。不一會兒,有小太監持一小金杯,內有葯汁少許,告之曰:「左側頭痛灌右鼻,右側頭痛即灌左鼻,左右俱痛並灌之。」王安石用後即愈,次日上朝進謝。神宗說:宮中自太祖時有幾十個秘方,這是其中一個,並將該方賜與王安石。其方即用新蘿蔔,榨取自然汁,加入生龍腦(冰片)少許調勻,昂頭灌入鼻竅。事載宋·張邦基《墨庄漫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偏方 的精彩文章:

痔瘡纏上不可怕,推薦食療偏方輕鬆擺脫它!
六年的類風濕,只用了一個偏方,十天就好了!

TAG: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