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18綜合題主題例選-02 反腐倡廉和加強監察

2018綜合題主題例選-02 反腐倡廉和加強監察

原標題:2018綜合題主題例選-02 反腐倡廉和加強監察


1(山東省泰安市2018屆高三質檢)(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是人性本善的哲學傳統。在這樣的人性論和人文環境中,一方面中國古代的行政監察因為人心本善的理論預定和聖人崇拜而不被重視,另一方面行政監察成為封建帝王的統治手段。更為可悲的是,這種統治手段並沒有上升為一種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來,它完全僅作為帝王個人駕馭群臣的政治手段。這也是為什麼西方行政監察思想能夠推動行政監察制度的建立和實踐的發展,而中國古代的行政監察卻日益萎縮並退化、變異為一種特務制度的原因。


材料二


西方從古希臘神話中潘多拉的盒子到基督教的原罪與救贖。都確信不疑地認為人性本惡。既然人性本惡,那麼權力的腐敗和濫用也就無從規避。在此基礎上,西方得出政治原罪論:有權的人在行使權力時有一種自私和邪惡的自然本性和犯罪的潛在危險。西方對人的天然不信任迫使西方人時刻保持著對權力的天然警惕。孟德斯鳩警告人們:「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經驗。」於是洛克說「在一切情況和條件下,對於濫用職權的權力的真正糾正辦法,就是用權力對付權力。」這樣,西方創造出了基於分權制衡原則的行政監察理論。


——以上材料摘編自屈雙湖、胡雪紛《基於人性的行政監察思想及其實踐分析》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古代行政監察造成的消極影響。(8分)


(2)根據材料一、二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方和中國古代行政監察在實施中的不同之處,並說明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17分)


答案要點


1)影響: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和政治的清明;無法從根本上約束皇權,反而強化了君主專制;不能從根本上制約和防止官僚隊伍的腐敗;起不到真正的監察作用。(8分,每點2分)


2)不同之處:中國古代行政監察不受社會重視,成為封建帝王的統治手段和駕馭群臣的工具;沒有形成系統的行政監察制度;封建社會後期日益萎縮,演變成特務制度。(6分,每點2分)

西方形成了系統的行政檢察理論;推動了行政檢察制度的建立。(4分,每點2分)


原因:中國古代傳統儒家性善思想的影響;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小農經濟的封閉性、落後性和狹隘性。(3分,每點1分)


西方受古希臘文化和基督教原罪思想的影響;在人性論上認為人性本惡;西方分權制衡思想的影響。(4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 (陝西省渭南市2018年高三質檢)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建,開國皇帝朱元璋就諭旨告誡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唯廉者能約己而利人,貪者必損國而厚己」。為了鞏固皇權,率先設立錦衣衛以監視官民。朱元璋深諳作為「防民之具,輔治之術」的法律的極端重要性,在繼承前代法律文獻的基礎上制訂頒行《大明律》,又親自編定《明大誥》。朱元璋立法一為治民,二為治吏,尤其是《明大誥》則著重於懲治貪官,可以視為反貪刑事特別法。朱元璋的女婿、附馬都尉歐陽倫,不顧朝廷的禁令,向陝西販運私茶,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發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賜死歐陽倫,同時發了通敕令,表揚那位小吏不畏權貴的鬥爭精神。


材料二


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告誡全黨,因為勝利,黨內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願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建國初在全國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到1952年1月,全國共查出貪污舊幣1000萬元以上的貪污犯10萬餘人,判處死刑的有42人。1952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新中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對貪污罪的懲治作出明確規定。……這一階段的反腐敗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專門的反腐機關,而是依靠黨和政府自上而下領導和發動的群眾運動,如先後開展的整風運動、四清運動等。


2009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決定成立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2015年《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對巡視工作進行了進一步規範和明確。2017年在中央電視台首播《巡視利劍》,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的五集電視專題片,分別是《利劍高懸》、《政治巡視》、《震懾常在》、《巡視全覆蓋》、《破解「歷史周期率」》 。

1根據材料一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舉措,簡評其反腐成效。(12分)


2)根據材料二分析中國共產黨反腐舉措的特點,談談你對中共反腐懲貪的認識。(13分)


答案要點


1)舉措:皇帝親自下諭旨告誡;設特務機構加大對官員的監管力度;借鑒前代經驗,制定嚴刑峻法;一視同仁,賞罰分明。(8分)


簡評:使腐敗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本質上以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為目的,效果有限。(4分)


2)特點:把防腐與反腐敗相結合;加強制度與法規建設;注重與群眾運動相結合;加大監察力度;發揮媒體輿論監督和警示作用。(10分)


認識:反腐治貪,是贏得民心的重大舉措;反腐敗問題,一靠監督,二靠制度,三靠自律;反腐治貪有利於社會穩定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充分發動群眾是推進反腐懲貪的得力措施。(答夠三點可得3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歷史階段特徵-5 1840-1919: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TAG:歷史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