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詞牌名」的由來(一)

「詞牌名」的由來(一)

在中國文學中,詩和詞是最為耀眼的兩種形式,詞和詩不一樣,每首前都有詞牌名,今天就幾個常見的詞牌名的來歷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詞牌名」的由來(一)

提起詞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是蘇軾的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個詞牌名就是「念奴嬌」,「念奴」是什麼意思呢?

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善歌唱……聲出於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眼色媚人》)。傳說唐玄宗曾親自作曲填詞,命念奴歌唱,果然嬌滴滴如夜鶯啼鳴,婉轉轉似百靈放歌,活潑潑如鴛鴦戲水。

玄宗龍顏大悅,遂將此曲定名為「念奴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流傳千古,首句為「大江東去」,末句為「一樽還酹江月」,故「念奴嬌」又名「大江東去」或「酹江月」。後人沿襲了念奴嬌這一詞牌,以後宋朝、清朝乃至近現代都有以「念奴嬌」為詞牌名的佳作問世。

「詞牌名」的由來(一)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堪稱詞壇臻品,詞牌「虞美人」原是一種花,夏初盛開,色彩艷麗。但作為詞牌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

相傳虞美人花與項羽的美人虞姬有關。項羽四面楚歌,走投無路,虞姬不得已自殺,她的鮮血撒染之地長出了一種鮮紅的花,後人把這種花稱作「虞美人」。後人欽佩美人虞姬可歌可泣的愛情,創製詞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曲名,訴一縷衷腸,多婉轉哀怨,纏綿悱惻。「虞美人」因以為名,逐漸演化為詞牌名。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牌名」的由來(一)

「沁園春」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詞牌,相傳由東漢的沁水公主園得名。

東漢明帝劉庄第五個女兒劉致被封為沁水公主,劉致在封地沁水縣興建一座園林叫沁水公主園,簡稱沁園。大將軍竇憲依仗其妹竇皇后的權勢,以低價奪取沁園,公主害怕,不敢計較。後來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竇憲罪,竇憲退出沁園,從此不得重用。

後世泛稱公主的園林為「沁園」。後人作詩以詠其事,此調因而得名「沁園春」。 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就是典型代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曰師說 的精彩文章:

春雨如油 浸潤百穀

TAG:子曰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