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年薪10萬隻是平均數?北京這個數據亮了,一大波被平均者正在趕來

年薪10萬隻是平均數?北京這個數據亮了,一大波被平均者正在趕來

曾幾何時,年薪10萬絕對是一個令人艷羨的收入。

去年的新聞也還說,如果你有10萬年薪,你就超過了90%的人。

然而就在5月25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2017年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101599元,月平均工資為8467元。

這是北京市年平均工資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2016年度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92477元,月平均工資為7706元。比照2016年度的數據,2017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增長了761元,增長比例為9.88%,較之去年的8.75%的增速,有所上揚。如果相比於1995年的8144元,則增長了1248%。

歷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

(表格來源: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

人們常吐槽說「什麼都在漲,只有工資沒漲」,這樣看來還真是錯覺。

不過肯定有小夥伴不無心酸地表示:平均工資有什麼用,我跟馬雲收入一平均,我還能進全球富豪榜呢!

那平均工資到底有什麼用呢?

平均工資指標是制定社保征繳標準、退休金、最低工資標準、人身損害司法賠償等的重要依據。根據相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均是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

這也就意味著,2018年7月起至2019年6月,北京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也將「水漲船高」。

北京市2018年7月-2019年6月社會保險基數測算,上限為25401元;下限為3387元。

一、以北京市2017年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8467元。

二、月平均工資收入超過北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封頂的25401元。

(表格來源:儒思HR人力資源網)

那麼,這統計的10萬+年薪是到手的收入嗎?

不是。所統計的工資總額,既包括個人稅前工資,還包括了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應交納的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的個人繳納部分等。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只要符合勞動報酬性質就都統計在工資總額之中。

那麼,稅前月薪一萬,稅後到手多少?

粗略估算,在7500元左右。

年薪10萬+北京人民,是不是過著揮金如土的土豪生活呢?

非也。磐博人力資源曾做過一個有意思的圖片,用來描繪北京的生活成本,並得出一個結論:在北京勉強生存,你需要拿到年薪13-16W,大約月薪在10000-12300元之間;

在北京享受生活,你需要拿到年薪41-44W,大約月薪在31000-34300元之間。

(註:按每年13薪計)

當然,這個圖有逗趣的成份在,並不十分嚴謹,大家權當參考。但大致也可看出,年薪10萬+,在北京生活,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寬裕。而且,還沒有考慮到買房這個重要因素。

不過,人均年薪10萬+,對全國大部分地方來說,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里程碑。2017年的數據還不齊全,我們來看看人民網公布的《2016年各省份平均工資排行榜》,看「全社會就業人員」那一欄,2016年北京市以92477元高居榜首,排在第二位的上海市,78045元,高出18%。表格中深圳的情況是包含在廣東省,沒有單獨體現,小編查詢了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深圳市2016年城鎮單位平均工資數據公報》,深圳市2016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89757元,與北京市只有3%的差距。2017年的數據尚未公布。

北京的年薪為啥領先這麼多呢?

當然了,得看看在北京工作的都是些什麼人。目前全國多地掀起搶人大戰,不少城市喊出本科生直接落戶的口號,對於高學歷高層次人才還有許多補貼。然而在北京,即使是博士,想要個北京戶口也不容易。北京今年首開「積分入戶」大門,但門檻就需要持有北京市居住證、年齡不超過45周歲、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7年以上等等,北上廣深的積分入戶政策對比,大家來感受下。

這幾天,包括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高校,陸續公示了一長串職工積分落戶資格初審名單,也就是說,這些在知名高校工作的人員,尚在為一紙北京戶口而努力,也側面說明了北京戶口的含金量。北京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在全國範圍內篩選人才,薪水自然會高出其他地方。

10年前說自己年薪10萬還有點飄飄然的感覺,現在是什麼感覺?比這感覺更差的,是現在還不到10萬年薪,怕是會有很多人說自己拖後腿了。小明和大明平均身高1米9,並不能說明小明就是高個子。我們沒辦法決定平均工資高或低,我們只能掌握自己工資的高或低,加油,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證券公司女副總炒股被罰,兩年賺了30萬,領120萬罰單+市場禁入
道指暴跌700點 機構今天關注這些股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