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腦外科看到的他

在腦外科看到的他

1.

初見那位青年時,是在醫生辦公室,帶教老師和他及其父母進行術前談話。

談話談了很久,因為神外的手術涉及人的大腦,人身上可謂之最複雜的器官,動輒便是生死一線。

瘦弱,這是我對於他最初的印象,以及在其母口中所說出的他體重從未超過一百斤,很大程度上是腫瘤的位置影響了代謝。此時此刻,他和我歲數相仿,只不過他穿著病號服,我穿著白大褂;他和父母在桌子的一邊,我和老師在桌子的另一邊。

「這個腫瘤長得位置很深,結果不好說。」

一個青年,23歲,人生剛剛拉開序幕,卻面對著提前謝幕的可能,手術室的大門之後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這句話在我看來是多麼諷刺?命運何時公平的賜給每個人以相同的壽命?

這是在神外的第一天,帶教老師和我開玩笑說已經二十三天沒有回過家了,昨天去手術室想要換套刷手服還被阿姨嘲笑了一番:又是這麼久沒回家,當心後院起火呀。

「回去好好看看外科書上腦外的那一章,明天帶你去手術室看手術。」

2.

次日手術時,帶教老師對著顯微鏡前的主任說:

一開始他父母帶他來門診的時候,居然還在手機上打遊戲!完全一副弔兒郎當的樣子,完全沒把腫瘤當回事,真的是對自己的生命一點都不負責。

後來問了病史才知道,他高二的時候也得了一個瘤子,但是就算住院了半年還是考了他們縣的第一名,然後進了985大學,牛啊!天分在那裡!

後來校友會的朋友找到我,希望讓我好好留心他,才剛剛畢業就在微軟工作,看病還是公司出錢,這麼優秀的一個小夥子!

家裡條件比較差,在貴州的一個小山村,好不容易等到工作賺錢了能夠報答父母的時候,卻又是來了這麼一出!他真的是從山裡飛出來的小鳳凰啊!

那天手術談話的時候他母親說他的想法是要拼一下,不想什麼都不做,既然生命的長度已經定下了,那麼要想辦法增寬厚度。

明明才二十三歲啊,生命才剛剛開始,居然……

「是啊,真的太年輕了。」顯微鏡前的主任終於搭了一句話。

手術室里很安靜,只聽得見監護儀的「嘀嘀」聲。

帶教老師打開了轉播系統,在屏幕上看著器械漸漸地分開大腦的溝溝回回,這就是一場博弈,打開了以後會損傷什麼都是未知。幾個小時以後,那個半個指甲蓋大小的瘤子終於出現在了彎盤裡。

顱骨又重新封閉,帶有疤的泛著青色的腦袋被固定在那裡,呼吸很平穩,手術很成功。

這大概已經是他第二次進入手術室了吧?把身體交給一幫素不相識的人,賭一個未來:明天是否還能夠醒來?人生能否繼續?

沒有人能給出百分之一百的答案,而這一切都是賭博,只不過賭注不是金錢,而是人生。

下班前,我去病房看了一下,他還沒有醒來,他的父母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沒有人注意到我。

一定要好起來呀,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千萬不要認輸啊!

3.

術後第二天,我幫他換藥,他側著身子,縫合的切口在枕部。

切緣對合的很好,也沒有什麼滲出,碘伏觸及切口的時候,能覺察到他的蹙起的眉腳,即便是有著鎮痛泵也還能感受到疼痛嗎?教科書上沒有說過,我也沒有親身經歷過。教科書在面對病人的時候,顯得如此冰冷,在裡面也只是在問診體格檢查那幾行里有些許溫暖的氣息,而在現實中如何同人打交道的時候卻是沒有絲毫助力。

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唯有動作盡量放輕,大概這就是當下作為醫學生的我所能做的微不足道的事了。

回到示教室的時候,從老師們的交談里得知昨天夜裡,ICU里有人去世了。

老師們的語氣很平淡,冷靜的在那邊分析死因,可在我的腦海里卻是震動:死亡原來如此之近,不過一天的距離。

老師似乎是察覺到了我的異樣:「死亡病例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讓人受挫而且還有一大堆行政上的麻煩事,可是怎麼辦呢?我們只能好好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死亡,才能讓一個人的離開最有價值,那麼下一個人也許就有更大的希望……」

下午晚查房的時候,看到他依舊是半躺著,沒有初來時的那般生龍活虎,只是偶爾眼睛睜開來表示自己還醒著,監護上面的數字提示著安全。他還是太瘦了,之前被腫瘤折磨的只剩骨架和維持機能最少的肌肉了,所以恢復起來比平常人更加的要花費一些時間。

萬幸,老天爺沒有再和他開玩笑,讓他繼續留在這個留戀的人間。

老師和家屬的談話沒有術前那般凝重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大概這就是老師所說的下一個人更大的希望吧?上一個沒能賭贏的人留給下一位陌生人的希望。

4.

常常想,如果最後的終點站都是死亡,那麼我們拼盡全力所要挽回的生命,尤其是那些靠著機器維持著生命的人們,這一切是不是他們所願意接受的結果?

或者說這樣的一切是否會有意義?

面對死亡,我們所引以為傲的現代醫學,卻是那麼的乏力與蒼白。而如何面對病人和家屬們的期盼,更是讓人產生絕望。

可是在面對病床上的那些面龐時,有笑臉,有昏迷,有迷惘,有痛苦……見過很多不同的表情,那些鮮活的生命,大概便是身為醫者一路前行的動力。

腦海里浮現出某本書上的一段話:也許病人鮮活的生命就握在我們手中,但死神總是最後的勝者。就算你是完美的,這個世界卻不是。秘訣在於,支撐我們繼續下去的秘訣在於,明白打從發牌的那刻起,你已必輸無疑,你會手滑,你會判斷失誤,但即便如此也要拼盡全力為病人奮戰到底。你永遠無法到達完美的境地,但通過不懈的努力奮鬥和追求,你能看到那無限接近完美的漸近曲線。

也許正如我那位青年所言,既然生命的長度已經決定了,那麼就努力為他們拓寬其厚度。

生命之壯闊,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在這有限的長度之內,究竟一個人可以綻放出多麼燦爛的花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冬洱日記 的精彩文章:

TAG:冬洱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