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城市客廳」今晚揭幕 延安西路13棟老宅再現城市文創魅力

「城市客廳」今晚揭幕 延安西路13棟老宅再現城市文創魅力

圖說: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原樣  來源/上海萬科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13棟即將開放的建築年齡跨越數十年,成為百年上海歷史的經典縮影。今晚,這片封閉了近70年的神秘園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將拉開帷幕,變身為一個以文創產業為核心的「城市客廳」。

近百年前,延安西路1262號是供外籍僑民休閑娛樂的哥倫比亞總會;近70年前,這裡變身為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園區佔地約4.8萬平方米,一期開放13棟建築。從番禺路入口走進,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紅磚瓦、帶有煙囪的西班牙風格花園洋房,這就是由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的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孫科別墅。1929年,在同期進行的慕爾堂項目中遭遇了資金困難,得到孫中山長子、時任國立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的孫科解囊相助,鄔達克遂將未及入住的自宅轉讓給孫科。由於孫科別墅還將進行新一輪修繕,此次暫不對外開放。

圖說:1951年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

穿過孫科別墅的輔樓,進入一片敞亮寬闊的園區:紅屋頂、圓拱門的哥倫比亞總會中的鄉村俱樂部,建於上世紀20年代,是園區里最「年長」的建築;數棟上生所遷入後新建的生產科研大樓,其中,一棟外觀簡約的8層高麻腮風生產大樓曾是長寧區第一高樓,由郭沫若之子、著名建築設計師郭博設計。這裡還保留了上海唯一一個英制尺寸的游泳池,泳池旁是兩幢西班牙傳教風格建築。彼時,在這裡,上海美國僑民將美式生活方式帶到中國。

圖說:上海唯一一個英制尺寸的游泳池

隨著城市發展步入存量時代,去年,上海萬科接過延安西路1262號的「鑰匙」,對這片神秘的園區進行更新改造。「園區內的每棟建築的保護身份不同。我們嚴格遵照相關條例,做到恢復歷史風貌的同時滿足『最小干預』和『可識別性』的原則。」園區設計負責人陸言清介紹道,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的拉毛牆面修復就耗費很長時間。「拉毛」是老洋房中常見工藝,手法極其考究:黃沙、水泥的配比,「拉毛」的時間、力度都會影響效果。為了儘可能還原,工作人員甚至找了一堵白牆,做了幾十遍試驗。值得一提的是,海軍俱樂部原體育館曾作為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培養基車間。設計師將上生所留下的痕迹全部保留,改造為公共秀場,將牆壁上的蒸鍋設備被巧妙地改造為空調出風口。

圖說:海軍俱樂部蒸鍋設備被改為空調出風口

「城市更新項目,既要延續歷史文脈,又要賦予其適合時代和未來城市發展的使用功能。」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萬科上海區域本部首席執行官張海介紹道,「上生·新所」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公共性和開放性,尤其是市民關注和喜愛的歷史建築將以開放為主,盡量弱化商業功能,將打造成以文創產業為核心的「城市客廳」。

據悉,「上生·新所」項目中,保護等級相對較低的建築陸續植入新文化、新媒體等業態。目前,入駐園區的20多家商戶,包括著名聯合辦公品牌、知名影視特效公司等,引入餐飲、文創藝術、娛樂健身等生活配套,出租率近9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便利店盒飯含防腐劑?走訪未發現
人工智慧武器開啟「潘多拉魔盒」?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