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拒絕添加劑究竟是媽媽們的矯情挑剔還是理性選擇?

拒絕添加劑究竟是媽媽們的矯情挑剔還是理性選擇?

註:本文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食品奇葩show之添加劑到底吃不吃》,主要討論給不給孩子吃含有添加劑的食品。節目邀請了乳業專家、營養專家以及辣媽紅人,他們唇槍舌戰,又乾貨滿滿。看完後我轉發到媽媽群裡面,結果一石驚起千層浪。群里媽媽們激烈地討論著,有的扛著食品安全大旗,振臂高呼讓大家科學客觀看待食品添加劑,有的則甩出各種案例表示接受無能。



一、添加劑,想說愛你不容易


視頻中專家專業的形象、理性的思路往往容易令人信服,但是事實上是否如此呢?


(1)立法可能滯後,媽媽們要把好關!


視頻中楊教授說食品添加劑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規定,媽媽們不必過分擔心。但大家都知道,法律法規會隨著立法研究、實踐以及科學研究發展而逐漸修正,使得更符合當前社會現實。(咦,怎麼有點像背政治論述題的感覺?)總而言之,立法有可能滯後,而我們並不希望我們的孩子淪為試錯品。


比如說檸檬黃,是一款我國應用廣泛的食品添加劑,合法地應用在在飲料、肉類魚類加工品、果脯果醬以及嬰幼兒食品中。



《GB 4481.1-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檸檬黃》




但是英國食品標準管理局(FSA)委託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者研究發現,過量攝入檸檬黃可能會導致孩子的IQ值下降,並向政府建議在食品中少用檸檬黃色素。又比如說防腐劑苯甲酸,歐共體兒童保護集團不建議用於兒童食品中,日本也對其做出了嚴格限制,但是該防腐劑卻在我國仍廣泛並「合法」地應用。


所以即使在當前法規上某些食品添加劑是合法使用的,也不能完全保證其安全性,所以

媽媽們在給寶寶們選擇有添加劑的食品時還是應該謹慎小心。





(2)有些食品添加劑不是為了身體本身而存在


目前我國批准合法使用的添加劑有2600多種,有的是為了方便存儲和運輸,比如說防腐劑;有的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比如說用甜蜜素代替白砂糖,還有的是為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比如上面提到的色素檸檬黃,說到底這些食品添加劑都是現代食品工業化生產的產物,卻不是為了身體本身需要而存在,給寶寶吃有可能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加上普通媽媽對添加劑並不了解,無法規避那些不適合孩子吃的添加劑,那麼不如就像方璐說的那樣,

「與其冒險試錯,不如完全拒絕」。



 二、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給娃吃無添加劑的食品


 

媽媽們在「添加劑」的問題上表現謹慎,並非是矯情的挑剔。 除了添加劑本身研究和立法的滯後性,以及媽媽們對於添加劑的不可控感這些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不法商家對添加劑的濫用。

各種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由此引發的信任危機乃至今天都還沒消散。


中國媽媽們像驚弓之鳥,由此有赴港拖粉、代購行業大熱等中國特色現象。近10年來,中國乳業還經歷了價格戰、行業洗牌等考驗,乳業逐漸復甦,品牌越發展越好,在食品安全、銷售渠道、行業監管等方面致力於恢復媽媽們的信心。最近幾年,優秀的品牌大有所在。


特別是隨著消費水平的升級和現代食品工業技術的發展,很多有信念有能力的商家投身於 「無添加劑」食品的開發中。比如說簡愛酸奶,

「生牛乳、糖、乳酸菌、其他沒了」

的極致純凈酸奶,能更放心地給娃喝。

也希望更多的企業能生產讓人放心的食品,讓我們的寶寶們健康成長。


含有添加劑的食品要不要給寶寶吃,你們是怎麼看的?《食品奇葩show》視頻請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芝芝媽媽 的精彩文章:

寶寶成長中,你選擇陪著還是陪伴?
80%的家長都在焦慮:孩子3歲前沒有認識2000個字,我該怎麼辦?

TAG:芝芝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