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愛默生:人類有三種慾望是永難滿足的

愛默生:人類有三種慾望是永難滿足的

一個人天生的職責就是讓生活變得美好|第 6 期

本周作家:愛默生

昨天(5月25日)是愛默生215周年誕辰紀念日。今天,當我們生活在物慾橫流的社會環境下,盲目追求速成,對金錢和名利趨之若鶩時,愛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給我們一些重要的啟示和答案。這亦是我們重讀他的作品,重溫其思想的意義所在。

George Luks [美]

▎作家筆記

生活會賦予每個人不同的任務。不論你選擇的是什麼職業,種植、建築、詩歌、貿易或政治——在相同的條件下,只要你選擇的是你所擅長的,那麼這一切就都會如你所願,甚至取得非凡的成就。

——愛默生

愉快而專註地做一件事(節選)

作者:愛默生 [美國]

為你讀詩:鄒嘉傑 | 聲音徵集

向上滑動閱覽

「人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這是古代人對人生的看法,至今都不過時。一個飽經滄桑的世故之人很多時候會顯出一副過來人的高深面孔,嘲笑你的樂觀和想法,並將之視為幼稚。但你不能被這些嚇倒。力量永遠與愉悅的心同在。我們要永遠都滿懷信心地工作,不要讓膽怯和灰心葬送一切。一個人天生的職責就是讓生活變得美好,如果不擔負這個責任,那他就沒有降生的必要。

人類有三種慾望是永難滿足的:一是想得到更多的財富,這叫富人夢;二是病人總想要更長壽,這叫長壽夢;三是總想到別的地方去,這叫行者夢,並且他們通常會說:「除了這裡,我去哪裡都行。」

一個舉止隨和、言語親切的人總能夠順應任何環境。對於一個人來說,人生最大的財富、命運至高的垂憐,就是安心一意追求人生的目標。不管是編織、造物、 修運河,或是制定法律、藝術創作,只要專心致志,都能給一個人帶來幸福。蘇格拉底曾經說藝術家們看上去都不怎麼聰明,沒錯,而實際上他們卻是真正聰明的人,因為對於工作的專註帶給他們幸福。

小時候,我們毫不懷疑地認為,只要長途跋涉,就可以到達任何星球。實際上,當我們付諸實踐的時候,我們最初看到的地平線總是會悄然不見,而將我們拋棄在一片一望無際的沙漠中,看不到任何希望。奇怪的是,即便是在那種情形 下,我們依舊相信地平線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所以說,人在追求目標、追求幸福時,總會夾雜一些幻想。

人們總會不遠千里追尋自己心目中的幸福,於是城裡人找到了幽靜的農場,而農民卻找到了繁華的城市。有一句話:「不管你到什麼地方,總會有人,身處偏遠清靜之地的感覺,唯有朋友才可以給予。」有怎樣的感受,並不全然取決於環境,而更多地取決於你的心。

譯者:陳思

選自《愛默生 生活哲思錄》,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留言話題 」

最近最想做的事什麼?

今天,當我們聊一些社會問題時,「浮躁」、「物慾膨脹」、「速成」這樣的字眼總是佔據話題上風。我們好像處在一個你追我趕、弱肉強食的環境下,每個人內心都充滿強烈的生存危機和自我危機感,甚至於虛無主義已然瀰漫在人們心中:身體疲乏,精神空虛。人們努力地去生存和追求,卻依然困惑於幸福與快樂不可得,最終淪為「積極廢人」。

如何改變現狀?愛默生在文本中給出了答案:保持愉悅的心情,不受外界環境干擾,專心致志地去追求自己內心所堅定的目標。說來容易,但做起來似乎不那麼簡單,或者說如何實踐值得進一步探討。

人由身體、思想和心靈三部分組成,缺一則難以實現「人生的目標」。身體力行、思想堅定、心靈愉悅這三者中,心靈的愉悅及不受干擾於擺脫「積極廢人」而言尤為重要。人們的追求不是處於外,而是入於內,最終指向的是內心深處的幸福與愜意。這即啟示我們「在環繞四周的紛雜事物中,只選擇自己的東西」,按照自己的意志獨自行事,別去模仿他人,方能專註地去追尋自己心目中的幸福。

「積極廢人」自救指南:

立flag從實際需要出發,忌盲目。

學習一項小技能,比如攝影入門。

睡前可閱讀30分鐘,試堅持21天。

文 / 木 北

Viva La Vida

 Viva La Vida Or Death And All His Friends

Coldplay 

00:00/04:01

時常提醒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避免迷失在盲目的努力中

- 本期配樂 -

配樂剪輯自日本著名鋼琴演奏家広橋真紀子的作品Sign Of Love~A Picture Of Our Future,選自專輯Relaxing Piano - Love Songs III。

▎詩意的人

鄒嘉傑 / 攝於恩施

聲音來源@鄒嘉傑

來自河北,湖北民族學院大一學生,熱愛聲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你讀詩 的精彩文章:

黃軒:愛是氣味相投,更是靈魂相撞
後來我們沒有在一起,可我還悄悄愛著你

TAG:為你讀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