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進京了!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進京了!

展覽名稱:清官板橋 三絕傳世——鄭板橋專題展

展覽時間:2018年5月4日—6月24日

展覽地點:國家典籍博物館

「清官板橋 三絕傳世——鄭板橋專題展」由國家典籍博物館與濰坊市博物館共同主辦,展覽分為「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淡如我輩成膠漆,狂到狂奴有性情」三部分,通過梳理鄭板橋的生平經歷,結合其書法繪畫、作品的石刻或木刻拓片等,從多個方面向大家展示鄭板橋勤政愛民、藝術「三絕」的大家風采。展覽精選展品67件(套),其中鄭板橋《嶠壁蘭圖》《春風十里》書法軸以及黃慎《鷺荷圖》為國家一級文物。除了鄭板橋的作品外,展覽還通過對高鳳翰、李鱓、黃慎、羅允紹等人書畫作品的展示,擴展介紹了以金農、鄭板橋為首的「揚州畫派」(又稱「揚州八怪」)的獨特藝術風格。

鄭板橋的為人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家在城東門外,薄有田產。父親為廩生,教授書館,算得上耕讀之家,書香門第。鄭板橋活動的時期正值史家所稱的「康乾盛世」,他抱著「得志澤加於民」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走進仕途,成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並于山東范縣、濰縣做邑令十一年,他勤政廉明,愛民如子,絕苞苴,無留牘。特別是在濰縣任上,救民於倒懸,他「設粥廠,捐廉代輸,開倉賑貸,以工代賑」,千方百計解救災民、《清史列傳·鄭燮傳》稱「有循吏之目」。

鄭板橋的藝術

鄭板橋的詩書畫,人稱「三絕」,他的詩文,直抒血性,同情人民,鞭撻醜惡,像《逃荒行》《還家行》《思歸行》,堪與杜甫的「三吏」「三別」相媲美。他的書法怒不同人,獨創一格,以隸楷為主,篆隸楷行相參,並雜以蘭竹畫法入書,自稱「六分半書」。繪畫師法造化,繼承傳統,多會蘭竹石,尤精於竹。畫蘭秀葉疏花,極具姿致;畫竹,瀟洒勁秀,形神俱足;畫石,峭拔瘦硬,昂然向上。再配以點睛之題跋,極富哲理,有「鄭竹」「鄭蘭」之譽。

綜觀板橋之為人為政為文為藝,「立功天地,字養生民」是他的人生價值追求;「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是他憂國憂民的人本情懷;「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是他不同流俗的藝術風格;「淡如我輩成膠漆,狂到狂奴有性情」是他與「八怪」等好友們的個性張揚。正如國畫大師徐悲鴻所讚許:「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來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書畫尤奇。觀其詩文與書畫,不僅相見高致,而且寓仁慈於奇妙,尤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

鄭板橋《嶠壁蘭圖》軸

這件鄭板橋《嶠壁蘭圖》軸畫面左上角繪大面積峻峭山壁,石壁縫隙之間有蘭草數叢。右下角山根處繪散石一組,兩叢蘭花俯仰於草石之中。右上角則順勢題跋:「峭壁蘭垂萬箭多,山根碧蕊也婀娜。天公雨露無私意,分別高低世為何。」使整個畫面布局成三開之勢,彼此呼應而相得益彰。畫中題詩借生長在高山上和山腳的蘭花均受惠大自然的雨露潤澤,但卻有高下之分,寓意人世間的不平。

鄭板橋「小書齋」石刻拓片

鄭板橋「靜軒」石刻拓片

這件鄭板橋「靜軒」石刻拓片為隸書,其運筆舒展恣肆,神采飛揚,堪稱佳構。

鄭板橋《倒題蘭圖》石刻拓片

這件鄭板橋《倒題蘭圖》石刻拓片畫面橫式,由右向左畫蕙蘭一株,花葉交錯,處理得當。提款由左而右洋洋洒洒滿題之,如亂石鋪街,充滿美感。書畫題跋和書寫,在古代格制是由右向左書寫,鄭板橋此題是由左向右,故稱此為「倒題蘭」。

鄭板橋《「咬定青山」竹圖》石刻拓片

這件鄭板橋《「咬定青山」竹圖》石刻拓片,題款「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板橋。」該畫題詩表現了藐視俗見,頑強奮鬥精神,不但真實地反映了自然景物的客觀實際形態,而且寓意於物,以物表意思。句句寫竹,但句句不出現竹字,委婉含蓄,耐人尋味。

鄭板橋的交友

李鱓《凌寒圖》軸

李鱓《耄耋圖》軸

李鱓《荷鴨圖》軸

黃慎《鷺荷圖》軸

黃慎《漁歸圖》軸

黃慎《春日送別圖》軸

黃慎《煉丹圖》橫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老師的博物小館 的精彩文章:

TAG:南老師的博物小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