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率7000人抵抗10萬叛軍,堅守10個月壯烈殉國,做一件有爭議的事

他率7000人抵抗10萬叛軍,堅守10個月壯烈殉國,做一件有爭議的事

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王朝更替頻繁,每當王朝走向衰敗的時候,都會不可避免的發生戰爭,在這些戰爭中,湧現出了無數的名將。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是安史之亂爆發後,出現了一場睢陽保衛戰,大家都知道,睢陽其實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這個地方可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如果攻破睢陽,那麼南下就可以直取江淮一帶。而這些地方正是全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方,為中央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賦稅和錢糧,安史之亂爆發後,安祿山一路南下,試圖攻下江淮一帶,從而切斷唐朝的稅源,進而逼迫唐軍投降。據史料記載,安史叛軍在南下的過程中,許多州縣望風而降,然而在睢陽城下,卻遭到了強有力的抵抗。坦白來說,叛軍的力量還是比較強大的,特別是安祿山的部下基本上都是胡人騎兵。並且常年鎮守邊境,戰鬥力自然是遠遠高於內地的守軍。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唐朝已經和平了很多年,唐軍的戰鬥力急劇下滑,根本就無力同叛軍作戰,正因為如此,在安史之亂中,睢陽保衛戰才能夠那麼閃耀,才能夠名垂青史。據史料記載,當時安史叛軍的大將尹子奇率10萬大軍包圍睢陽,大家要知道的是,當時睢陽守軍不過才7000人,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基本上沒有取勝的可能性。然而睢陽守將張巡卻異常堅決,率7000人抵抗10萬叛軍,打算誓死守衛這座城池,與叛軍決一死戰。尹子奇想著不戰而屈人之兵,拚命想說服張巡投降,結果張巡命令部將南霽雲射殺尹子奇。一下子就射中了尹子奇的眼睛,尹子奇大為生氣,下令猛攻城池,此時張巡十分清楚,如果睢陽一旦失守,那麼叛軍就可以進入到富庶的江淮一帶,那麼唐帝國很有可能真的會就此覆沒。在這場睢陽保衛戰中,張巡守城信念十分堅定,並且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

安史叛軍在付出重大傷亡之後,仍然無法攻取這座城池,但張巡這邊也遇到了問題,原來因為城池被叛軍團團包圍,城中糧食開始銳減。為了守城,張巡下令斬殺戰馬充饑,沒過多久,戰馬也沒了,全體將士只能去吃老鼠和樹皮等,再到最後,張巡做一件有爭議的事,居然下令吃城中的老弱婦孺。其實張巡也不是沒有努力,據史料記載,他曾派出部將南霽雲去附近州府搬救兵,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附近的唐軍卻因為嫉妒他們的功勞,不願意出兵支援。欲圖等兩敗俱傷時,再坐收漁翁之利,南霽雲大為生氣,只得回到睢陽,與張巡誓死守衛這座城池。10個月後,睢陽城池最終被攻破,以張巡為首的睢陽守將們都堅決不投降,最終都慘遭叛軍殺害。一直到幾天之後,各地的唐軍才趕來救援,這才打敗了尹子奇的軍隊。後來唐肅宗知曉後,大為讚賞張巡的為人,將其列為功臣,而張巡堅守10個月壯烈殉國。

筆者認為,張巡守衛睢陽足足守了10個月,但卻見不到一個唐軍援兵,所有的唐軍都見死不救,打算坐收漁翁之利,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才直接導致了張巡等人的犧牲。否則的話,內外夾攻,裡應外合,唐軍應當可以打敗安史叛軍,除此之外,張巡在城內糧草斷絕的情況下,為了守衛城池,狠下心來吃掉了城中的老弱婦孺。雖然爭取了保衛睢陽的時間,但是否過於殘忍,千百年來,眾說紛紜,最後要說的是,正是因為張巡守住了睢陽城,才保住了江淮地區,否則的話,大唐帝國的南方也會遭蹂躪,那樣後果就相當嚴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吳三桂殺害此人後,最後一支明軍逃到國外,如今30萬後裔都說漢語
宋江為一私慾投降朝廷,使用一無恥手段籠絡人心,臨死前害死此人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