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著孔子做人師——為政之道

跟著孔子做人師——為政之道

十二、為政之道

孔子弟子中,在衛國中出仕為官的最多,故孔子視衛國為第二故鄉。

孔子弟子子路被任命為衛國的蒲邑宰,在他赴任以前,向孔子請示施政方針。因為他過去在魯國雖曾做過季氏的家臣,但在他國任職,這還是頭一回,心中不免有幾分緊張。

孔子靠訴他,只有簡短兩句話:「先之,勞之。」意思是,為政者必須以自己做榜樣,吃點苦頭,才能使百姓敬服。

子路又追問道:「其次呢?」

無倦。」意思是,做任何事,都得有始有終,不可怠惰偷懶。

孔子知道子路性格豪爽急躁,所以,又再叮嚀說:「蒲地的人,生性凶頑,你得小心注意才是,你在態度上必須謙恭謹慎,你以誠意對待他們,他們就會信服你。處事要公正、寬大,不可濫施刑罰,多關心他們的疾苦,我相信,你會成功的。勉之,勉之。」

子路謹記老師的教誨,多多關心民間疾苦。因此到任後,先赴各地視察。他發現此地常常有水患,於是決定先修水利。

他和老百姓一起工作、早出晚歸,比一般百姓更勤勉、更辛苦。而且自掏腰包去慰勞他們,百姓們都感激不盡,個個奮勇儘力,不稍懈怠。

孔子聽到這件事,就派人去通知他,說他處理的不當。子路一肚子的怨氣,心想, 我自己和百姓一塊工作,已經夠辛苦的了。我看到百姓們餓著肚子搶修堤壩,就自掏腰包讓他們吃飽,只有吃飽了才有氣力工作。卻不料,老師反認為處理不當,我真是百思不解,必須問個明白。

孔子早知道他的來意,還沒等他開口,就和藹地對他說:「你心裡有疑問,我知道。我並不是說你興修水利有什麼不對,而是說,百姓們為了預防災害而從事於地方建設,不能讓他們餓著肚子工作,你應該向上級報告。上面會通知下來,將穀倉中的米穀分發給工作的人,表示為政者也重視這件事。可是,你這樣的做法,等於是說,君主不仁,只有你才是仁慈為懷。萬一有人向君主進讒,說你是沽名釣譽,甚至誣陷你爭取民心,圖謀不軌,那就危險了,你懂嗎?」

「哇!原來如此,為政還真是不易呢!感謝夫子的指點,由已經懂了。」

子路治蒲,孔子入其境,三稱其善。子貢問曰:「未見其政,何以知之?」曰:「入其境,田疇易,草萊 [lái]辟,溝洫 [xù]治,恭敬以信,民儘力矣。入其邑,牆屋固,樹木茂。忠信以寬,民不偷矣。至其庭,庭其清矣,諸下用命。政不擾矣,三稱庸盡其美乎!」

孔子再來衛國,子路就邀請孔子到蒲邑去看看,以便再聽取老師的指示和教誨。孔子命子貢駕車,前往蒲邑。一路上只見河流暢通,道路平整,四通八達。孔子不覺讚歎著說:「仲由一定很勤謹而得人和。」

車子進入蒲城時,孔子又誇獎說:「仲由做事,既切實又寬厚。」

車子到達子路住宅的庭院時,孔子又說:「仲由管理有方,臨事勇斷。」

子貢聽到孔子連續不斷地誇獎,心中不免有點疑惑,他說:「夫子還沒有聽到子路的報告,就連連讚歎不止,可否請夫子說一說您的觀感。」

孔子微微一笑說道:「我們一路走來,看到阡陌分明,毫不凌亂,而且河流、溝渠暢通,道路平整而四通八達,可見仲由做事謹慎勤勉,深得人心。進得城來,看到城牆及各項建築都很寬厚,不做表面文章,虛應故事。最後看到他住的庭院,整潔、靜肅;僕人們禮貌周到,殷勤接待,可見他管理有方,臨事果斷。這樣斐然可觀的成績,還不值得誇獎嗎?」

孔子從不輕易誇讚任何人,尤其是自己的弟子。恭立一旁的子路,聽了孔子這席話,感動得熱淚盈眶。因為,平時挨罵最多的就是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強學經典 的精彩文章:

跟著孔子做人師——生平篇
跟著孔子做人師——《論語》天天見

TAG:普強學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