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啟超譽他為「烈宦」,捨生取義忠良太監,哭諫慈禧不成從容就義

梁啟超譽他為「烈宦」,捨生取義忠良太監,哭諫慈禧不成從容就義

原標題:梁啟超譽他為「烈宦」,捨生取義忠良太監,哭諫慈禧不成從容就義


提起太監,人們莫不嗤之以鼻。殊不知太監中也有捨身取義的忠良之士。被梁啟超譽為「烈宦」的寇連材就是其中的一位。


寇連材(1868-1896)是直隸昌平州(今北京市昌平縣)南七家莊人。23歲那年,「凈身」後入宮侍奉慈禧太后,成為梳頭房太監。後被慈禧調到奏事處當差,去監視光緒。但深明大義、憂國憂民的寇連材,反而將慈禧的所作所為都講給光緒聽。一年後,寇連材又回到慈禧會計房,不久改派為司房太監。目睹宮中的種種黑暗與慈禧的驕奢淫逸,寇連材憤憤不平,曾多次向慈禧犯顏直諫,屢遭慈禧喝斥。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國勢日衰,民不聊生。面對內憂外患,寇連材憂心如焚。思謀良久後。他決心以死相諫。1896年2月10日清晨,寇連材聲淚俱下,在慈禧床前長跪哭諫,又遭慈禧斥罵。於是,寇連材請了5天假,回到家鄉與父母兄弟訣別,並將自己在宮中的記事冊一本交給弟弟保存。返回宮中,他把自己平時的所有積蓄都分給了小太監們。


2月巧日,寇連材將寫有十條內容的奏摺交給慈禧太后。奏摺中曆數了慈禧專權誤國、寵信佞臣、勞民傷財的罪惡,痛斥了投降賣國的權臣,要求歸政光緒,起用忠直之臣。慈禧看罷,頓時大怒,責問寇連材:「本朝成例,內監言事者斬,你知道嗎?」寇連材毫無俱色地回答:「知道,奴才如怕死。就不上折了。」於是,慈禧下令將他關在內務府慎刑司,聽候發落。



2月17日,慈禧下諭旨將寇連材由內務府交刑部立即正法。寇連材臨刑時,神色非常鎮靜,他整了整衣冠,朝宮殿拜了九拜,又遙向父母叩了頭,平靜地說:「為此足千古了,」然後從容就義,後人為了紀念他,集資在京西百花山上營造寇公祠,每逢他的忌辰,都要進行祭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花默吟 的精彩文章:

大唐驍將聲威赫赫,李白認為衛青都比不上他,卻晚節不保悲劇收場
西夏皇帝元昊布下口袋陣,鴿子蒙布鳴哨立奇功,宋軍幾乎全軍覆沒

TAG:飛花默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