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諮詢技能:如何開展一場有趣又有用的Workshop?

諮詢技能:如何開展一場有趣又有用的Workshop?

上周在《創造101:觀眾還是創始人》中提到了我們做諮詢項目,越來越喜歡Design Thinking Workshop,於是有朋友來問,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如何做好Workshop?

結合自己做過的反饋還不錯的Workshop,今天就來分享一些經驗,希望大家踴躍留言,多多提出自己的看法哦。

首先,Design Thinking Workshop的核心一定是「人」。

例如,我們關注這個「人」是誰(用戶畫像),他有什麼偏好(移情圖),他會做什麼事情,在做事的過程中心情是怎樣的(用戶旅程地圖)。

不論Workshop的主題是什麼,這個核心思想不能變。

其次,我們把Workshop一般翻譯成「工作坊」,而不是「研討會」,就是希望鼓勵大家多多動手,多多做事;而不是一人一杯茶,坐上半天,輪流發言,指點指點江山就完事了。

因此,我們會準備大量的白紙,便利貼,藍膠,油性筆等工具,讓大家參與創作,寫出你的想法,畫出你的想法,熱烈討論,精鍊總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組織Workshop的Facilitator。這個詞不好翻譯,「協作者」,「引導員」,」促進者」……其實都不太準確。

在我看來,這個角色至少具備以下3種常見角色的特質。

教練

對於大部分參加這種workshop的人來說,都是第一次接觸,不知道要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做得對不對。

我們的facilitator就需要擔當起教練的職責,給予參與者必要的指導、示範和啟發,以及在跑偏的時候適當地拉回來。

注意,教練不是講師,千萬不要變成一場個人演講秀,主角要還給我們的參與者。

樂隊指揮

一場好的workshop應該像一場演出,每個角色各司其職,又彼此緊密協作。

那麼facilitator就像樂隊指揮,需要把握好節奏。在需要大家思考的時候,節奏放緩,讓思緒的溪水緩緩流出;在需要大家討論的時候,節奏加快,讓想法熱烈碰撞產生出創新的火花。

啦啦隊長

開展workshop,氣氛調動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講,人們比較容易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創造力爆棚。

因此,facilitator需要擔當起啦啦隊長的角色,知道在什麼時候需要活躍氣氛,以及如何活躍。比如,開場時,我們一般會做破冰遊戲,中場休息也可以帶領大家做點小遊戲,在分組展示成果時,要抓到成果的亮點,帶動大家鼓勵鼓掌。

之前還有朋友問,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facilitator呢?

我想引用最近很火的黃子韜的一句話:「就是干!」

實踐出真知,大家多組織幾場workshop,並在每一場結束的時候,收集參與者的反饋,然後反思調整;同時多和你覺得好的facilitator溝通交流,經過幾次循環,就會看到明顯的變化。

最後,需要提醒的一點是,design thinking workshop並不是萬能的。組織者需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再看看是不是可以用這種workshop的方式來操作。

致謝:感謝在design thinking方面給我最初啟發的前同事Casper L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喬的後花園 的精彩文章:

TAG:小喬的後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