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的小心思和大格局

蘇軾的小心思和大格局

燒腦古文原版

喜雨亭記

亭以雨名,誌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於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於岐山之陽,其佔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於是舉酒於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無禾,歲且荐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遊以樂於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遊以樂於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從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襦;使天而雨玉,飢者不得以為粟。一雨三日,伊誰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歸之天子。天子曰不然,歸之造物。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不經大腦非雞湯的感悟

提到「一日三雨之力」。時空穿越一下,蘇爺爺從太守到天子、又至造物到太空、最後歸於「吾亭」的路徑,我想到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說和霍金廣袤無垠的宇宙起源、以及凡爾納的《環遊地球八十天》。

一粒原子從德謨克利特太守這裡出發,到皇帝老兒那報個到就即刻飛往天際並在宇宙爆炸,所剩殘跡在環遊地球後又刻不容緩地返程並落腳於一山亭,於是乎此亭名曰「喜雨亭」。

整個路徑如下:引經據典,事大 修亭盼雨,事小 天降喜雨,事大 為亭命名,小事件、小細節見大格局、大胸懷

* 不多贅述,大格局和大胸懷從不是論述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拓跋菲 的精彩文章:

2018-044 《誘惑和糾結:中國海外游市場》

TAG:拓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