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真實的段譽:不會「一陽指」的一代賢君

歷史上真實的段譽:不會「一陽指」的一代賢君

段和譽出生於公元1082年,即「大理保定二年」,與小說中的「出生金牌」時間吻合。1108年,26歲的青年段和譽氣宇軒昂地登上了歷史舞台,或許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將成為大理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同時,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當時的相國是高升泰的兒子高泰明,而皇太后是高泰明的姑姑高升潔,皇宮內外全是高家的勢力,段和譽所能做的,就是在最大限度範圍內,與高氏家族聯手打造一個安定團結的大理國,在段和譽心中,這片熱土不是老高家的,也不是小段家的,她屬於全體大理人民。

段和譽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全盤託付給高泰明,希望高泰明即刻帶兵平叛。高泰明覺得很意外,在段正明、段正淳執政期間,都是高升泰、高泰明決定好了,才去通知國王頒旨。但段和譽竟然能夠主動前來商議,可見其主觀能動性很強。

這裡同時也要讚賞一下高泰明,他和其祖高智昇、其父高升泰不一樣,在他心中,「忠孝」二字比「權欲」為重:高升泰遺命其歸政於段氏,恢復大理國,他做到了;段和譽請他出兵平叛,穩定大理國,他也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權臣,都有這樣高度的政治覺悟。

對於大理國民來講,這對君臣無疑是一對最佳拍檔:國王有膽識,相國有操守。兩人不像漢獻帝與曹操,倒更像是現代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國王與首相。

段和譽親政後的第八年獲得了宋朝的「金紫光祿大夫、校檢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封號,取得了兩國的邊境貿易權,從此大宋和大理兩國的民間貿易日益頻繁,大理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驚人,史載「七月中元節,各方貢金銀、羅綺、珍寶、犀象萬計,牛馬遍點蒼」,又有「盛時百貨生意頗大,四方商賈如蜀、贛、粵、浙、桂、秦、緬等地,及本地州縣之雲集者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數萬」,繁榮景象,可見一斑。大理周邊的鄰邦如越南、緬甸等國,看到段和譽治理下的大理國國勢昌盛,也不禁「遠方慕之,悉來貢獻」。

國家穩定、吏治清明、財政豐饒、皇帝仁慈,此時的大理國到了另外一個盛世。但同年,另有一個壞消息,就是相國高泰明病逝。

毋庸置疑,高泰明是一個權臣,但不是一個奸臣,他是大理國的無冕之王,人稱「高國主」。但他能夠與段和譽和平相處、精誠合作,可見是一個極好的政治合作夥伴。他的早死,令段和譽很苦惱,繼任的高氏相國應該選誰,選對了人,將對自己的執政至關重要。

由於此時高泰明諸子尚幼,二弟高泰運趁機奪過相印。高泰運上台後,還沒等到大展手腳,就在三年後的1119年去世了,他的侄子,也就是高泰明的兒子高明順繼任相國;高明順在相國的位置上幹了十年,1129年也去世了,傳位給兒子高順貞;高順貞又幹了12年,到了1141年去世,繼位的相國叫高量成。

高量成一直陪伴段和譽走完最後的政途:1147年,段和譽已經是一個65歲的老者,由於諸子內鬥不息,令其倍感疲倦,故而借口「天變不祥」,宣布退位,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長子段正興。

段和譽共執政39年,淡出大理政壇後,於盪山寺出家,法號「廣弘」,從此青燈黃卷於深山古剎中勤進修行,得享高壽而終(公元1174年段和譽去世,享年92歲)。

歷史上的段和譽在執政期間,對外不興刀兵,對內勤政愛民,做到了小說中段正明規勸他的「愛民、納諫」二事,是一個值得稱道的好皇帝。縱觀段和譽的一生,仁慈、寬容、善良、大度是他的標籤,但由於他的愛心太重,不夠殺伐決斷,故而大理國在他執政的晚期,已經出現了早衰的跡象,從這點來說,晚年的段和譽未能像青年時代的他一樣,能夠不畏權勢充滿鬥志,實在是相當可惜的。

金庸毫不掩飾對段和譽的喜愛,將其寫得活靈活現、入木三分,歷史和小說有機地完美結合起來,給讀者塑造了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書生情痴形象,很多年後,這個可愛的人物將伴隨我們的回憶,陪伴我們走過漫漫人生路。

參考資料:

(元)李京《雲南志略》、(明)楊慎《滇載記》、《南詔野史》、(明)倪輅《南詔野史會證》、(清)馮蘇《滇考》、段玉明《大理國史》、方國瑜《雲南史料叢刊》、尤中《中國西南邊疆變遷史》、尤中《中國西南民族史》、張錫祿《南詔與白族文化》、趙鴻昌《南詔編年史稿》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鏟史官 的精彩文章:

失控的命運:《碧血劍》中「阿九」背後真實的長平公主
段譽和王語嫣原型是誰?《天龍八部》背後的大理段氏|金庸系列

TAG:鏟史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