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包克明 西藏游日記

包克明 西藏游日記

西藏游日記

序言:龍泉驛幾位朋友相約,以參團形式,於2018年4月6日至12日雙飛遊了西藏,雖然時間短,只到了拉薩和林芝地區,但仍然觀賞了西藏的自然風光,了解了藏傳佛教文化,領略了藏區的風土人情,還品嘗了風味藏餐,了卻了我今生要去西藏走一遭的夙願。

下面我將這次西藏之行,以日記形式寫出來,同讀者共享。

文 | 包克明

第一天 4月6日 成都——拉薩

因早晨6:25的飛機,我頭兩天便做好了出行的準備,當天3點鐘便吃了早飯,成都環球旅行社來車到龍泉驛,4點鐘就把我們送到了雙流機場,換好登機牌,通過嚴格的安檢進入候機樓,多等了一個多小時飛機才起飛。10點過抵達拉薩貢嘎機場,上了地接社的中巴車,沿世界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驅車70多公里,近12點才到達拉薩城區入住在舒心賓館。

旅行社安排大家盡量休息,主要是讓遊客適應西藏的氣候,避免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我們吃過午飯便回房休息,由於早起和長途勞頓,我居然睡到5點才醒來。我西河職中工作時的一名學生得知我來西藏,她執意前來為我接風洗塵,以盡她地主之誼。這名學生現在拉薩一公司擔任會計,她還是龍泉驛區作家協會的會員,筆名冰月。我與同行的幾名龍泉人隨同冰月去了一家叫「甲木薩藏宴館」就餐。該館是拉薩市區較大型的高檔酒樓,店堂漂亮,燈火輝煌,就餐的同時,還可觀看現場歌舞表演,熱情的冰月點了不少具有藏族特色的菜肴,如氂牛肉、糌粑、烤土豆、菜根湯、玉米粒等,初到西藏不敢喝酒,怕產生高原反應,品完了特色藏餐,冰月帶我們去了布達拉宮廣場,我們登上廣場側的藥王山高台,俯瞰這座城市,看著街道上人來車往,華燈照射下的布達拉宮,真是金碧輝煌,令人驚嘆不已。進入廣場中央,需要排隊並檢驗身份證,這和我們去年去新疆時的情形差不多,說是邊疆反恐維穩的需要。夜漸漸深了,廣場中的超大屏幕電視已關閉,一些燈光也陸續熄滅,雖然意猶未盡,但考慮到明天主人要上班,我們的行程也很緊湊,相互道別後,各自和來時一樣打的回住處休息了。

第二天 4月7日 拉薩——林芝

7點起床,早餐,8點坐中巴車出發前往林芝。拉薩到林芝的高速公路已基本完工,只是途中的米拉雪山隧道還在修建中。車行至此路段,仍需翻越雪山,爬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高速路基本上與老川藏路318國道平行,沿途可見很多雪堆、險道。我們在工布江達縣境內的一拐彎處,看見一小車四腳朝天翻在了山坡下,可見原老路險峻難行。到達山口,前後堵車一兩公里,大多是停車觀景的來往車輛,這裡是拉薩市與林芝地區的分界線。站在群山之巔,腳踏沒膝的白雪,眼望藍天,剛健的雪山和溫柔的天際綻放著無限的魅力。零下幾度的氣溫還夾雜著凜冽的寒風,身體不斷打顫,但觀景的熱情絲毫不減,人們一張張的笑臉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經過了山口,車沿著雅魯藏布江的支流尼洋河一路下行,西藏的江南風光呈現在我們眼前。那舒緩富饒的邦傑塘草原,綠樹成蔭的河邊村寨,尼洋河兩岸的處處美景都吸引著人們的眼球,讓人頓生流連忘返之感處。

進入林芝境內,第一個遊覽的景區叫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語是「綠色的水」的意思,這是西藏東部最大的堰塞湖之一,湖面海拔3469米,長約12公里,最深處66米,總面積近40平方公里,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神湖和聖地,國家5A級景區,也是一處國家森林公園。新修的兩座人工索橋直通湖心島,可供遊人一進一出。島上有座唐代修建,距今已1300多年的寺廟,供奉著蓮花生大師佛。寺廟前有一高聳白塔,塔旁有一特大轉經筒,力氣小的人可能還撥不動它。廟周圍林木繁盛,什麼「千年青崗樹」、「桃抱松」,「長壽樹」、「生肖樹」,每顆都蘊含著有趣的故事。如「桃抱松」是一顆特大桃樹將一顆松樹包圍了起來的奇特現象。據考證,此樹已有600餘年歷史,傳說是靈魚的化身。

身處湖心島,只見環湖青山滴翠,霞光映照著雪山,清澈湛藍的湖水,雪山倒影在湖中清晰可見,鏈橋下的魚兒游弋撒歡,餵食者笑聲連連,遊人爭相拍照,久久不願離去。

離開巴松措,我們來到卡定溝風景區,卡定溝是典型的峽谷地貌,到處是奇峰異石,古樹參天,號稱「人間仙境」。當地導遊帶我們從入口瑪尼灘進入溝里,經棧橋、水轉轉經筒、竹海,沿途有石碑、聖水潭、觀景亭、草堂、聚仙亭、拜佛堂、石景橋、好漢攀岩、獨木飛澗、飛瀑橋等景點,最後來到少見的天佛瀑布處。只見落差達200米的瀑布飛流直下,非常雄偉壯觀。周圍的山崖怪石嶙峋,天然形成的「大佛」、「女神」、「觀音」、「護法神」、「如來佛祖」,「喇嘛誦經」,「神龜叫天」、「神鷹獻寶」、「酥油燈」,以及藏文「六字真言」等,真是惟妙惟肖。站在此處,享受著清新自然的天然氧吧,使人無限陶醉。

已是晚8點了,天色已晚。這裡比我們成都可能要遲1個小時天黑,車行至林芝政府駐地八一鎮入住賓館都快9點了。導遊安排大家去吃了一頓當地的特色餐——「石鍋魚」和「石鍋雞」,雞到沒什麼特別之處,但魚肉細嫩,據說是西藏特有的一種野生魚類,非常爽口化渣。藏族人的喪葬習俗中有水葬一種,魚會吃死人屍體,所以藏族人不養魚,也不吃魚,那應該是野生魚吧!

第三天 4月8日 林芝

早起,每個遊客領得一份便餐,即一盒牛奶,一個雞蛋,一個饅頭,上車後邊行邊吃。導遊說今天將遊玩的景點較多,需要抓緊時間。首先是車游雅魯藏布大峽谷。峽谷北起米林縣,南到墨脫縣,總長504.9公里,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處6009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第一大峽谷,被稱為「地球上最後的秘境」。峽谷擁有中國山地生態系統最完整的垂直植被組合,保存了許多古老的物種資源,因此,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有著「植被類型天然博物館」和「生物基因寶庫」的美譽。

車在峽谷中穿行,彎道較多,路窄坡陡。乘客們不僅繫緊安全帶,兩手還抓牢扶手,努力保持著身體的平衡。往返40公里的路程,沿途到景點下車,我們欣賞了規模宏大的「丹娘佛掌沙丘」,該沙丘之形與雅江中的倒影酷似合掌祈禱的佛掌而得名。近距離觀賞了垂直落差近5000米的雪山,著名的南邊巴瓦峰高達7782米,因霧隨風動,山峰時隱時現,當陽光照射在雪峰上,眼前好像矗立著一座大大的金山。周圍群山巍峨,岩峰林立,更加證明了南迦巴瓦峰為「西藏眾山之父」,三角形峰體真像「直刺天空的長矛」。苯日神山是藏族本波教徒們所崇拜的重要神山。教徒們把自己今世的幸福,來世的解脫等所有希望都寄託給此神山。為了消除罪障以及各種疾病,他們年年按時繞轉該山,導遊還曾幾次指認背著行囊正在轉山的藏民給我們看。經過尼洋河風光帶,只見河邊一處處農田中青稞苗長勢良好,像綠色的地毯鋪就。村莊和道路兩旁時不時出現一些桃樹,花紅枝繁。這裡是中國攝影創作基地,常年都有攝影愛好者光顧。這些高原的極致美景,自然和歷史留下的千年印記深深地留在了人們的腦海。

我們來到米林縣派鎮直白村,這是一處風景蠻不錯的地方。尼洋河從村莊旁流過,村頭的「迎客松」舒肢展臂,似乎真要擁抱遠方的來客。一座新修不久的格嘎大橋橫跨在兩山之間,村中心有一愛情廣場,一塊巨石從中一分為二,夾縫中生長出一株桃樹,甚為奇特,取名「情比石堅」。當地流傳著一段桃樹王之女與部落男子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愛情廣場也因此得名。巨大的岩石里桃花盛開,隨風搖擺,好像是向人們展示著愛情神奇的力量。一顆特大桑樹下聚集了不少遊客正爭相拍照,相傳此樹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親手所植,距今已有1450多年,此樹高達8米,經圍11米,樹篷蓋比兩個籃球場還大,這樣的桑樹確實罕見。

村邊有農民在翻土除草,藏民飼養的小香豬滿地跑,還跟隨遊客討食,聽說這個頭嬌小的香豬賣得挺貴的,肉還特別好吃呢!

一些奇石愛好者下到河谷溪澗中尋找著心儀的石頭,一旦運氣好,如獲至寶,高興勁兒難以言表。同行人中就有勝利者,上車後還拿出來炫耀,可惜有的太大太沉,真要帶回成都可就麻煩了。

返回林芝途中,我們在雅江和尼羊河的兩江交匯處也作了短暫停留。這裡有一處「雅尼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達7000公頃,2016年才通過國家林業局驗收並正式授牌。寬闊的江面和河灘地望不到盡頭,新栽的樹苗正茁壯成長,觀光台可供遊客停留拍照,但其它服務設施欠缺,算是一個免費景點。

按照旅遊行程要看林芝波密路段的「魯朗林海」,導遊說時間不夠,且要翻越海拔4700米的色季拉山,雪山路面濕滑,還有下坡至4200米處,往返要用一個多小時,想讓大家放棄了。大多遊客還是堅持前往,因為「魯朗」在藏語中意為「神仙居住的地方」,那裡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譽,是318國道中最美的景觀大道。導遊和司機只好依從大家把我們送到最佳觀景台,只給一刻鐘時間讓大家看看。只見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是灌木叢和茂密的雲杉、松樹組成的「魯朗林海」,山口萬千經幡隨風吟誦,白雪皚皚的高山雪峰映入眼帘,山間的霧時聚時散,與雪山、林海構成了一幅夢幻般的圖畫,真像是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下到海拔3600米處的田園風光觀景台,周圍被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環抱,空氣非常清新。據說杜鵑花開的季節,那漫山遍野的杜鵑形成一片花海,鳥語花香,非常迷人。看到不遠處的東巴村全景,典型的藏式風格房屋,村莊周圍有色彩鮮艷的青稞地,油菜花田,牧場上安靜吃草的馬牛羊構成了一幅無比美好的世外桃源畫卷。多花了時間,也耗費的精力,甚至肚子也餓得咕咕叫了,等回到住地吃晚飯已九點了,但大家都毫無怨言,心情仍然舒暢,都認為是值得的。

第四天 4月9日 林芝——拉薩

早餐後從林芝出發,今天要回拉薩了。來到林芝巴宜區的巴鎮章巴村,導遊安排我們進行藏民家訪。章巴村是林芝市第一批小康示範村,全村僅有62戶人家,295人,但有牲畜1540頭。耕地915畝,但建有無公害蔬菜大棚130畝,35座。水果產業250餘畝,2015年全村經濟收入616萬多元,人均年純收入12736元。林芝被稱為「西藏江南」,該村就是最美西藏的一個縮影。

進村來到接待中心,每位遊客獲贈一條潔白的哈達,進入演藝廳觀賞了一台藏族歌舞,演藝者還與遊客互動,跳起了鍋莊。演出結束,把遊客分成小組,由接待小妹帶回指定藏家作客。聽藏族歷史,了解藏族文化風情,品青稞酒,喝酥油茶,吃牛羊肉乾等西藏特色食品。最後集中到民族手工藝展示廳,由推銷員講解銀製品的工藝流程,宣傳藏醫藥和當地土特產的好處,還真打動了一些遊客,買了一些銀杯、銀碗和土特產品。

結束了藏氏家訪,我們來到久負盛名的西藏桃花源——嘎拉桃花村。該村位於老川藏路,即318國道旁,距成都約1700多公里。每年林芝都要舉行大型桃花節,今年已是第16屆,這裡就是桃花最好的地方。每年3、4月,雖然寒意未盡,這裡卻已是花的海洋。只見村裡村外、村裡路旁、房前屋後、滿山遍野都是桃花,真是「讓人陶醉的地方」。這裡的桃樹大都是野生的,比我們內地人工栽種的要高大許多,桃花大多是絳紫色的。除了桃花,還有很多其它品種的樹和花,五彩繽紛,很是迷人。在園區內,在公路旁,甚至在停車場,隨處都能看到遊客們拿著相機在拍照,「咔嚓聲」不絕於耳。

午飯後,車經直駛向拉薩,進入城區入住在新凱酒店。晚餐後大家結伴轉街,欣賞拉薩的街景夜色。

第五天 4月10日 拉薩

按照規定的行程,今天上午參觀布達拉宮,下午參觀大昭寺,自行安排時間漫步八角(廊)街。導遊說,故宮的參觀時間已經同景區管委會預約為上午10:40入內,大昭寺下午要關門,我們必須在上午10點前先看大招式,然後按約定時間用1個小時參觀完布達拉宮。下午自由安排。

於是,我們早晨5點過就起床,吃過飯,6點就到八角街排隊參觀大昭寺。排隊的人真多,恐怕有好幾千人,隊伍從頭到看不到尾。八角街是圍繞大昭寺的一條街,以前是藏族人的轉經道,現在商鋪林立,成了拉薩最熱鬧的街市。藏族人都信佛,把八角街稱為「聖路」,要到大昭寺求神拜佛,就必須經過八角街。只見許多藏族同胞手搖轉經筒,匍匐前進,以等身長度丈量著這條街道,石板鋪就的路面都被磨得呈光瓦亮。聽說有的人還是從幾百上千里路以這種方式,用成年累月的時間前來朝拜的,可見他們的虔誠程度。

大昭寺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於公元7世紀修建的寺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現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藏傳佛教徒心中的聖地。我們好不容易等到八點開了寺門,進入寺內不準拍照,不準喧嘩,遊人太多,摩肩接踵,重點區域總是滯留,無法進入細看。和尚都不去念經了,成了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總是催促遊人快走。我們因為要趕時間集合去參觀布達拉宮,不到1個小時便出了寺門。

團隊集中後,10點鐘到了布宮。本身安排我們由側門進入的,說是人多,臨時改為從正門排隊,通過兩次安檢,驗票還算比較準時,於10點40分進入了宮內。這裡也是不準拍照,必須按指定路線、規定的時間參觀完畢。好在布達拉宮寬敞了許多,不再擁擠不堪,但為了趕時間,仍不敢停留,大家都只用了1個小時便出了宮門。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堡式建築群,有「高原明珠」的美譽。它始建於公元七世紀,共13層,約119米高。至五世達賴喇嘛以來一直是西藏的政治和宗教中心。整個建築群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白宮是歷代達賴的寢宮,紅宮是歷代達賴靈塔殿與各式佛寺。故宮建築在一片山坡之上,山下面有一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總建築33470平方米的區域稱為雪城,是供政府辦公,僧俗貴族及官員的宅院和為上層服務的職員、工匠、農奴的住所。布官正面和背面都需要拾級而上,最高一層不對外開放。遊人一步一步爬到12層,又一步一步走下來,年齡大的、體力差的恐怕真吃不消。我頭晚因洗了頭澡,幾乎整夜失眠,加之早晨起得早和長時間排隊參觀大昭寺,這時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整個人快要虛脫了。可能是某種信念的力量或神靈的保護,讓我最終堅持了下來。記憶中只有宮殿里的菩薩塑像和大量的珍貴壁畫、唐卡以及金銀財寶什麼的。

午後可自由安排,我便選擇了回酒店補瞌睡了。

第六天 4月11日 拉薩——羊湖

整個上午都是購物。導遊帶我們去了珠寶館、土特產商場、藏醫藥館、藏茶館。每到一處,大多數遊客都比較理智,始終保持謹慎的態度,但也有少數人掏錢購買,估計是確實喜歡或需要吧。我只買了兩盒藏香和一些氂牛肉製品,花費一兩百元。

午後從拉薩出發,經曲水雅江大橋,翻過4990米的崗巴拉山,來到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羊卓雍措湖(簡稱「羊湖」),羊湖有天上聖湖的美譽,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湖岸線長達250公里,面積638平方公里,藏語意為「碧玉湖」。

站在高高的山頂,觀察羊湖,我似乎感覺來過此地一樣。原來我把它與長白山的天池和新疆的天池混為一談了。羊湖是藏族人的聖湖,是不允許遊人靠近湖邊,更不能下湖涉水,當然更重要的是要保護自然環境。聽說曾有遊人下湖洗澡,被當地人打死一事,遊客們都站在山頂,遠距離欣賞和拍照。因海拔、,氣溫低、風也大,半個小時後,我們就往回走了。

返回途中,我們在雅江河谷觀景台曾短暫停留。不僅觀賞河谷景觀,還饒有興緻的和幾隻藏獒近距離親近並拍照留念。回到拉薩昨晚的酒店,晚飯後收拾行李,準備明天回成都了。

第七天:4月12日 拉薩——成都

6點過起床,早餐。車從拉薩酒店出發,1個多小時到達機場。8:40登機,9點過才起飛,兩個多小時到達成都雙流機場。旅行社接機車送回龍泉,回到家裡1點了。

這次旅行總體還是愉快的。遺憾的有以下幾點:1.沒有坐火車,無論青藏鐵路,還是去日喀則的鐵路,傳說的天路沒有體驗成;2.只去了前藏,如日喀則、阿里等後藏地區沒有去成;3.大昭寺、布達拉宮的參觀太過膚淺,西藏還有很多有名景點沒有去看。倘若川藏鐵路或川藏高速公路修通後,我可能還會心動的。

2018年4月

作者簡介

包克明,四川成都人,中學高級教師,退休後從事業餘創作,近年有一些詩文在報刊網路發表,現為龍泉驛區作協副秘書長.詩詞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微刊 的精彩文章:

王惠琴 靜篤在秋韻里
余少華 慶曆六年

TAG:文學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