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進入良好學習狀態的十一個秘訣

進入良好學習狀態的十一個秘訣

大家都知道,當你的學習狀態好的時候,學習效果也會好,以前聊過不少這方面的技巧,前段時間在翻看《東京大學高效記憶法》,書中的最後一部分提到了十一個建議。






有些建議以前提過,有些沒提過,跟大家分享一下。




正文



秘訣1  焦慮不安時,使用按摩球




◎旋轉著向上投,然後接住






具體做法很簡單:當感覺情緒急躁、焦慮不安的時候,把球向上拋,然後接住就可以了。拋接球的時候不用太用力,但拋的時候請讓球旋轉,眼睛追著拋起的球會更奏效。




為什麼這樣做可以緩解緊張呢?因為它可以使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外側。由於你是旋轉拋球,一不小心球就會朝著另外的方向飛走。因此,你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到球上。這就達到了我們要的效果,注意力轉移到了球上,之前由於學習或工作產生的緊張情緒就可以暫時消除,繃緊的弦會得到放鬆。拋過幾次球,感覺身心輕鬆一些之後,就請立刻停下來,回到原先的學習或工作中去。




讓我們在自己的書桌旁放一個這樣的按摩球吧。當感覺疲勞時,哪怕只花30秒鐘也可以,反覆往上拋球然後接住,僅此而已,你必定會感覺心情舒暢。







 

秘訣2  困意襲來時,用指尖咚咚地敲




◎感覺稍微有點痛的力度就好




發困或疲倦是緊張情緒完全消除的表現。這時,有必要給身體一點刺激來增加一些緊張感。有一個辦法就是給身體一點疼痛。我經常使用掐的辦法,力度適中且稍稍感到有點痛的程度到處掐。很快,注意力慢慢又會集中。使用這一方法的關鍵是對稍微有點痛的程度的把握。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通過疼痛來喚醒意識,給予痛感,而是為了把注意力轉移到外部。所以,沒有必要太用力。



另外,切忌過度使用這種方法。人們似乎有個特點,凡事經常做就會變成習慣。如果不斷地掐就會欲罷不能。可是,一直持續掐的話,整個人反而會進入到一種過度緊張的狀態中。這就做過頭了。最好是一找到緊張的感覺就停下掐的動作。






◎用一根手指咚咚地敲桌子




為了增加緊張程度,除了給予疼痛感外,我們還可以用手指敲打桌子。建議只用一根手指,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敲打。這時使用雙手敲,身體也配合韻律晃動,就像在彈鋼琴一樣。不過,這個動作做過頭的話,我們就會變得焦躁起來,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只要一找到緊張的感覺就要停下來。







 

秘訣3  注意力不集中時,請提問或做筆記




◎做筆記能有效地消除睏倦




做筆記實際上有提高緊張感的功效。請回想一下自己記筆記時的情景。為了聽清楚對方的話方面,身體會自然而然向前傾,以便集中注意力來傾聽;另一方面,手和胳膊需要不停地挪動寫下對方說的內容。像這樣記筆記時,我們的大腦和身體都在充分地運轉。因此,聽到的內容可以嗖嗖地進入我們的腦海並被牢牢記住。如果在上課或者開會時,聽著別人的發言覺得想睡覺或是迷迷糊糊的時候,我建議可以一門心思地記筆記。不過,實在是很困的時候,光靠記筆記是不夠的,用用剛才介紹過的掐的辦法吧。





◎正因為覺得無聊,才要提問題




聽他人講話時,提問可以加強緊張感。例如你正在聽一節無趣的課或正參加一次無趣的研討會。若是覺得無趣就會暈暈乎乎,這樣一來寶責的時間就會被浪費掉。此外,這個內容對你來說也許很無聊,可實際上卻是內容充實、很有見地的發言。




因此,覺得很無趣時,請一定使勁提問題。這樣做可以把注意力轉向外部,讓意識清醒過來,充分理解聽講的內容,也能夠迅速提高緊張的程度。另外,如果剛好問到一個比較有深度的問題,你就會讓老師對你產生好感,認為你是在饒有興緻地聽講。認真地提問題會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促使自己充滿興趣地聽下去。








 

秘訣4  喝杯萬能的水




◎緊張時不要喝咖啡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人在學習和工作的間歇時喝咖啡。如果你想加強自己的緊張感,那就沒有問題;可如果想放鬆自己的話,就非常不合適。因為咖啡是一種提高緊張程度的飲料,咖啡里所含的咖啡因會使意識清醒,提高注意力和思考的能力。所以,過度緊張時喝咖啡的話只會讓情緒更加緊張。不過,咖啡的香味倒是有放鬆心情的功效。因此,如果是想放鬆一下而使用咖啡的話,最好只聞聞香味,不要喝。


過度緊張時,我建議用清涼茶來放鬆身心,尤其是甘菊荼。






◎水是萬能的,可是……




有一種飲品既可以在過度緊張時飲用,也可以在過於鬆弛時飲用,那就是水。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身體就會蘇醒過來,進入到適度的緊張狀態中。緊張的時候,喝上一杯水,心情會很奇妙地舒暢許多。




水是萬能的,是一種非常方便的飲品。不過,對於每天要喝上好幾杯咖啡、已經習慣了咖啡因的人來說,水就不能夠讓他進入到緊張的狀態中了。這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過度的刺激,光靠水已經不能奏效了。由此可見,過度攝取咖啡因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從根本上講,咖啡因是不宜隨便攝入的。因此,為了調節緊張的程度,合理地選擇飲品顯得十分重要。






 

秘訣5   保持適度的空腹感




◎稍稍有點空腹感,工作效率最高




太飽或太餓都利於集中注意力。請回想一下白天的自己,快到12點鐘,差不多也是最餓的時候,能夠集中精力學習和工作嗎?再有就是吃過午飯肚子飽飽的時候,是不是覺得睡意慢慢地襲來呢?所以說,肚子的饑飽對於達到適當的緊張程度來說是有限度的。




稍稍有點空腹感,注意力最容易集中。雖然多少會有些個體差異,但是比起飽飽的,還是空腹狀態更有利於學習和工作,記憶力也會好些。我自己也是如此,適度的空腹感能夠長時間地保持注意力集中。






◎覺得肚子餓了就喝水吧




每個人都會肚子餓,而且從只有一點點餓的感覺很快就會過渡到十分飢餓的狀態。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我不太支持吃東西的做法,因為血液進入胃等消化系統之後,大腦會逐漸供血不足,整個人也會變得睏倦。




如果餓得無論如何都不能忍受了,我建議飲用水或者吃水果、乳酪。在學習或工作的中途覺得肚子餓了就喝水,或是吃水果、乳酪等,能夠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當然,在學習結束後,請盡情地享受美食吧。






 

秘訣6  記憶需要深呼吸




氧氣很重要。氧氣不足的話,大腦就會變得遲鈍。在封閉的房間里學習或工作的話,有時大腦會越來越模糊不清,就是由於氧氣不足。大腦暈暈沉沉的時候,請打開窗戶換換空氣吧。氧氣對於記憶來說十分重要。讓外面的空氣充分地進到房間里來吧。另外,建議你在房間里擺放—盆觀葉植物。這樣,植物會在白天釋放出氧氣。




大腦迷迷糊糊也好,情緒緊繃也好,請做深呼吸有一個辦法能夠有意識地吸取氧氣,那就是深呼吸。深呼吸對於緩解過度緊張和過度放鬆的狀態都是很有效的。




例如,處於緊張狀態時,人的呼吸容易變淺。因此通過深呼吸來深度地吸入氧氣,我們便可以將自己從壓抑的狀態中解放出來。覺得自己迷迷糊糊時就深呼吸,情緒緊繃時也可以深呼吸。在桌前進行也可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為了轉換心情出去散散步,在戶外盡情地深呼吸也不錯。








 

秘訣7  講調節緊張感的話語




◎重複說上5~10分鐘的「今天是個好日子」




語言分為使人緊張的表達和使人放鬆的表達兩大類。如果被人呵斥「你在幹嗎!」,整個人就會立即緊張起來;如果被人誇獎「你已經很努力了」,就會心情舒坦許多。讓我們運用語言的力量來調節緊張感吧。不過,並不是讓別人來說,而是自己對自己說。當然,一定要發出聲。




首先,看看過度緊張時使用的語言。此時,要對自己說「今天是個好日子」「沒關係」等。同時,頭腦中想像一位慈祥的母親,非常溫柔,和藹可親,慈眉善目的樣子,有意識地發出這樣一位母親的聲音。說一次可能很難消除緊張感,一天里對自己說上5分鐘或者10分鐘,於是,心情會逐漸變得輕鬆,記憶也變得更容易了。






◎百分之百地肯定自己的語言




在我們當中,有的人由於過度緊張,即便對自己說了「今天是個好日子」「沒關係」等語言也不奏效。此時,要褒獎過去的自己「到此為止你已經很努力了,真棒」,百分之百地肯定迄今為止的自己。十分疲憊的人會對這句話有所反應。等心情舒暢一些之後,再對自己說「今天是個好日子」,此時這句話對改善心情應該能有所幫助。自己折磨自己並不好。對自己寬容一些又有何不可呢?當然,首先要從善待自己做起。






◎記不住的時候,可以用只不過是記憶遍數的問題來寬慰自己




當你進入到一種過度緊張的狀態中去。這時,試著反覆說出「不過是記的遍數的問題」。這樣應該能消除一些情緒上的不安和緊張,因為只要重複,總歸會記住的。即使現在記不住,也僅僅是由於記的遍數不夠。多記幾遍,一定可以記住。






◎不夠緊張時,就鼓勵自己說「要開始幹了」






有的人過於放鬆,做什麼事都是敷衍了事,那就要增強一點緊迫感。有必要說一些鼓勵自己的話,如「要開始幹了」。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在頭腦中想像一位嚴厲父親的形象,彷彿能夠直接感受到父親發怒的聲音還有嚴厲的口吻。不過,過度緊張的人絕不要使用這種語言,否則會變得越來越緊張,連身體都會變得不靈活。現在的人多半都有過度緊張的傾向,因此不是特別鬆散的時候,暫且不要使用這類語言為好。






◎「我會」這句話對於緊張和鬆弛都奏效




「我會!」這句話在過度緊張和過度鬆弛的時候都能使用。想緩解緊張情緒的時候,要溫柔地寬慰自己「沒關係,你會的,對吧」。想增加一點緊迫感時,要為自己鼓勁道「絕對能完成」,並擺出一副鼓足幹勁的架勢。


靈活使用「我會」這句話,不管處在怎樣的狀態,都能恢復到一種適度緊張的狀態。如此好用的一句話,請一定經常掛在嘴邊。




 

秘訣8  調整重視的程度




◎重視的程度過高或過低,都難以付諸行動




雖然稍微有點難度,但有一個通過調整自己的思維來調節緊張感的方法,那就是提高或降低對事情的重視程度。




一旦遇到十分重要的事情,人們常會由於過於緊張而無法施展拳腳。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說在兩座高樓中間架一塊細細的木板,讓你從上面走過去,大多數人都會處於一種僵硬的狀態。因為掉下去可能會送命,這種懼怕失敗的不安感會變得十分強烈。那麼,若是將同樣的木板放在地上呢?肯定能夠輕鬆地走過去。因為即使掉下來也不會摔死,即使失敗了也用不著害怕。




另一方面,對於無關緊要的事情,人們不會放在心上。例如,假設知道了考試科目里沒有數學,一般的考生就不會學數學了。因為考試又不考,不想特意學這門麻煩的科目。






◎要知道在怎樣的一個重視程度上,我們就會付諸行動




例如如果你認定高考落榜了,就沒有未來可言,就要對自己說「沒關係,沒關係,社會上也有很多成功人士,要麼考了不止一次大學,要麼大學沒有畢業」,並以此來降低對高考的重視程度。




另一方面,如果覺得上不上大學無所謂,對高考的重視度太低的話,就要改變想法對自己說「還是上一上大學為好」,以此來提高重視的程度。像這樣,每個人都把握好一個適度的重視程度,就能夠敦促自己付諸行動。






◎重視的程度要經常有所變化




調整對事情的重視程度時,與其自己一個人調節,不如讓他人來提醒自己會更加有效。不過,身邊有人提醒固然很好,若是沒有的話就只能靠自己了。因此,平時多和一些與自己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交往是很重要的。當你認為這件事情很重要時,往往只是你的一己之見。通過從各種各樣的人那裡獲取的不同信息,如「你還可以這麼來考慮」,自己也能輕鬆地調整對事情的重視程度。


 


 

秘訣9  事情需要交替做


◎對某件事還有70%左右的熱情時,就是暫時做一下其他事情的最好時機




人類似乎會根據所做的事情不同來消耗不同種類的活動能量。因此,先做事情A再做事情B,或者先做事情B再做事情A,這樣交替進行的話,在做事情A時所消耗的能量有可能在做事情B時恢復過來。相反,如果用過長時間來做事情A的話,能量水平降得過低,很可能就會變得不能夠切換過來做事情B。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要掌握的一個關鍵就是對事情A還有70%左右的熱情或者還可以繼續下去時,就要暫時做一下其他的事情。如此一來,就能夠長時間地持續學習和工作了。








 

秘訣10  創造利於記憶的環境


◎改變周圍的環境




調節緊張感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把周圍的環境做一個隔絕和開放的交替。所謂的隔絕,就是創造一個封閉的空間。例如,要做到空間上的隔絕,有以下的方法:




窩在辦公室


待在酒店


閉居家中




上述這些方法適合於需要結合新的知識來記憶時使用。即使不能做到以上這樣空間上的隔絕,使用以下的方法也可以在自己周圍有意識地創造一個封閉的空間。




隔絕視野


塞上耳塞




僅此而已,就能夠獲得與真正意義上的隔斷空間相似的效果。






◎創造一個怎樣的空間




另一方面,所謂的開放,就是在自己周圍創造一個廣闊的開放空間。




例如,與周圍的人交談。記憶三要素中的應用就是指這個。同時,在現實生活中,即使處在被隔絕的空間,也可以有意識地創造出一個開放的空間來記憶。也就是說,假想眼前有某個人,然後試著跟他說說自己記住的東西。這個方法實質上就是要創造一個虛構的開放空間。




在運用白紙復原法複習時,同樣可以使用這個方法。我們不僅僅要把記住的內容復原在紙上,還要試著念出聲來。此外,即便在不是一個人獨處時,也可以想像一個開放的空間來默默記憶。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很大的空間,在其中能夠靜靜地感受光和風。很快,緊繃的心就會敞開,而自己也會在這種輕鬆的狀態下流暢地復原記憶的內容。




是創造一個封閉的空間,還是創造一個開放的空間?是創造一個實實在在的空間,還是在頭腦中想像一個空間?這就要根據自己記憶的內容來區別選擇並運用.








 

秘訣11  把握好開始和結束的瞬間




◎有一個時間開關的話,效率就會迅猛地提高




在活動開始和結束時,確定一些這樣的信號,調節緊張感就會變得容易一些。如「接下來要開始了」「就到這裡」等。這時,希望大家能夠有效地運用條件反射。




例如,聞到了梅乾的味道後,我們就會猜想到馬上要吃的是酸的東西,在吃之前口腔就會分泌睡液。這是一個條件反射的過程。




具體來說,在要開始和結束某事情時,說一句固定用語或者做一個固定的動作。


例如,記憶某個內容時,開始時講一句「接下來要幵始了」,結束時講一句「就到這裡」。「早上好」「晚安」等寒暄語如果用在剛起床或臨睡前,就成為區分醒來和入睡的用語。運用這些語言的要領是,這個時間點就要這樣說,給予自己固定的刺激。時間一長,我們的身心就會漸漸自動地反應,調控自己也會變得更加容易。






◎工作和休息時飲用不同的茶




生活中,清楚地區分工作和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不僅僅要像上面提到的那樣使用一些固定用語或者動作,還要儘可能地區分工作和休息時使用的物品,如學習和休息時飲用不同的茶。這樣靠眼睛就能區分不同,潛意識裡也不會把工作和休息的狀態弄混。




給自己創造一些條件反射的機會,讓自己迅速地成長吧。






100天行動讀者反饋


@Vincent


堅持背單詞35天


韓語單詞40個


學習日語五十音


聽Kbs新聞一篇


跑步8 公里


堅持早睡




@Jeffee



105/100


早讀打卡Day119.TeacherGwen


背單詞Day105.扇貝單詞100個






新出的對抗拖延課程:

我是如何戰勝拖延症的?




想了解更多關於100天行動內容---->

不需要意志力的習慣養成法:100天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arfalcon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頭號玩家》電影與小說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嗎?
極簡:斷舍離你的紙質文件

TAG:warfalc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