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問自答:靜坐在時間上有什麼要求?

自問自答:靜坐在時間上有什麼要求?

答:沒有時間要求,因修佛法要求解脫、要得自在,若對佛禪有所認知後,就能不為境縛,更不會掛礙何時不能打坐。有空閑的時間隨時隨地都可以坐,如果一天都沒有空閑,也可不坐,順其自然,千萬不能守著時間或者算著時間打坐,那種像完成任務一樣的打坐,是沒有效果的,打坐的狀態是忘記時間的,只是每次打完坐可以看看一時間。

當然了,如果條件允許,每天按時靜坐是最好的,養成習慣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起來坐一會,晚上睡前坐一會,坐多長時間,根據個人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不同因人而異,循序漸進,中午如有午休也可以坐。坐時不要急於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種平常心安然入座,既不要求入定開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開悟、發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是法執,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門,非但不得開悟,而且不能入定。

此外,打坐也並不限定一定要坐著,完全可以把打坐中的靜定功夫推廣到日常動用中去,在行、住、坐、卧當中冷冷自用;綿綿密密地觀照,一切無住,既不讓境界拉著跑,也不隨妄念流浪。

如果發心修習佛法,可以參考看看大師是如何修行的。無相密心中心法(印心宗)二祖王驤陸在《學佛最初之決定》寫到:【只一老實把持,坐足兩小時。種種亂、種種翻動到來,或中途人事有來引逗,我只不管,除埋頭持咒勿放印外,一概不理。如思潮忽起,一覺即顧到持咒,任伊天翻地覆,我只不問不聞,如同虛行故事。滿兩小時下座,更勿思量,見光見佛,觀字觀月,一切不許。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守定此義,一切不惑。如身有酸痛等反應,亦更不計較。如輪船行海,居大浪中,上下顛狂,一以南針為指,絕不問前途如何。是唯一妙訣,久久自見功效。】

《金剛經》中描寫釋迦牟尼的修行日常:【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也就是說,佛的一天,除了吃飯,就是打坐。按照南懷瑾的解釋:【這一段是講化緣吃午飯的事。我們研究佛經,會發現所謂夜裡到白天,晝夜二六時中,佛都在禪定中,在如來大定中;只有中午吃了飯,才打坐休息一下。大概從下午一兩點到五六點鐘說法,等到天快要黑了,大家閉起眼睛又入定去了。】

當然了,我們很難做到像佛一樣,一方面每天有很多工作要做,另一方面,初學靜坐也坐不住那麼久。所以,初學者從五分鐘開始,慢慢增加到三十分鐘,可以先坐一次五分鐘,然後出定,身體輕輕左右搖擺,調整身心過一會兒再坐第二次五分鐘後再出定,再第三次五分鐘,當第三次五分鐘時問到,還想再坐時,就可增加時間。進階者慢慢由三十分鐘,增加到五十分鐘,最好每天能坐二次,可以先坐三十分鐘後出定,調整一下身心,不要起身再入坐,不限制自己的時間。坐到不想坐就出定,如此地持續下去,就能慢慢增加自己靜坐的時間。專修者慢慢由五十分鐘增加到二小時,也如同上面所說的一樣,先坐五十分鐘,然後出定,調整自己的身心,不要起身,再入坐,不限制自己的時間,坐到不想坐就出定,如此練習下去,就能慢慢增加禪定的時間。對於一個以生命力投入修行的人而言,最好能夠坐到八小時,可先坐二小時後出定,調整自己的身心後,慢慢起身經行,或調整自己身上僵硬的肌肉,十分鐘至十五分鐘後,再入坐,不限時間,坐到不想坐時,調整身心後即可休息,如此就會慢慢增加坐禪的時間。

切記,一切取自然、不勉強為原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主流佛學 的精彩文章:

TAG:非主流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