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高看了孔融,長大以後的他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別高看了孔融,長大以後的他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孔融說起來大家都不陌生,最熟悉的就是他小時候給大人讓梨的故事,小小年紀就如此孝順,讓大家對他的期望很大,覺得這個孩子長大了也是孝順的典範,肯定有一番作為。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長大以後,孔融卻讓所有人都失望了,一身的臭毛病,讓孔融被曹操所殺。

第一個臭毛病就是殘暴

長大之後,孔融順理成章的進入了仕途,董卓親自推薦孔融取當官的時候,他幹什麼也粗暴,以自己為中心,一點也不講理。那時候出現了黃巾之亂,百姓的生活特別難過,他所管轄的地方連稅收都收不夠孔融非但沒有心疼黎明百姓,卻仍然強制徵收黎民百姓的稅務,並且殺了五個派出去監督收稅的人,讓天下人一片嘩然。

第二個臭毛病就是好殺

在孔融手底下幹活,只要發生完不成任務的情況或者他一旦心情不好,他就要想盡方式高興,而殺人就能讓自己心情愉快。有一次他走在街上,突然發現旁邊有人在哭,他低下頭來問說你為什麼哭呀?那個人說他的父親剛剛去世,可是孔融覺得這個人哭的一點都不像不傷心,像是在做假,所以就以不孝的名義殺了他。

第三個臭毛病就是無能

孔融在一個地方當官兒的時候,對當下的時政、治理方法都不感興趣,卻對一些奇怪的人感興趣。對待一些大賢就畢恭畢敬的任哥禮儀都可以做到,他談天說地就是一點都不務實。他所在的州和郡都治理不好,體現出他是一個特別無能的人。

第四個臭毛病就是不孝

有一次孔融和自己的友人一起吃飯喝酒吹牛,他說自己和自己的父親自己和自己的母親都沒有什麼感情。他覺得自己看破了紅塵。覺得每個人都是慾望的產物,自己也是父母互相慾望的產物。而自己和母親的關係就如同罐子裡面放了一個東西一樣,自己是裡面的東西,而母親是外面的罐子。

孔融喝多了酒說出了實話,自己竟然拿自己的父母開起了玩笑,一點都不留餘地。結果被人聽到偷偷跑去曹操那裡告了狀。曹操正愁沒有借口殺他呢,這回孔融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嘲諷的是曹操知道去後給孔融定的罪就是不孝,小時候那麼孝順,長大了卻變成這個樣子,曹操一怒之下就令左右把他的頭給砍了。

孔融並不是我們小時候認識的那個孔融了。他已經變成了真些不好的臭毛病的結合體。所以說先天的優勢很重要,但後天的成長更為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白歷史解說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和諸葛亮棋逢對手,卻一語道破諸葛亮致命缺陷
大明後期忠臣,率幾千人攻打十幾萬清軍,最終慷慨就義

TAG:老白歷史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