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故宮,南京故宮最可惜,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圖片來自東方IC)
北京故宮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圖片來自東方IC)
南京故宮,是明朝首都南京的皇宮。建造前後歷時二十餘年,佔地面積超過101.25萬平方米,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南京故宮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其建築形製為北京故宮所繼承,為明官式建築的母本,是北京故宮的藍本。(圖片來自東方IC)
南京故宮為明初三朝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設立南直隸,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南京故宮是最可惜的,明朝滅亡後,南京故宮變成了八旗軍營,甚至還拆掉建材修建寺院。太平天國洪秀全為了修建「天王府」,將南京故宮拆了個乾乾淨淨。曾經是世界罕見的華美宮殿,可以最後都毀於戰火,令人唏噓。(圖片來自東方IC)
瀋陽故宮,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400年歷史,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圖片來自東方IC)
瀋陽故宮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佔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築114座,500多間,至今保存完好,是一處包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古代遺址。在宮廷遺址上建立的瀋陽故宮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品中包含十分豐富的宮廷藝術品。(圖片來自東方IC)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又稱台北故宮。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台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圖片來自東方IC)
台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所藏文物近70萬件,時間跨度則涵蓋新石器時代至今長達8,000年,其中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和毛公鼎為三大鎮館之寶。(圖片來自東方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