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貴族精英中的秘密-素生

貴族精英中的秘密-素生

有一種生物是不間斷變異的,並終於在1萬年前變成了目前人的模樣,

可以說沒有變異就沒有生物,沒有不間斷的變異就沒有人類。

目前擁有貴族精英最多的國家,是美國、英國、法國、日本。

但這些國家在500年前卻幾乎都處於荒蠻、戰亂的狀態。

是文明文化、生活習慣不斷的變異,才讓他們華麗轉身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而其中一個促進變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素生的生活習慣。

一,

蟑螂的生命力比人強大的多,但它幾億年前就大約是現在的樣子。

鱷魚的生命力也比人強大的多,但它2億年前就大約是這個樣子。

而人類從其他動物變異成猿類以後才不過幾百萬年,

從猿類徹底變成人類才不過幾萬年,變成現在的樣子才不過萬年,

竟然已經變的如此脫胎換骨,美到極致時如同雕琢般、美妙絕倫!

可無論多麼俊美的男人,如果管不住嘴、邁不動腿,

還不是變的大腹便便、體態臃腫、生活隨便。

無論多麼美麗的女子,如果管不住嘴、邁不動腿,

還不是變的水桶腰、大粗腿、庸俗不堪。

所有的動物吃東西都是為了活著,但人活著絕不是光為了吃,

因為人不但有情有欲,而且可以經常情、經常欲,

所以人類可以不間斷的變異,變得越來越聰明、美麗、善良,

也可以變得越來越愚蠢、醜陋、粗俗。

二,

遺傳的形體、智商、性情等就那麼多,後天的智慧、品質等形象何其多?

所以平民可以踏步進銜為將相,王侯也能衰落為平民耕種忙。

教育中影響最大的是家庭環境,所以有一個好女人幸福三代人之說,

找老婆先看丈母娘之說。

所以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是有一些道理的。

美英法、日本、甚至香港的那些貴族精英們,幾乎都有一個生活習慣,

那就是素生。每周都有1--2天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的團聚,吃飯很簡單,

幾乎沒有大魚大肉,以新鮮蔬菜、煲湯、普通主食為主,

邊吃邊聊天,氣氛溫和而愉快。飯前飯後都有一起活動的內容,

看書讀報、健身、討論、打理家務、或者其它活動等。

沒有人半路離開,沒有人做個人的事,成年人互相交流的同時都在教孩子們做

事,教的認真,聽的仔細,有笑容、沒有喧嘩。

這種素生的意義是什麼? 熱愛生活、增進交流、滋潤親情、養成好習慣。

今天坐公交時,乘客很多,中途一個坐著的人下車了,座位旁邊的我們幾個人

都沒坐那個座位,我看著一位年長些的人剛要勸她坐,突然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坐下了,然後一位70歲左右的老人站在孩子身邊。

我問那個孩子,「這位是你的爺爺?」 孩子點點頭。

我笑了,「 那你咋不讓你爺爺坐?」 老人說,「 我不用。」

這時旁邊一個7、8歲的女孩站起來坐到了她媽媽的腿上,她媽媽勸老人坐,

老人便坐下了。我看著旁邊站著的那位60多歲的中老年人,再看看座位上的這

祖孫倆,感覺這位老人就是那種無原則的人吧,那麼他孫子的將來能怎樣?

三,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自己做不到的孩子也不容易做到。

溫和、謹慎、寬容、堅持、自律等習慣,幾乎都是從小養成的,

因為有些壞習慣一旦養成,即使花費大量精力改正了,也很難根本的糾正它。

時代會留下歷史的烙印,人也會留下過去的痕迹,

糾錯的越晚,糾錯成本越高,

所以無論多麼忙,都不能忽視家庭環境的教育。

一頓飯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的教養,飯品見人品,細節暴露人品的真相。

對家人說話的語氣時刻影響著孩子,孩子養成的語氣則影響他人生的交集。

家庭養成的信用是人生最初的資本,因為他會讓我們節約很多時間。

從小學會積累,一點一點形成力量,凶者敵人多、死得快,

善者朋友多、少阻礙。

人生起伏不定、變化無常,待人善良容易與人交往,積累成智慧

的力量才能撬動平台的更多資源,菩薩心腸也要藉助獅子的力量。

從小養成淡定簡單的生活,丟掉虛浮、享受易於成長的素生,

約束過度的東西、時間將更有意義,堅持、專註的做幾件事,

成就自然跟著你。

四,

那麼北歐人是如何由野蠻人變成文明人的?大多中國人又是如何由文明人變成

野蠻人的呢?

就是在之前這500多年的時間裡,一個經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

思想啟蒙運動三部曲,

結果君權越來越弱,憲法越來越完善,民權越來越強,思想越來越自由,

然後就引發了科學革命、並催生了技術革命,又進一步引起產業革命,

然後良性循環,教育越來越進步,社會越來越文明,科技就越來越發達,

產業結構越來越高端,核心技術也越來越精細化。

而另一個卻經歷了文字獄、八股文、海禁、閉關鎖國、禁止民間發明創造等,

結果君權越來越強,儒學逐漸奴化,民權就越來越弱,思想越來越不自由。

雖然「新文化運動」互相批判增加了點了解,「五四運動」罷課罷工也解放了思想,

但後來百花齊放回頭就把那點思想又幹掉了,

十年動亂又欺師滅祖、燒光光,敢打師長、敢告家長,

變成野蠻人自然就很正常了。

五,

所以現在的中國上萬所高校,世界著名的大學竟然寥寥。

蔡元培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

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

現在的大學則是研究賺錢、就業者也,大學已經變成了高級的高職學校。

怎麼會有興趣研究學術呢?

蔡元培常說: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

現在的大學則幾乎沒有派別,急功近利是統一的派別。

怎麼會有獨立的思想?怎麼在發展中互相融合、取長補短呢?

蔡元培主張:兼容並包,思想自由。若言之有理就讓他們並存,

可以讓學生有自由選擇的餘地。

現在的教授大多是販賣書本知識,學生少有選擇難於形成思想,

進入社會立刻被庸俗淹沒,怎麼在自由發展中變異、創新呢?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才成就諸子百家,並形成思想大爆發、催生了變革無數,

任何七雄之一都堪稱世界一流強國。

現在的高等學府上萬家,但出了幾個大家?泱泱大國十幾億人何至如此?

思想太少不及當初幾十分之一人口的祖先為哪般?

說明思想少、慾望多害人不淺,良好習慣、簡單的生活叫素生,

現在輕易餓不死人了,管住嘴,邁動腿,日常生活簡單些,

別做不利於健康成長的事,省下時間多做應當做的事,好好和家人說話,

經常教孩子一些對的東西,讓他們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那麼將來的人生阻礙自然會少一些。

有心的家庭,把好習慣一代代堅持下去,自然會優化變異,

不求最好,應追求越來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姓生活 的精彩文章:

空間、時間與人類變異

TAG:百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