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三文魚刺身、三文魚壽司、三文魚沙拉、烤三文魚頭、三文魚炒飯、三文魚餅、三文魚芝士焗飯……

由於低脂肪、高蛋白的特性,近年來三文魚在吃貨群體中廣受歡迎,不僅自助餐、日料店會大量供應,許多追求健康飲食的家庭,也會選擇三文魚為大人孩子補充營養。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然而,來自青海省共和縣龍羊峽水庫的三文魚們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在過去幾天里,成為網友們爭論的焦點。

5月22日,央視財經報道稱,我國青藏高原在很早以前就開始養殖三文魚,目前已經佔據了國內三文魚三分之一的市場。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然而,對許多人來說,說起三文魚首先想到還是來自挪威、日本、紐西蘭、加拿大等地的「正宗」三文魚。央視財經的報道傳出後,一些大V和網友圍繞三文魚的「身份問題」展開了討論,認為龍羊峽養殖場中的是「虹鱒」,並非「三文魚」。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繼而有人指出「淡水虹鱒體內含寄生蟲,生吃存在風險」。隨即,部分自媒體號稱要「闢謠」,用「假三文魚」、「生吃要出人命」等字眼諷刺原報道「指鹿為馬」,有的甚至還直呼「奸商文字遊戲」、「謀財害命」等。

一時間,吃貨們劍拔弩張,硝煙四起。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那麼,這魚究竟是不是三文魚?

能不能生吃?

讓普通人對著一盤魚肉辨識真假

是不是有點超綱?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今天,同樣愛吃三文魚的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就和大家來聊一聊。

問題一:到底什麼是三文魚?

三文魚在英文中叫salmon,這個名字源於拉丁文,有「躍升」的意思,取名的靈感來自該魚洄遊產卵時躍過浪花的動作。

幾百年前,漁民在大西洋沿岸發現了「salmon」,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大西洋鮭。後來,人們在太平洋沿岸也陸續發現了一些習性、外形相似的魚類,索性就把它們統稱為「salmon」,也就是太平洋鮭。

換句話說,在生物學概念上,「三文魚」並不是某一個品種魚的名稱,而是一個在流通中逐漸約定俗成的商品名稱,主要有「大西洋鮭」和「太平洋鮭」。

中國最早接觸三文魚的吃貨來自廣東一帶,所以,如果你請一位廣東朋友用粵語念一下「三文」,就會明白這是salmon的音譯。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另一方面,三文魚從屬的「鮭科魚」,學名是Oncorhynchus。鮭科魚又分為鮭科鮭屬與鮭科鱒屬,準確地說三文魚屬於鮭鱒魚。而鮭鱒魚又分為「海鱒」和「虹鱒」,虹鱒魚英文名為rainbown trout,多數種群終身生活在低溫淡水環境中,是淡水魚。它的魚肉顏色與三文魚相仿。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而在這裡,大家的分歧點就出現了。

一部分人認為,在中國市場,通常所說的三文魚是鮭鱒魚類的商品名稱統稱,並非一種魚的科學名稱。在他們看來,「三文魚」這個詞包含了大西洋鮭、太平洋鮭、虹鱒等多個種類。正如目前國人餐桌上吃的金槍魚,包括黃鰭金槍魚、藍鰭金槍魚、大眼金槍魚、鰹魚等都叫金槍魚。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嚴格地說三文魚是海鱒魚,無論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三文魚都是「海產品」——不能因為虹鱒魚和海鱒魚同屬鮭鱒魚,就倒過來說虹鱒魚是「淡水三文魚」。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中國漁業協會官網5月24日發布了一則關於「國產三文魚」的澄清聲明,從內容上看,漁業協會是支持將「虹鱒」視為「三文魚」的——想必這也代表了不少協會成員(主要是各地漁業局、水產企業等)的觀點。

漁業協會還稱,在挪威和智利等國,其國家內的養殖場也同時養殖大西洋鮭和虹鱒等,從受歡迎程度來看,不少當地人更傾向於虹鱒,且虹鱒的價格要高於大西洋鮭,依據2014年的數據,在海水養殖大規格產品中,大規格虹鱒的產量僅次於大西洋鮭的產量。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但其實,對吃貨們而言,比起爭論這些來自青藏高原的魚是不是三文魚,另一件事或許更加重要。

問題二:這些魚能不能生吃?

在許多人的常識里,生吃淡水魚蝦易感染寄生蟲。即便是海產的「正統的」三文魚,也並非都適合生吃。比如日本本土自產的一些三文魚(太平洋鮭),由於存在寄生蟲等問題,所以日本人並不生食,刺身的主要食材還是金槍魚和鯛魚等。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日本對海產品需求不斷增大,挪威三文魚順勢打入日本市場,成為刺身食材中的一員。挪威專門制定了一項海鮮推廣計劃,主要任務就是告訴日本人,挪威三文魚是通過海洋里的無菌魚塘人工繁殖的,可以安全地生食。

同理,你吃的魚有沒有寄生蟲,不取決於是否在海水還是在淡水生長,而是看其生長過程是否安全可控。中國漁業協會表示,人工養殖的虹鱒,生活在流動的冷水中,寄生蟲寄生的幾率極低。這與虹鱒的養殖方式有關:

一是養殖虹鱒水質要求高,水質清冽,通常在低溫流水中養殖(養殖溫度12~18℃);

二是養殖漁場通過網箱或者其他養殖設施隔離了養殖魚和其他野生魚類或水中生物的聯繫,且完全使用人工顆粒飼料飼養,這些飼料進行經過高溫膨化處理,阻斷了寄生蟲的傳播途徑。

同時,人工養殖的過程都有鳥類防護設施,這種措施也阻斷了寄生蟲通過鳥類糞便傳播的途徑。

目前,國內最大的鮭鱒魚養殖基地位於青藏高原上的青海龍羊峽,海拔2600米,年均水溫12℃,不封凍,是不可複製的鮭鱒魚理想養殖環境。漁業協會認為,在這樣嚴苛的養殖環境之下,虹鱒感染寄生蟲的概率較低,而網傳的「肺吸蟲,肝吸蟲,闊節裂頭絛蟲等寄生蟲」更是基本不可能。

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王炳謙表示,海水養殖三文魚不必然不含寄生蟲,淡水養殖也不必然含寄生蟲。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而青海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李長忠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也稱,目前在青海省沒有發現嚴重的能夠危害健康的鱒魚寄生蟲發病情況:三文魚可以生食,它有很多食用方法,刺身只是其中一種。但從安全形度而言,三文魚加熱到65攝氏度以上食用比較放心。

解決了「能不能吃」的問題,最後我們再聊聊具體怎麼吃。

問題三:哪種「三文魚」更好吃?

口感是個因人而異的問題,面對一盤做好的三文魚菜式,普通人既可能吃不出太大的區別,也可能對上述兩種「三文魚」都印象不差。

但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所有的三文魚包括大西洋鮭和虹鱒等,肉質呈現的顏色都來自於食物中的蝦青素,所以不存在品種色澤的問題。養殖三文魚在飼料中添加人工提取的純天然的蝦青素以達到肉質增色的作用。蝦青素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自然界最強的抗氧化劑,對人體無害,反而對美白防晒有好處。

1/3產自青藏高原,你可能吃了個假三文魚?網友吵翻,真相其實是……

中國漁業協會發文中還強調,三文魚養殖是國家鼓勵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現代水產養殖的代表產業之一。中國養殖三文魚憑藉地緣優勢,相比進口三文魚物美價廉,安全衛生,對老百姓來說是吃得起的放心三文魚,因此,「反對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抹黑中國三文魚養殖」。

另據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消息,全國水產凍品聯盟(上海)理事長、秘書長王德才表示,如果你特別在意區分海水和淡水三文魚,在購買時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鑒別、挑選。

外形上兩者有四點區別:

首先從體量上看,海水三文魚比淡水三文魚體量大,前者條重在七八斤,而後者則少了許多,最大的也只有五六斤重;

第二,海水三文魚的肉色是一片橙黃色,表面的白色花紋更多、更粗、更白,而淡水虹鱒的肉色有點偏紅,表面的白色花紋更少、更細;

第三是海水三文魚的肉身比較厚,而淡水三文魚虹鱒比較薄;

第四點,海水三文魚表面比淡水虹鱒更有光澤。

此外,口感上,海水三文魚脂肪含量更高,所以口感好,而淡水虹鱒口感有點「渣渣的」。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財經、科技日報、中國之聲、中國漁業協會官網、新華國際頭條、揚子晚報等

每日經濟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