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復歸於嬰兒:孩提之心究竟是性善還是性惡?

復歸於嬰兒:孩提之心究竟是性善還是性惡?

蒙學經典《三字經》開篇寫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是有一顆樸素善良之心的,但因為後天的教化和習性不同,所以才會形成了成人世界中的善惡差別。

性善,上可溯源於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資料圖)

《孟子·告子上》有「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之語,意指人人內心深處都存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的觀念,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也是組成綱常社會禮制的前提。

在孟子看來,雖然社會中存有種種噁心、惡行,但只要教化得當,就可以幫助人們重新尋回那顆良善之心,使每一個人回到「人之初」的美好。如此一來,整個社會就可以實現大同的理想了。

與孟子相反,同屬於儒家的荀子卻認為人性本惡,唯有通過後天的文明教化才可以使一個人成為好人。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生而辭讓亡焉(資料圖)

其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乎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荀子認為,好利、喜生、縱慾這是人的本性,如果不對這些不善的行為加以控制,就會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人的本性究竟是善還是惡,古今中外多少哲人都對此進行過論證。雖然彼此結論不一,但卻都承認通過教化之功可以盡量避免惡的延展,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展現出儘可能多的善。

道教提倡每一個人都應該回到嬰兒的純真狀態(資料圖)

這一觀點卻與道家推崇的無為思想存在相悖之處。道家認為,用人類社會的教化手段去干涉人性,這是以自我的標準去評判他人,是應該被否棄的。

道教提倡每一個人都應該回到嬰兒的純真狀態,是要以一顆無好無壞的心去面對世界。只有做到心中無纖染,看待萬物的時候才能做到本來無塵埃。道教對嬰孩狀態的推崇,自是得益於老子「復歸於嬰兒」這句話。

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受到世上任何好壞利益的干擾,他們所有的行為都只出於本心。餓了就哭著吃奶,困了就閉眼睡覺,不曾對除此之外的一切使心、用心,更不存在恣情縱慾的境況,所以才可以謂之「自然」。

不對自然需求之外的任何事物產生有為之心(資料圖)

道教修行常講「吃飯睡覺」。這是說人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把心思安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而不要只顧擴充耳目之欲——心在身外馳騁,卻使事情做得顛三倒四。

道教心性論的第一條內容便是「無為」,即不對自然需求之外的任何事物產生有為之心。這就是要把修行做到眼觀鼻、鼻觀心,閉斷六根而內觀自己,一點點剝除附加於身心的不合理的欲求,使所有的言行皆是發自本心。

若能用此等修持之心去反觀生活中的紛繁,便會發現在萬千複雜的背後卻有相通之一理。

生活之所以具有難以打理的複雜性,是因為人們總是在用過於複雜的眼光看待它。心中能無為清靜,再多的煩憂也不會吹起絲毫漣漪。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資料圖)

道祖在《道德經》五十五章中提到了嬰兒自然而然展現出的種種生理狀態,曰:「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在嬰孩的意識中,尚不理解男女情事是什麼,其生理上的變化只不過是精滿炁盈的表現,與性善、性惡均無直接關係。道教以精炁神為煉養之基,講求的是一個「斂」字,老君曰「嗇」。

「治人事天,莫若嗇」。六欲七情本來人人都會生有,但嬰孩只遵從生理上的自然需求,不會因貪因著,縱行慾望。人一旦被慾望牽引,不但心性再收不住,身體的元精、元炁和元神都要受到損傷。

道教提倡人們要懂得繕性(資料圖)

到那時,不僅於修行無益,連性命都將不保。所以道教提倡人們要懂得繕性,褪去後天禮教和物慾對身心的影響,使每個人都以自然之態生存、生活。

只有「為腹不為目」、「虛心實腹」,才能實現「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無為不爭」、「利而不害」的理想社會圖景。

荀、孟等人試圖以性之善、惡來確定教化方針,最終的人生歸向也不外乎於此,但他們卻過於倚重外部教化之功,卻忽略了人們自我繕性的可能。這無疑於捨本逐末,事已倍用,功只半收。

從此層面來看,道教對嬰兒的理解與荀子和孟子的性惡、性善論是有很大不同的。孟子為剛出生的嬰孩強行附加了仁、義、禮、智的慧根,荀子則認定嬰兒是具有向善與被教化的潛質。道家眼中的嬰兒更像是無色無味的清靜之水,任何行為,無論好壞,都可以對這一潭清水產生影響。

道家強調人們要澄心滌慮,澄清水中的各色泥沙(資料圖)

在提到「復歸」時,道家強調人們要澄心滌慮,澄清水中的各色泥沙,照見自己的本來心性。老子曰,若天下皆知善之為善、美之為美,這就為善與惡的對比、好與壞的互生種下根由。

善、惡均是對人性的引誘,是站在不同立場上做出的某種定論,是具有局限性的。莊子說,朝堂上被禮拜的烏龜被人們認為是善好的象徵,可是只有它自己才明白遊戲於池沼之中的快樂。

修道之事,強調的是各歸本然。不做他人眼中的善與惡,唯使我心與天心相映成趣。如此,便得自然之逍遙矣!

(編輯:柯恩)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