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時裝勾搭上了藝術,就開始凌亂了

當時裝勾搭上了藝術,就開始凌亂了

GIF

Hearing Echo

聽 見 你 與 我 的 回 聲

GIF

當時裝勾搭上了藝術,就開始凌亂了。

時裝和藝術之間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很難說的明白。好像很少有人想過為什麼法國人喜歡穿黑色系的衣服。因為當年大家都流行文藝復興繪畫的時候,拉斐爾他們就是那麼穿的—黑色。於是,當年但凡搞藝術的,衣櫃難免里不留幾件黑色袍子。不穿黑色,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混藝術圈的。就跟現在你不穿Rick Owens 不好意思說自己走黑暗系,不知道幾款Yoji的設計,都羞於抬頭見人。

如果時裝被放在了博物館裡,它就是藝術。這句話,看似廢話,但是可以解釋了千萬個道理。只有被放到了博物館裡的作品,方才是藝術,別的藝術作品皆是藝術商品。

服裝因為有了標籤上的明碼標價,商品性太強而被模糊了它和其他藝術品之間的並列關係。於是,你在任何一個空間里看到一張畫,你難免錯以為它是藝術,但你看到一件衣服,它對你僅僅只是衣服。

什麼時裝可以堂而皇之地躺入博物館呢?這才是隱藏在開篇的偽命題,背後的另一個真實的問題。而被解答的答案很簡單,什麼樣的藝術作品可以在博物館裡有自己的小墓穴呢?依舊是那樣,有自己的風格,用材料和介質來構建一個看世界的角度或者一個眼神。

三宅一生的作品,褶狀紡織品的技術,之於時裝界的偉大,就放佛浮世繪告訴19世紀整個繪畫流派,其實你們的畫可以豎著散點透視地畫。而Paco Rabanne 在六七十年代創作的各種材料拼合的裙子,則更明顯地是這位西班牙服裝設計師對整個個人宇宙的詮釋。

I.Penn 鏡頭下的三宅一生作品

Paco Rabanne 60-70年代作品

如果在拉近點,Alexander McQueen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服裝是構成他看世界的方式,一種戲劇性的,詩意的,古典與巴洛克對沖的方式。他的前衛則是體現在他的秀場上的設置,如果脫離整個秀場的疊加效應,他的服裝設計是從古代世界裡跌落出來,而非從未知的未來穿越而至。簡單地說,他並沒有在輪廓上進行了翻天覆地地更改與創新,他做的是將浪漫主義年代的產物更直觀地呈現。

藝術的時裝,它的每個線條和輪廓的背後,一定藏匿著雙看著宇宙的雙眼。當,一個設計師用時裝來詮釋他對世界的看法的時候,他和藝術家並沒有任何界限。

然而藝術和服裝的結合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一個世紀前Schiaparelli就已經玩的風生水起了。

1953 年,Andy Warhol 為Schiaparelli 面向美國市場推出的手套創作了一幅廣告插畫作品。他首次到訪巴黎時,看見旺多姆廣場 Schiaparelli 精品店櫥窗中的 Vespa 摩托,不由拿起筆畫下靈感,這幅畫取名為「 Schiaparelli 」。

1935 年,Salvador Dali 為 Elsa Schiaparelli 設計了一款電話機造型的粉餅盒。客人可以定製專屬姓名或者其他喜愛的圖案鐫刻其上,增添個性氣息。該款粉餅盒有黑漆或玳瑁等多種材質可選。這是 Schiaparelli 與 Salvador Dali 的首次合作,此後二人攜手創作了更多驚世駭俗的作品。

Schiaparelli 電話機粉餅盒,Salvador Dali,1935

Schiaparelli 電話機粉餅盒, 玳瑁

Elsa Schiaparelli 與 Salvador Dali 在時裝上的合作始於 1936 年。當時,Dali 贈送給Elsa 一副素描,上面寫著:「半挺括套裝,飾有抽屜式口袋,仿材鏈飾,天然橡木抽屜拉手——致 Schiaparelli。摯友 Salvador Dali 贈,1936 年」。

以這幅素描為靈感,Schiaparelli 1936-1937 年冬天的高級定製系列推出了多款套裝和外 套,均設有奇特的抽屜式口袋。海軍藍天鵝絨套裝以五個抽屜式口袋裝飾,配有黑色 塑料拉手。這些造型奇特的設計作品在 Cecil Beaton 的超現實主義鏡頭下化身經典,1936 年登上《Vogue》雜誌。

Picasso 以手繪雙手為主題的畫作,在攝影師 Man Ray 的鏡頭下綻放出別樣動人的魅力,激發了 Elsa Schiaparelli 的靈感。

畢加索手繪, Pablo Picasso,1935

她創作了著名的帶紅色蟒紋指甲的黑色手套,隨後靈感愈加迸發,創作了飾有金色爪 子、戒指、或是以密褶營造疤痕視覺效果的手套。

Man Ray 的畫作 Le beau temps (The Good Times) 創作於 1939 年,靈感源自 Elsa Schiaparelli 以 Commedia dell"Arte 為主題的 1939 年夏季高級定製系列。畫布上描繪 的幾何形人物借鑒了這一系列中的彩色拼接外套。外套由藍色、黑色、紅色、黃色和 白色菱形羊毛氈拼接而成。

Schiaparelli Patchwork 風衣

好時光,Man Ray,1938/39

《脾氣》Louise Bourgeois vs Simone Rocha 粉色織片拼接長裙

在Simone Rocha2015秋冬的秀上,用了織片繁複層疊的手法打造立體的層次感,與Louise Bourgeois的《脾氣》有異曲同工之妙。

《維亞-馮-哈德肖像》Otto Dix vs Chanel 紅格長裙

香奈兒的設計中經常出現花呢和格紋,在2015秋冬的秀場上,幾件紅色格紋花呢的大衣和Otto Dix筆下的《維亞-馮-哈德肖像》的紅色格紋高領撞了衫。

《神奈川衝浪圖》葛飾北齋 vs Christian Dior2007高定

那會兒的Dior還是John Galliano掌舵,頗愛東瀛風的Galliano經常使用日本元素作為自己的靈感來源,2007高定的《蝴蝶夫人》系列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作,華麗誇張的東方元素與西方剪裁相結合,在Galliano的設計下展現了一種神秘甚至略帶詭異的氣氛。而這件白色的傘裙想必靈感就是來源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圖》吧。

《The Discovery》諾曼-洛克威爾 vs Topman

睡衣風從去年一直流行到了今年,甚至在男裝中也佔了一席之地,看Topman2016春夏男模身上的這件設計就和美國畫家諾曼-洛克威爾名畫中穿條紋裝的小男孩撞衫了。

《瓷瓶》Pablo Ruiz Picasso vs Jil Sander

同樣是世界級大師,畢加索也一直是設計師的心頭好,Jil Sander2012年以畢加索瓷瓶為靈感,設計了一系列春裝。這個系列直接呼應畢加索最為出名的立體主義,同時用乾淨簡潔的色彩和日常隨意的剪裁搭配。突出了女性的前衛和自由。

安特衛普的老頑童 Walter Van Beirendonck 2015秋冬系列

Walter Van Beirendonck 也曾經從畢加索的畫作特徵中獲得靈感——將人的五官放置於同一平面的視覺處理。這種前衛甚至有些瘋狂的手法,卻能夠通過設計語言被更好地進行消化。在其同名品牌2015秋冬系列中,他借鑒了該種方式,將插畫人物的五官進行拆解和重塑,以拼接的方式,集結於服裝上。

《Roy Lichtenstein 『Whaam!』》Roy Lichtenstein vs Phillip Lim

《kiss》Roy Lichtenstein vs Phillip Lim

美國的流行藝術也被融入了服飾當中,藝術家利希滕斯坦的標誌性色調,成了當代藝術市場的風向標。輕奢品牌Phillip Lim在2012就推出過他的系類。有選擇地把廣告元素、文字元素融入到設計中。

? 著作權歸本平台所有

GIF

【點贊+轉發】

是對原創作者最大的鼓勵,也是對回聲的最大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回聲HearingEcho 的精彩文章:

可口可樂聯名出彩妝?那麼百事牌的口紅還會遠嗎!

TAG:回聲Hearing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