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當前最難的課題: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當前最難的課題: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人類的頭腦自從進化出了「觀念」思想的功能以來,就對「意識」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思維推測」,從萬物有靈到一神宗教,再到各種哲學理論、科學理論,無不或明或暗的帶有「意識」的部分在其中。今天我們常常看到的「靈魂」、「上帝」、「唯物」、「量子」、直到真真實實看到的某種實際事物,如一座高樓、一隻貓咪,等等其實都是意識的產物,只不過意識本身也進化出幾種分類,有抽象中的,也有感應到的。

美國科學家發現植物具有情緒特徵,日本科學家發現水也具有生命特徵;而縮小到原子狀態,一切物體的組成都是大同小異,而物理學中的雙縫實驗證明了人的意識可以干擾量子的物理現象,並且物質與能量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化。

意識要從那裡產生的,當然是大腦。比如如果一個人死了,大腦死亡了,那他就沒有意識了!可見意識嚴重依賴於物質,甚至人在受重傷、醉酒等情況下就會意識模糊。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主觀反映,是人腦機能即因聽/看/聞/摸等接觸引起的所思所想。

西方哲學將對世界的認知角度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區分二者就是對意識與物質關係的本質認定。

具體說來:唯物主義呢,認為物質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意識的產生是依賴於物質載體,沒有物質就沒有意識。意識的產生依賴於物質載體,沒有物質則沒有意識。

比如人沒有眼睛,就無法「看」,沒有鼻子就無法「聞」……人看待任何事物的綜合感覺,不僅受器官影響,還受體內激素影響。且人死後,地球仍然在轉,人類滅絕後,宇宙依然存在。

唯心主義呢,卻相反,認為一切的現象,都是因為有意識才能感覺到物質的存在。如果失去意識,那麼物質的存在就沒有意義,甚至就可以稱為不存在。而且因為有意識,物質才能組合成現在的世界。

除了人類,我們都知道生物也具有意識,只不過它們的意識與人類的意識除了情感交流外,沒有更多的交集。一些動物的智慧程度其實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一些從事專門研究的科學家會告訴你動物世界的奇妙。還有科學家通過實驗觀察得出結論:植物也具有意識,它們也會根據外部環境作出很多應激反應。只不過在人類看來,這些只是很低級的本能反應,沒有自主能力,稱不上意識。

單從科學角度,目前還得不出真正的定論。科學家當代研究的量子科學已經觸碰到曾經不可動搖的兩級輪(唯物論與唯心論),最新研究表明物質與意識可能只是一個整體,沒有誰能決定誰。人類的唯物與唯心可能僅僅只是人類的一廂情願,自我設定。

實驗證明,能量具有生命意識特徵,可以轉化為物質;也就間接說明物質與意識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兩者只是原子構成的異象形式,就如同水,可以成為固體也可以成為液體,實質是同一種物質。

其實,現在的物質論與意識論陷入了誰都無法徹底駁倒誰的囧境,是一種糾纏和膠著狀態,唯有太極陰陽論能中和這種所謂分歧,而陰陽雙方的糾纏膠中的交融,正應是人類與宇宙萬物的本質原態,也正與量子科學的兩個粒子糾纏疊加,而以意識介入觀察,本原態則會帶來量子原態系統的崩塌而失真的理論相契合。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有種說法:太陽可能是第二代恆星
為什麼火箭發射時的速度看上去貌似很慢,就像是烏龜爬行?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