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正的磚混房是抗震的,原來我家不結實只是因為沒做好這2點?

真正的磚混房是抗震的,原來我家不結實只是因為沒做好這2點?

農村建房最常見兩種結構形式:磚混結構和框架結構。雖然框架結構的整體性能更好,但1500元一平的造價還是讓很多老百姓望而卻步。傳統的磚混結構自建房,造價在1000~1300元一平,如果請點工還能更低,所以這也是磚混結構受到大家青睞的主要原因。

但是這種結構的房屋,整體性能遠遠不如框架結構,一旦發生地震,後果將不堪設想。

參考汶川地震,很多房子沒有經過抗震設計,再一個農村施工隊建出來的房屋質量普遍很差,最後導致傷亡慘重,所以改善農村住宅的抗震問題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像在抗震設防烈度較高的地區建房,最好採用框架結構,找專業的設計師對房屋進行設計。如果採用磚混結構,那麼一定要加強房屋的整體性能,這樣才能增強房屋的抗震能力。

今天就來說說增強農村磚混房整體性的構造措施,讓大家心裡有個譜,免得蓋房子被人忽悠了。

一、圈樑

首先和大家說說圈樑,圈樑指的是沿房屋外牆、內縱牆和部分橫牆在牆內設置的連續封閉的梁。

它的作用是提高房屋的整體性、空間剛度,減少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牆體開裂。

常見鋼筋磚圈樑、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兩種形式。

圈樑設置規範:

1、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截面的高度一般為180mm或240mm,寬同牆厚。

2、小砌塊房屋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寬度不應小於190mm,配筋不應少於4Φ12,箍筋間距不應大於200mm。

3、鋼筋混凝土圈樑被門窗或其他洞口截斷不能封閉時,應在洞口部位增設相同的截面的附加圈樑,附加圈樑與圈樑的搭接長度應不小於其垂直距離的兩倍,並不小於1m。

二、構造柱

構造柱指的是在砌體房屋的牆體規定部位,按先綁紮構造配筋,然後砌牆,最後現澆混凝土的施工順序而成的鋼筋混凝土柱。

它的的主要作用並不是承擔豎向荷載,而是與圈樑一起形成一個「框架」,增強房屋的整體剛度,提高牆體的抗擊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

使地震發生時,牆體在破壞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延性,就算房屋的牆體出現裂縫,也能限制其錯位,不至於較早發生倒塌。可以說,構造柱是提高砌體結構房屋抗震能力的最有效措施!

構造柱設置規範:

1、在樓梯間的休息平台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5米的中間部位都必須設置構造柱。

2、構造柱最小截面可採用240mm×180mm,主筋一般採用4Φ12,箍筋間距不大於250mm。

3、應沿牆高每500mm設2Φ6拉結筋,每邊伸入牆內大於1m或至洞口邊。

4、牆體應砌成馬牙搓形式,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於60mm,高度不應超過300mm,馬牙槎應先退後進,對稱砌築。

今天為大家簡單講了一些磚混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準備建房的朋友們一定要重視起來。房子安全問題不比其他,千萬不能忽略。

自建房是件大事,其中還要很多方面需要注意,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們,以後會持續為大家帶來更多農村蓋房常見的難題以及解決方法!

右上點關注,更多農村別墅圖紙,施工經驗案例等著你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農村別墅 的精彩文章:

TAG:新農村別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