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起性
中國是這世界上最獨特的國度了,沒有之一,也不需要之一。
我們常說中華含蓄而內斂,含蓄在什麼地方?
體現在兩性關係中,就是我們很少談愛,從不談性。
愛情是男女之間最強烈的情感,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都繞不開,而隨著愛情來的,應該是性。
但是這個時候,我們的文化體現出了很有趣的一面。
我們在歌頌愛情純潔美好的同時,卻把性視為醜陋骯髒不堪的。
這種矛盾就像是允許一株植物開花,卻不允許它結果一樣好笑。
然而這種思路卻確實存在著。
這種矛盾感,最早來自禮法。
周公做禮,叫人知禮儀懂進退。
而禮儀是什麼?
其實是對本能的剋制。
面前擺上食物,你想吃,禮儀卻說不行,地位高的人先動筷。
通過這種對自己本能和天性的剋制,我們擁有禮儀,成為人。
這是中國獨有的,對於為人的定義。
如果我們知道了這個,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我們歌頌愛情,卻恥於談性。
也是這種文化帶給我們一種灌輸:本能都是可恥的,剋制本能才是應該驕傲的。
我們恥於談及的不是性,而是我們最赤裸裸的獸性。
然後問題就出現了,我們為我們具有獸性而感到羞恥,拒不承認身為人類的我們根本上也是一種動物。
於是我們強調人性本善,強調百善孝為先,強調集體利益。
我們做這些只是為了否認:我們是天生就知道利己,重視傳播自己DNA的動物。
似乎這樣,我們就變得高貴典雅,值得尊重了。
可是實際上,這部分獸性並沒有因為我們的刻意壓制而消失,反而開始歧化。
於是我們恥於談起,卻又在心裡隱晦地渴望著,像暗流,表面平靜,實際上波濤洶湧。
這股暗流在每個人心底翻湧著,直到某一天壓制水面的道德敗給渴望,人性輸給獸性,於是暗流得到流淌的機會。
而流淌的方向,或許在我們規定的公序良俗內,亦或許······
比起壓抑這部分,或許面對是更好的辦法。
具有獸性並不可恥,
可恥的是,
你放任你的獸性打敗人性。


TAG:伊諾的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