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時間的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一個句子,請問這句話運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練習冊後的答案會告訴你,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通感。
通感,是運用形象的語言使人的感覺轉移,使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相通。這是一種文學手法,而在現實中,有一種人叫做「聯覺者」,他們的某些感覺就是相通的。比如,白紙上有黑色的26個英文字母,在一般人眼裡,就是白紙黑字,而在一些聯覺者眼中,或許A就是紅色,B就是綠色的,呈現在他們眼前的26個字母是彩色的,顏色因人而異。又比如,對於一些聯覺者,辭彙是有味道的。籃球這個詞有人聽起來有種鬆餅的味道,大理石則是巧克力味的。據統計,每40個人中,就有1個人擁有某種聯覺的能力,這是一個不小的群體。
在聯覺者中,有一種人能夠看得見時間,他們是「日曆聯覺者」。
日曆聯覺者
若有人問你今天幾號,你的眼前會浮現日曆嗎?大概不會。而當你問日曆聯覺者今天幾號,他們的眼前就會浮現一個清晰的日曆,有年、月、日,有的日曆甚至記錄了昨天做了什麼,上周末做了什麼。日曆聯覺者的日曆只有自己看得到,別人是看不到的,因此有人懷疑日曆聯覺者所看到的日曆是否是他們在腦海中想像出來的。但科學家經過實驗發現,在日曆聯覺者「看見」自己的日曆時,他們的視覺皮層活躍、視覺通路被激活,也就是說他們確實能看見日曆,並不是想像出來的。並且,日曆聯覺者看見的日曆又各不相同。
一位日曆聯覺者艾瑪,她的日曆是一個呼啦圈的形狀,水平環繞著她,當她豎直站立時,正對胸口處是12月31日。當她轉頭時,這個呼啦圈的日曆並不會隨著她的視野移動,如果她轉向左邊,右邊的日曆就會變模糊,而當她轉向右邊,左邊的日曆就會變模糊。
另一位日曆聯覺者海蒂,她的日曆是U形的,1月在U左邊的頂點,12月則在U的另一邊頂點。當她想起某一個日期時,感覺自己沿著U走,一直走到確定的那個日期。她回憶道,自己從記事起,這個日曆就一直跟著她了。她一直認為能憑空看到日曆是很普通的,直到高中上心理課時,老師講到了聯覺者,提到了日曆聯覺,她才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憑空看到日曆。
日曆聯覺這種特殊的能力只有少部分人擁有,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異於常人的能力呢?答案在於大腦。
秘密藏在大腦里
人類左右腦半球的大腦皮質下方各有一個海馬體,海馬體擔當著人們記憶和空間定位的重要作用。
在海馬體中,有一種細胞,叫做「位置細胞」,這種細胞能夠幫助大腦熟悉環境,例如當你到達一個新的地方,位置細胞就會激活,熟悉這裡,當你下次再來到這裡,就會有熟悉感。海馬體中還有另一種細胞,叫做「網格細胞」。網格細胞,就如同坐標系,起著定位的作用,能夠幫助你判斷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的距離。位置細胞加上網格細胞,就是大腦中的GPS。
但在某些情況下,部分位置細胞和網格細胞就有了記錄時間的功能,被稱作「時間細胞」。雖然它們是如何標記時間的尚不清楚,但我們確實能體會到時間細胞的作用。例如,讓你回憶今天早上吃了什麼早餐;上周六晚上看了什麼電影。你就會開始回想,回到某個時間點,這時就是時間細胞在起作用。有時候你會想不起來,翻翻日曆,看看自己是否曾經做了記錄,但日曆聯覺者不同,他們只需要調動自己的「精神日曆」,就能查到某個特定日期。目前發現,他們的記憶力似乎比常人要好。
日曆聯覺者也同樣用時間細胞記錄時間,他們之所以與我們不同,美國神經科學家維萊亞努爾認為,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角回。角回位於大腦後部,與大腦其他感覺區域相連,還與海馬體相連。他認為日曆聯覺者的角回與其他感覺區域和海馬體有更多的連接,比如視覺感覺區域和海馬體有更多的連接,有可能會將時間具象化展現在眼前。當然,這種猜想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和試驗。
日曆聯覺者也許可以訓練出來。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發現人們可以通過重複訓練將顏色和特定字母聯繫起來,一段時間後就能體驗「字位-字母聯覺」。說不定日曆聯覺也能同樣訓練出來,你若想成為一名日曆聯覺者也許並非不可能。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