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故事——千古一帝嬴政(下)

歷史故事——千古一帝嬴政(下)

原標題:歷史故事——千古一帝嬴政(下)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以殘暴著稱的封建統治者。焚書坑儒是他最駭人聽聞、震爍古今的暴行之一,數千年來受到千夫所指,眾口所矢,幾乎婦孺皆知,被稱作知識文化和知識分子在中國遭受的首次大規模的浩劫。


  秦始皇由於實行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紛紛指責秦始皇。丞相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的士人,他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要求進行焚書。即除了《秦記》之外的所有史書一律燒毀,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經書及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毀。敢再違抗命令,議論政事的人一律處死。如果官吏知情隱瞞不報,也和藏書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數史書之外,其他的最後只留下了關於農業、卜筮和醫藥的書籍。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見,下令全國進行焚書,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樣是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在秦統一之前,秦王政對人才的意見可以說是相當重視。但這些是他為了實現其至高無上的統一目標而暫時將其暴戾的一面掩藏。現在統一大業已經實現了,他暴戾的性格便不再掩藏,也沒必要掩藏了。因此有人敢批評他,挑戰他的權威,秦始皇便不能容忍了。當時很多人對秦始皇的暴政怨憤異常,對他不利的言論遍布天下。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國各地追查,最後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塊押到驪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因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後人稱為「坑儒」。他還將不少人流放,長子扶蘇勸阻他,也被他外放到邊疆。


  秦始皇非常迷信,有一次他因風水受阻而不能渡湘水,歸罪湘君女神作崇,於是遣發3000囚徒,去砍伐山上的樹木以資報復。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後,他為了能永居帝位,幻想成神成仙。最初他想皇帝的寶座由他一家獨坐,要「傳之萬世」。但傳之萬世還不如他自己坐萬世更愜意,於是他便迷信成仙,妄想長生不死,於是就千方百計地尋求仙丹妙藥。他聽信了當時著名的方士,徐福、盧生、韓終、石生、侯公等人的欺騙,多次入海求仙,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秦始皇后來率領百官群臣到泰山封禪,五次大規模的出巡,前呼後擁,浩浩蕩蕩,勞民傷財,雖有向天下人炫耀自己文治武功的目的,但到東海尋求長生不死葯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為了找到神仙,求得仙藥,秦始皇的出巡總是到海邊去,因為他聽說神仙總是在海邊出現。到碣石(現在的河北昌黎)一次,到成山(現在山東成山角)兩次,到琅邪和之罘三次,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傳說是神仙常來登陸的地點。每到一個地方,秦始皇都要派很多的方士去求仙找葯,著名的徐福東渡日本就是秦始皇所派,為秦始皇去求采「長生不死」之葯的。



  為了興建阿房宮和驪山墓,秦始皇從全國各地共徵發了七十多萬民工,耗費了無數的錢財物資,因而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反對。到公元前211年,在東郡(今河南濮陽一帶)就發生了一起咒罵秦始皇的嚴重事件。那一年,有顆隕石落到了東郡,有人因為痛恨秦始皇,就在上面偷偷地刻了七個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這件事傳到京城,可把秦始皇氣壞了。他馬上派御史大夫到東郡去,追查是誰在隕石上刻的字。御史大夫在那裡追查了許多天,始終沒有查到一點兒線索。秦始皇非常生氣,索性下令把隕石附近的老百姓全都抓起來殺了。秦始皇本來就迷信,自從發生了這件事,就更加疑神疑鬼,整天是坐卧不安。後來,他找來卜筮令,給自己算了一卦,卜筮令對他說:「陛下今年犯了點兒災星,不太吉利,只有搬家或者到外邊去巡遊,才能消災免禍。」秦始皇聽了卜筮令的話,就決定到東方去巡遊。秦始皇大規模的巡遊一共有五次,這也是最後一次。



  公元前120年,秦始皇率領大隊人馬外出巡遊。他從都城咸陽出發,直奔南方的雲夢(現在的洪湖和洞庭湖地區),併到九嶷山祭祀了祖先舜。接著,乘船東進,在丹陽(現在安徽當塗)上岸,到了錢塘(現在浙江杭州),又向西渡江登會稽山,祭祀了治水的大禹,然後刻石於會稽山。下山後,從吳中(現在江蘇吳縣)北上,繼續他的求仙之旅。為了能見到神仙,秦始皇一直是沿著海邊北上,但總是一無所獲,最後,失望的秦始皇只得往回返,沒想到到達平原津(現在山東平原縣)時,由於旅途勞頓、身體疲憊加上高溫等因素,使得秦始皇一病不起,隨行的趙高、李斯和胡亥等人知道秦始皇時日不多,但因為秦始皇忌諱說「死」字,所以沒有人敢向他問身後的國事如何安排。


隨著病情越來越重,秦始皇也知道自己已日薄西山,活不了多久。他這時想到了死後的皇位繼承問題,便想到了老成持重富有政治頭腦的長子扶蘇,想讓扶蘇繼位,可是此時扶蘇因提出反對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政策,而被派往北方監軍,於是秦始皇讓隨侍的中車府令趙高賜公子扶蘇書信,叫他速回咸陽,守候喪葬,準備即位。書信好後,趙高卻遲遲不出發,藏在手中。當出行的車隊到沙丘(今河北平鄉)時,秦始皇就斷了最後一口氣。秦始皇死時僅五十歲,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稱皇帝十二年,總共三十七年。  為了防止秦始皇的兒子們爭奪皇位而導致天下大亂,丞相李斯封鎖了消息,將秦始皇的屍首放在車裡繼續向咸陽趕路,但熱天中屍體開始腐爛,散發出臭氣,為了掩蓋,李斯讓每輛車上都裝了一石鮑魚,用魚臭掩蓋屍體的腐臭。


對於秦始皇的死亡原因,長期以來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於疾病,一說死於非命,這兩種觀點,至今尚無定論,不過,人們對解開此謎充滿信心,因為據考察,秦始皇陵沒受破壞,秦始皇遺體尚在,而且墓中大量的水銀形成的水銀蒸汽對遺體有冷凝防腐作用,待秦始皇陵發掘之時,不僅秦始皇死亡之謎可以解開,而且還可能看到秦始皇入葬時的遺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1568年5月19日,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將瑪麗-斯圖亞特投入監獄。
歷史上的今天——1429年4月29日,聖女貞德率領軍隊開始解除奧爾良之圍。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