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女子體內取出400多顆結石!只因她愛吃這些東西……
石頭是怎麼來的?
地質學家說,是岩漿轉變來的。
神話傳說中,是望夫的塗山氏女望出來的。
醫生說,也可能是你吃出來的……
這當然不是開玩笑。醫生所說的石頭,實際上是指人體內的結石。如果你不注意科學飲食,就很有可能把結石一點一點「吃」出來。
近日,武漢一名女士因為酷愛吃油炸食品,從身體當中取出了大大小小一共468顆結石的新聞刷爆朋友圈,把油炸食品推向高潮,引起眾多人的關注和恐慌。
很多偏愛油炸食品的人表示
怎麼會有這樣大的危害?
油炸食品還能不能吃呢?
關於油炸食品和膽結石
有些事情需要大家明確知曉
油炸食品和膽結石有何關係?
膽囊結石(膽結石)也被大家稱之為膽石病,主要是身體中膽囊內有堅硬的物質(類似石頭)形成。膽囊的主要作用是儲存和濃縮膽汁,從而幫助分解脂肪,幫助消化體內的一些化學物質。
GIF
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飲食的攝入很容易導致膽汁濃度變高,身體中膽固醇和膽汁酸濃度比例的改變,造成身體中膽汁淤滯,最終會形成結石。
經常吃油炸食品對身體有何影響?
1
導致肥胖、超重
油炸食品本身屬於一類高脂肪食物,食物經過高溫油炸之後,脂肪物質會有額外的一部分疊加。高脂肪物質本身不利於身體消化,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脂肪蓄積,甚至出現肥胖。
2
很容易導致身體攝入有毒有害物質
一般外面售賣的油炸食品容易出現「炸制原材料不衛生」的情況,有些不法商家使用的原材料很多快要變質甚至已經變質,但經過油炸之後搖身一變,香氣誘人、口感爽脆,大家也很難品嘗出異樣。
另外,油炸食品一般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就炸制而出,此時外表雖然炸制焦黃但是內部並沒有完全熟透,這樣就會導致微生物存在殘留,從而會導致腸寄生蟲疾病。
除此之外,街邊油炸食品一般都會添加明礬(硫酸鋁鉀),食用過多很容易攝入過量的「鋁」,因此會增加老年痴獃等問題的發生概率。
3
增加腸胃負擔
脂肪類物質本身不易消化,經常或一次性大量攝入很容易給身體造成嚴重負擔,特別對於腸胃。
有很多人喜歡把油炸食品當夜宵享用,這更加大了夜間胃腸的工作壓力,久而久之很容易誘發胃腸消化疾病。
4
甚至會誘發癌症
食物經過反覆高溫油炸,其中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在加熱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苯並芘(多環芳烴)、丙烯醯胺等致癌物質。
對於每一種食品而言,從來沒有告訴過大家「堅決不能吃」,油炸食品同樣是這樣,每一種食品都有著它獨特的味道和營養,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以及不靠譜的食用量。無論是為了滿足對美食的追求還是攝入部分營養,油炸食品可以「品嘗」,但一定要「少(限)量吃」和「健康吃」。
5種吃法最招結石
數據顯示,我國已成為結石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南方部分地區發病率超過10%。
人體形成結石的原因很多,除了生活在炎熱地區、運動過少、患某些疾病等因素外,不良飲食習慣也是重要成因之一。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易患結石的吃法。
1
喝水少、水質差
常見的腎結石,就與長時間喝水不足有關。
人體70%的成分是水,其代謝、排毒都需大量水分。飲水量太少,會增加血液濃度及腎臟負擔,並導致尿液濃縮,易引起結石。
還有些地區的飲用水是硬水,晶體、鈣含量較高,會使人體尿鈣增高,形成結石。
2
攝取過多高蛋白
例如經常吃肉太多甚至拿肉當主食的人。蛋白質在體內消化代謝後,就會增加尿液酸性,身體為平衡尿液酸鹼度,會釋放鹼性的鈣,鈣與尿酸便會在泌尿系統中形成結石。
成人每天需60~80克蛋白質,經常大吃大喝的人很容易超標。可多吃果蔬並相應減少肉類攝入。
3
吃太咸
如果攝入太多鹽分,在體內的高鹽分從尿液中排出時,也會相應增加鈣排出量,使尿鈣升高,易在尿液中與草酸結合形成結石。
平時烹飪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蒸煮代替煎炸。
菜出鍋時再撒。
少吃鹹菜、醬類等高鹽食物。
4
攝入過高嘌呤
嘌呤豐富的食物有海鮮食品、動物內臟等。嘌呤的代謝產物是尿酸,尿酸過高,可能形成尿酸結石。
GIF
吃嘌呤多的食物時最好別喝酒,應多喝些水增加嘌呤代謝、排出。
5
飲食中油水大
脂肪會阻礙尿酸代謝,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增加,當水分攝入不足時,易產生結石。吃了油大的食物更要多喝水才能避免結石。
近年來
有關「吃菠菜得結石」
「喝牛奶得結石」的報道
屢見不鮮
體內的「小石頭」
真是這麼吃出來的?
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破4個「吃出結石」的誤區
誤區1 菠菜豆腐湯會導致結石
錯誤認知菠菜等青菜含大量草酸,豆腐含鈣豐富,人們覺得二者一起吃,會產生常見的草酸鈣結石。
專家闢謠菠菜豆腐在一起,的確會產生草酸鈣,但其無法被人體吸收,也不會進入泌尿系統,而是隨其他未消化的食物殘渣,通過糞便排出體外,不會造成結石。同樣的道理,奶茶中的草酸也不會導致結石。
誤區2 富含鈣的食物會導致結石
錯誤認知牛奶中的鈣易與草酸結合,形成草酸鈣沉澱物,長期便成為結石。
專家闢謠一般人或結石患者不需刻意迴避含鈣食物,形成結石的成分要在特定的尿液酸鹼度下才會析出。相反,充足的鈣會結合腸道中的草酸,形成不易被吸收的草酸鈣,從而避免形成結石。建議成人每天喝300毫升牛奶,既能保障當天所需的鈣,又不必擔心過多鈣導致結石。
誤區3 太多維生素C會導致結石
錯誤認知維生素C在體內代謝後會產生草酸,有人擔心吃太多高維生素C含量的食物會增加尿中草酸濃度。
專家闢謠研究證實,飲食中吃大量維生素C與草酸鈣結石的形成無關。除非依靠營養品等大量攝入,否則從飲食中獲取的維生素C不足以成為結石病因。
誤區4 喝啤酒能預防結石
錯誤認知因啤酒中的酒精和水分有利尿作用,便有了這一說法。
專家闢謠研究表明,酒精的利尿作用短期內可幫助排尿,但若喝太多,不斷排尿反而讓水分流失更快,更易產生結石。
來源 科普中國、新華社 、網路綜合
責編 周嬋
審核 沈鐵軍 胡敏


※事關每個人的錢袋子,這些知識你一定要仔細看
※吃自製蒿子粑粑,一對夫妻緊急送醫搶救!醫生分析可能是這裡出了問題!
TAG:瀏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