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咖啡地圖,揭開藍山神秘面紗
GIF
GIF
世界咖啡地圖大致分為四個板塊:非洲、美洲、亞洲、大洋洲及海島。各國在咖啡樹種植的技巧和品種上也各具特色,提供買家多樣化的選擇。
即便一般認定咖啡原生地是衣索比亞,但是在非洲中部和東部也有大量的咖啡樹種植。來自肯亞、蒲隆地、馬拉維、盧安達、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的咖啡豆都已建立穩固的外銷市場。
說到非洲的咖啡最不得不提的就是衣索比亞了,衣索比亞的原生品種與變種多樣,造就其咖啡的獨特風味,以與眾不同的優雅花香、草香與柑橘香聞名。衣索比亞的產區以東非大裂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其中最出名的產區就屬耶加雪菲了,這個位於西達摩的小區域種了一些衣索比亞最頂級的咖啡,通常帶有鮮明的檸檬調性及花香,口感輕盈,甜度適中。
非洲產區還有一個必提的國家就是肯亞,肯亞出產一些世界上最芳香、酸度鮮明的咖啡。不同地區的風味有細微差別,但大多以獨特的水果、草莓調性、柑橘酸味以及豐富多汁的口感之總和為特色。
美洲是全球咖啡豆最大的供應區,不過自此外銷出口的豆子在質量與種類上有極大差異。即便巴西的咖啡豆產量佔全球三分之一,但是現在咖啡市場對來自小農戶所生產的稀有品種有著濃厚的興趣,例如巴拿馬的瑰夏品種。生態觀光、農耕可持續發展以及共同合作社等發展,也改變了美洲整體的咖啡採收與種植狀況。
巴西的咖啡產量位居全球龍頭,區域差異不容易細分,一般認為其水洗阿拉比卡柔順、日晒阿拉比卡甘甜,酸度溫和、口感適中。哥倫比亞咖啡濃稠厚重,風味多樣,從甘甜、堅果、巧克力到花卉、果香及近乎熱帶性格,每個地區所產的咖啡都各有千秋而巴西和哥倫比亞是意式拼配的重要存在。
亞洲咖啡的種植文化可以說是由神話與歷史塑造而傳說中來自葉門的朝聖者將羅布斯塔咖啡偷運進印度;到了16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將印度咖啡豆大量外銷。亞洲現今在商業咖啡產業舉足輕重。葉門或許是個例外,因外銷量極小但風格獨特的葉門咖啡在全球需求量仍大。
印尼是亞洲咖啡的重要代表。蘇門答臘島所產的咖啡具有木質調性以及厚重感,酸度低,風味多樣,從泥土、雪松、辛香到發酵水果、可可、草本、皮革及藥草都一應俱全。蘇拉威西島有為數最多的阿拉比卡。處理妥善的咖啡豆展現出葡萄柚、莓果、堅果及辛香的風味,通常嘗起來相當宜人且大多酸度低、口感厚重。爪哇島具有地方特色風味的豆子不多,而整體而言,其咖啡的酸度低,帶堅果或土味,稠度濃厚,有些刻意存放一陣子的豆子更帶有鄉村風味。
全球部分最引人入勝的阿拉比卡種就種在葉門,帶有辛香、土味、果香及藥草等奔放的風味。早在咖啡傳到非洲外的國家前,就已經在葉門種植多年,小鎮摩卡(Mocha)更是第一個建立外銷貿易的港口。某些地方仍有野生的咖啡樹,而主要產區則是種植老鐵皮卡以及老衣索比亞種。不同變種經常以同一地名稱呼,使其品種難以追蹤辨認。
大洋洲的代表產地就是澳大利亞,澳洲的阿拉比卡風情萬種,大抵上有堅果香、巧克力和柔順的酸度,加上甘甜的柑橘及果香調性。夏威夷島的咖啡均衡、澄澈、細緻、溫和,帶有牛奶巧克力的風味、微微的果酸及中等稠度,馥郁而甘甜。
藍山山脈位於牙買加島(Jamaica) 東部,因該山在加勒比海的環繞下,每當天氣晴朗的日子,太陽直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藍色光芒,故而得名。藍山最高峰海拔2256米,是加勒比地區的最高峰,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這裡地處咖啡帶,擁有肥沃的火山土壤,空氣清新,沒有污染,氣候濕潤,終年多霧多雨,(平均降水為1980毫米,氣溫在27度左右)這樣的氣候造就了享譽世界的牙買加藍山咖啡,同時也造就了世界上價格第二高的咖啡。此種咖啡擁有所有好咖啡的特點,不僅口味濃郁香醇,而且由於咖啡的甘、酸、苦三味搭配完美,所以完全不具苦味,僅有適度而完美的酸味。
圖片源於網路
文字訊息編輯整理/Hello,XZ
-end-


※探秘濟南傳說中的網紅咖啡館,漂亮老闆娘手沖功夫果然厲害
※人生如一杯咖啡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