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哈欠,只為給大腦「散熱」?

打哈欠,只為給大腦「散熱」?

1

2

3

4

圖1:鼻旁竇的位置。圖2:人的腦及圍繞在腦周圍的鼻旁竇。

圖3、圖4:牛的腦以及圍繞在腦周圍的鼻竇。

醫學新解

你可能從未想過,打哈欠這個再普通不過的舉動,竟能幫助大腦「散熱」!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是真的!

在說打哈欠之前,要先來說說人體的一個結構——鼻竇。

當談起鼻竇,很多人都會想起鼻竇炎,打噴嚏、流鼻涕、頭暈眼花,令人「痛苦不堪」啊!那什麼是鼻竇呢?鼻竇,又稱鼻旁竇,就是鼻腔周圍顱骨內的含氣空腔。

說起鼻旁竇的功能,溫暖加濕呼入的空氣、引起共鳴輔助發音、減輕頭部重量、保護頭部器官等等。但這些都不是重點,對鼻旁竇的最新認識是鼻旁竇可以起到給腦降溫的作用,是大腦的「散熱片」。

類比計算機來說,大腦就是機體內的CPU,每天處理著各式各樣的活動,比如呼吸的控制和切換、心率的調控、神經系統的高級調控等等。計算機在高負荷的工作量下,CPU的溫度會升高,需要散熱風扇降溫才能保證正常運轉。那麼,大腦又配備著怎樣的散熱裝置呢?

科學家們注意到一個現象——鳥類及其他動物在大口喘氣時下頜的開口和閉合會引起氣壓變化,使它們的鼻竇系統能夠積極地通風,從而促進大腦冷卻。於是,想像力豐富的科學家們就聯想到,人類在打哈欠時,上頜竇的後壁會發生彎曲,就像風箱一樣,將外界空氣鼓入鼻旁竇內,促進鼻竇系統通風,使大腦冷卻。

於是,一個猜想就產生了——鼻旁竇有利於大腦溫度降低。

你有沒有好奇過這樣一個現象,非洲人大多有著大鼻孔和大鼻腔,而歐洲人的鼻子大都小巧高挺,除了鼻子表面的差異外,他們的鼻旁竇容積也是不一樣的,非洲人的鼻旁竇容積普遍要比歐洲人大得多。經證實,容積大的鼻旁竇更有利於空氣流通,加速散熱。

在對牛腦的解剖中,發現鼻旁竇圍繞著大腦分布。從鼻旁竇的分布特點來說,「腦降溫」是很有道理的。分布在大腦周圍,鼻竇內的空氣流動時能夠帶走「熱量」,使腦表層的溫度降低。

除此之外,在解剖學上還有個很重要的新發現——上頜竇的後壁是翼內肌和翼外肌的來源。所以,研究者推斷,在下頜活動中,翼狀肌收縮,薄薄的鼻竇壁可能會被這個力「拽著」發生彎曲,比如打哈欠。這種強有力的收縮可能會使人類的鼻竇系統與動物中所描述的類似,打哈欠所帶來的通風過程有助於大腦「散熱」。

再來說說打哈欠,人在什麼時候最容易打哈欠呢?很可能是疲憊睏倦的時候。想一下,當你熬夜絞盡腦汁趕一篇稿子的時候,是不是感覺「頭腦發熱」?這時,連續打幾個哈欠、伸個大大的懶腰,你就會真正體會到這個迷人小花招的力量——神清氣爽倍精神啊!

所以,沒事時多打幾個哈欠,給鼻竇通通氣,給大腦降降溫,有利身心健康。

(作者系大連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臨床醫學專業17級「5+3」一體化學生,指導教師:大連醫科大學解剖學教研室隋鴻錦教授)

(科技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叫了這麼多年的「馬踏飛燕」,居然叫錯了……
年度熱詞「紅牆意識」,了解一下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