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悍將外號叫「陳拐子」,左腿比平常短1.5寸,以一個旅牽制敵16個團!

悍將外號叫「陳拐子」,左腿比平常短1.5寸,以一個旅牽制敵16個團!

原標題:悍將外號叫「陳拐子」,左腿比平常短1.5寸,以一個旅牽制敵16個團!


陳慶先中將,有一個綽號,叫做「陳拐子」,被敵人叫了很多年,老百姓也這麼叫過,他本人也一點都不忌諱。


為什麼?

因為他的「陳拐子」綽號,不是假的。一則他確實姓陳,老家為湖北黃陂縣,父親叫陳守富;二則他確實走路有些拐,左腿比平常短了1.5寸,一度靠拐杖行走。



他這個「拐子」,是打漢奸時受傷所致。


那是1942年的事。

當時陳慶先是新四軍2師6旅18團團長。


定遠縣有一惡霸,叫謝少臣,依仗日軍欺壓百姓。一次,陳慶先率領戰士們圍殲他,為百姓除害。他們打掉謝少臣的老圩子後,再去攻打新圩子,結果,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陳慶先左大腿被一顆流彈擊中,骨頭被打折。他簡單包紮後,繼續指揮作戰,直到戰鬥結束,才被抬下陣地。


由於傷勢很重,他被轉送到一個隱蔽的小村治療。


因為缺醫少葯,陳慶先的傷口化膿長蛆,經過兩個多月的調養,傷口才慢慢癒合。結果,他的左腿一下比以前短了1.5寸,行動很不方便。他不得不拄拐杖。指揮作戰時也是如此。淮南一帶的日偽軍見狀,便稱他「陳拐子」。


陳慶先敢打硬仗、惡仗,勇猛過人,「陳拐子」之名反而威震敵膽,鬼子一聽「陳拐子來了」,就無心戀戰,一跑了之。


「陳拐子」的名字越傳越遠,淮南淮北的老百姓也都這麼叫他。到了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也這麼稱呼他。


不過,到解放戰爭時,陳慶先已不是什麼團長,而是華野十二縱司令員。


由於「陳拐子」名氣很大,國民黨淮海綏靖區司令官張雪中多次叫囂要和「陳拐子」決戰,結果,多次決戰,都是撞得頭破血流,一敗塗地。


「陳拐子」的大名,後來連南京方面都知道了。

1948年3月,為了策應劉鄧大軍在大別山作戰,陳慶先只率一個旅——十二縱34旅進入淮南,然後直接插入六合縣竹鎮一帶。這裡與南京,只有一江之隔,一下就捅了馬蜂窩。蔣介石驚慌之中派出第25軍、第7軍172師、整編63師以及交警總隊,共16個團前來「圍剿」,企圖把「陳拐子」趕出去。


第25軍、第7軍和交警總隊,都是蔣介石裝備優良的王牌軍。



很快,陳慶先一個旅三個團被他們壓得迴旋餘地越來越小,經常是一日三次遭遇戰。南京電台隔上兩三天,就播放一條「陳拐子」被包圍、俘虜的消息。粟裕和劉伯承聽得心跳。

陳慶先卻安然無恙。


為了牽制敵人,減輕劉鄧大軍的壓力,一天陳慶先的兩個團突然轉移到鐵路以西,跳到敵軍的後方,敵7個團馬上掉頭追過去。可陳慶先帶領一個團還在圈內,立即攻佔據點。9個團又圍過去。陳慶先將部隊化整為零,自己只率1個連、1部電台,繼續與敵軍周旋。


國民黨重兵一路追擊,到處撲空,折騰一個多月,精疲力竭,只得收兵回撤。


而南京方面已經廣播了上百次的已經包圍、俘虜的「陳拐子」,依舊好好的,活躍在六合縣一帶。


1949年,陳慶先成為解放軍第十兵團參謀長。隨後,被任命為23軍軍長。



(右邊穿軍裝者,為陳慶先中將)


1955年,陳慶先被授予中將軍銜,後擔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歡迎關注陳冠任微信公眾號:cgr00000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冠任 的精彩文章:

這個貌美女子三次行刺,全是大官,用一根樹枝救了中國一個省!
這兩悍將,沒讓敵軍消滅,卻差點被自己人打掉,大難不死又挨司令員批評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