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于丹講了很多論語,社會道德提高了么?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于丹講了很多論語,社會道德提高了么?

記得當年于丹講論語,國內一片追捧,于丹本人紅得發紫。

尤其是,于丹講到孔子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的時候,大家聽得好感動哦。

這麼高大上的東西,怎能不讓廣大聽眾如痴如迷呢。

正當大家領悟到「安貧樂道「這種精神的時候,人家于丹送子女去美國遊學,自己去歐洲度假旅遊去了。

于丹寫本論語至少四百萬,一場論語講座要價五十萬。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于丹講了很多論語,社會道德提高了么?

于丹講了那麼多場次的論語,社會道德水平提高了么?

中國自古至今,歷代皇帝都追捧孔子。元朝蒙族,清朝滿族也一樣追捧孔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道德這個東西,聽起來太美好了。美好到以至於沒有文化的老百姓,無言以對。作為封建統治工具,沒有比這個更好用的了。

最終歷代皇帝利用道德綁架了民眾,而自己卻佔領了道德制高點。古代官僚利用道德,遊離於正常的法律規章制度之外。

道德規範人們行為的時候,有時是很模糊的,導致人們執行道德規範時,缺乏指導具體行為時候的明確法律邊界。

道德的積極作用是什麼呢?道德可以用來提高自身修養,用自己的高尚行為去影響別人。

但是用道德作為管理工具,容易造成官僚自己和民眾的行為,衡量標準出現差異。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于丹講了很多論語,社會道德提高了么?

遠在三千年前,莊子就提出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理念。

莊子認為每個人對自己負責,做好自己並用自己的行為影響他人。

但是不要用道德脅迫別人,如果大家都能如此,這就是「無為而治」的理想。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三個內涵。

1、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脅迫別人,這種脅迫才是真正的惡;

2、不要只注重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要多從人類的基本欲求出發理解他人,人生來都不是聖人也都不是惡人;

3、沒有絕對的聖人與惡人,不搶佔道德制高點,也就沒有惡。

在新時代的我們,既要與世界接軌學習世界先進文化,也要保留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剔除封建文化上的一些糟粕。

莊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相比,那個更接地氣呢?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于丹講了很多論語,社會道德提高了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