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新的高度,不同的視野

新的高度,不同的視野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六經讀盡方拈筆,五嶽歸來不看山」古人登高望遠的詩句和對聯很多人都會一一道來。

古代賢人為什麼喜歡登山呢?簡單地推論,可能登上了高山一是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二是舒展了壓抑自己志向抱負的心情,三是用自己的大智慧看到了什麼都是浮雲的人生境界。

在這些詩句中尋覓著他們在大山中攀援的足跡,恍惚之中看到他們走在兩邊都是陡峭如削的山徑,這共鳴音是山神告訴他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或許是他們走累了,便倚著山崗躺下了,頭枕青山,腳踏綠水,鼻聞花香,在睡夢中得到了山神的教化,不然的話怎麼能寫出來縱覽宇宙超凡脫俗的詩句呢?

古人雖然沒有雄鷹的翅膀,但是有雄鷹的雄心壯志和眼光,能把人生悟透,能把物性悟徹,那是一種人生高遠之大境界。歲月流逝,他們的蹤跡轉眼間已經磨去,但是,我們可以順著他們的視野去觀望,登在山頂可展摩天之志,政心不順求文心;求名不得求山水。布衣躬耕,積其耐力,布衣得暖兼是福,未追名逐利,何須論得失,恣曠盪,暢平生,去浮名。換罷淺盞換美酒,看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糞土當年萬戶侯」。他們認識到了大自然的強大,意識到自己生命價值的不尋常,自己品格所獨具的魅力。他們征服的不是山頂,而是征服生命的勇士,是一個個尊重生命的強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攝影 的精彩文章:

記住鄉愁——初夏的貴州黔東南
漫步在檀香山

TAG:美篇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