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與人之間的誤解是如何產生的?

人與人之間的誤解是如何產生的?

GIF

生活中,你可能也曾為被他人誤解而痛苦。自認為當時已經把話說得十分明白,直到對方開始疏遠自己,你才恍然大悟,發現對方當時的理解與你想要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

信息接收者的「預設與偏見」

「人們總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人們習慣先回應而不是理解」

「人們是認知的吝嗇鬼」

信息傳達者的「透明度錯覺」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在實驗中發現,傳達者可能對於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在大多時候都過於自信了,這一現象也被稱為「透明度錯覺」。

也就是說,很多人都以為自己與他人,尤其是親近的人的溝通是「透明」的。一方面,他們始終覺得自己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另一方面他們也相信,即便表達的還不夠清楚,對方也仍然能夠準確地「猜」到。

如何防止誤解的產生?

要想防止誤解的產生,需要信息傳達者與接收者的共同努力。

對於信息的接收者而言,需要嘗試著主動地讓自己進入積極的傾聽對方、理解對方的認知方式與相處模式之中。

對於信息的傳達者而言,如果你想要減少誤解,最實際的辦法便是做一個「足夠好」的信號發出者,嘗試著清楚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不厭其煩地向對方確認,自己的意思是否被準確地表達和理解,而不是指望對方能從隻言片語中讀懂你。

而當誤解已經產生,又該如何修復呢?

想要修復因誤解導致的隔閡,最關鍵的是要保持雙方的交流與溝通。也就是說,即便你很生對方的氣,也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是否還想要修復這段關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溝通就不可避免。

其次,要學會道歉。

最後,在溝通和澄清誤解的過程中,盡量更多地用「我」的角度來陳述,比如「我當時是這麼想的…」,「我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這會讓對方有機會去解釋,「雖然你是這麼想的,不過我其實想表達的是…」。

每一段人際關係,不管是親子關係、親密關係還是朋友關係,都要好好地經營:傳達信息時,認真詳盡地表達清楚後還要跟對方確認;接收信息時,請先放下偏見放下自我防禦,積極傾聽、理解對方的話,而不是像一隻刺蝟一樣不假思索就迅速反擊對方。當然,誤解始於溝通,也終於溝通,誤解出現後,吸取教訓,採用正確的溝通方式,誤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你有遭遇過誤解嗎?那種感覺是不是既難受又委屈呢?你又是怎樣化解誤解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遭遇誤解的心路歷程或者化解誤解的妙招吧。

???

如果我的分享對你有價值,

請你給我評論作為回應。

主播簡介

婉婷,在心理學的知識海洋浸潤7年後,徜徉於心理學和特殊教育之間。

圖 | 網路

背景音樂

1.Carpenters-Close To You(nunu)

2.I"ll Be Fine(Rayaan Amir)

3.I Don"t Care(Rayaan Amir)

圖文編輯|常麗瑛

文字編輯|葉婷婷 塗思雅

校對編輯| 陳智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師享 的精彩文章:

父母幸福,孩子知道

TAG:心師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