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這貨原產南美洲,被我國引入做食用螺,如今無人敢吃泛濫成災愁煞農民

這貨原產南美洲,被我國引入做食用螺,如今無人敢吃泛濫成災愁煞農民

螺是一種無脊椎動物中的軟體動物,由於肉質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是各大飯店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也是聚會常點的菜品之一。1981年,我國引入了福壽螺,起先是作為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用螺類被引入,如今卻泛濫成災,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福壽螺的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引入中國後曾有一段時間全國大面積養殖,但是由於味道摻雜腥味,口感不佳,並不為人們喜愛。如今已經不是好不好吃的問題了,因為吃它們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吃貨們都拒絕食用。

福壽螺的個頭大,最大的可達250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稱,而且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雌螺的卵塊有200至1000粒卵,一年可產20至40次卵,受精卵孵化只需10幾天。幼螺生長3個月後就又會開始產卵,1隻雌螺經1年兩代共繁殖幼螺可達32.5萬餘只。

圈起來養殖本身並不會產生什麼危害,但總有一些人喜歡「放生」,將其放在水田、河流中,導致控制不住泛濫成災成了一方禍害。

福壽螺喜食農作物,會嚴重影響農作物產量,是名副其實的水稻殺手極易破壞當地濕地的生態系統和農業,幾十畝青綠的禾苗只要有福壽螺,足以被它們禍害光。有時水中食物缺乏時,它們還會爬出水面,吃岸邊的植物。

福壽螺引進沒多少年,廣大農民就開啟了「人螺大戰」,即使在插秧前用大量農藥滅螺,但是來年又能看到它們,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滅螺還撥出專項資金,組織人力撿螺和螺卵,但這隻能減少,並不能斷絕。

福壽螺之所以會泛濫成災,關鍵不是它不好吃,而是它攜帶有寄生蟲,吃了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會被感染,2006年,北京有87人因為食用涼拌螺肉染上「廣州管圓線蟲病」。

福壽螺肉煮的時間久了肉質會變硬,一些街頭小吃店、夜宵大排檔等店鋪通常是煮個三兩分鐘,由於沒有完全熟透,吃了容易感染寄生蟲,輕者會引起頭痛、發熱,嚴重的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在吃和命上,當然是命重要,所以即使是中國吃貨也不願意冒險食用福壽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奔放的小青春 的精彩文章:

直擊印度奇葩的「逼婚」,每年有數千男孩遭綁架,被用槍指著強行與陌生女孩結婚
韓國吸引中國遊客計劃失敗,如今開始趕人了,讓人氣憤!

TAG:奔放的小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