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紅軍長征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飲彈灑血時,年僅27歲

他是紅軍長征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飲彈灑血時,年僅27歲

在中國工農紅軍萬里長勝利後,據不完全統計,長征路上犧牲的紅軍官兵,僅師職幹部就達80多人。另外,還有數名軍以上幹部犧牲。而紅3軍團參謀長鄧萍則是紅軍長征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也是唯一一位軍團級將領。

鄧萍

鄧萍,四川富順人,1908年生。1926年,18歲的鄧萍只身前往武漢,年底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二年入校就讀。武漢國民政府進行二次北伐時,鄧萍與同學一道隨師奔赴前線。這是鄧萍生平第一次參戰。

大革命失敗後,鄧萍於1927年冬被派往湖南獨立第5師彭德懷任團長的第1團,做兵運工作。1928年,鄧萍加入中國共產黨,與彭德懷等組建第1團黨支部,任支部書記。

1928年7月,鄧萍協助彭德懷等在湖南省平江縣發動起義,史稱平江起義。7月22日起義打響。是日,鄧率領一團一營在平江天岳書院大操場誓師,其後率部參戰。

彭德懷

7月24日,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在平江縣正式成立,彭德懷任軍長,鄧萍任軍參謀長。12月,紅5軍歷盡艱辛,到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4軍勝利會師。

會師後不久,兩軍前委決定:為打破敵人對井岡山的「圍剿」,解決部隊過冬給養,紅4軍跳出井岡山向贛南挺進,紅5軍留守井岡山。

就在紅4軍下山後的第3天,敵人以14個團的重兵,向井岡山發起圍攻。只有2000多人的紅5軍,當機立斷,決定組織突圍,撕開一個口子,打到外圍去。鄧萍要求率領一部打前鋒,待缺口撕開後,彭德懷等再率部通過。彭德懷不許,要親自打前鋒。鄧萍堅決地說:「你是一軍之長,責任重大,今後5軍發展還要靠你……軍情緊急,莫要再爭論了。」

鄧萍故居

按照鄧萍意見,紅5軍衝出了重圍,輾轉興國,突襲於都並取勝。這時,鄧萍負傷感染,高燒不退,只好留下。3個月後,彭德懷率部返師井岡山,路過這裡。鄧萍與彭德懷噙淚相見,兩位老戰友又走到了一起。

1930年6月,中央指示紅5軍與紅8軍合編為紅3軍團,彭德懷任軍團長,滕代遠任政委,鄧萍為軍團參謀長兼紅5軍軍長。這年,鄧萍只有22歲。7月,鄧萍率軍反攻平江,並佔領長沙,後退出。

11月1日,國民黨第9路軍、第19路軍從兩線入贛,分進合擊,對中央紅軍進行第一次「圍剿」,企圖消滅紅軍於袁水流域。在大敵壓境的情況下,紅3軍團部分幹部戰士對中央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認識不足,主張紅3軍團不過贛江。對此錯誤認識,鄧萍站在全局高度,做了大量艱苦細緻地思想工作,迅速統一了認識。11月中旬,紅3軍團全部渡過贛江,協同紅1軍團參加了龍崗戰鬥和東韶戰鬥,殲敵15000餘人,活捉了敵師長張輝瓚,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勝利。

滕代遠

1932年,紅3軍團與紅7軍團19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東方軍」,彭德懷為總指揮,滕代遠為政委,鄧萍為參謀長。隨後,紅3軍團東出福建。7至12月,又兩次入閩。期間,共殲國民黨8個團,俘獲6000餘人。鄧萍始終參與了歷次戰役的組織和領導工作,成為紅軍中的著名將領。

1934年10月長征開始。鄧萍協助彭德懷指揮紅3軍團擔任右路前衛,肩負斬關奪隘、為全軍打開血路的重擔,沿途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鎖線。1935年1月7日,紅軍佔領遵義。彭德懷等到遵義城參加遵義會議,鄧萍指揮紅3軍團,成功阻擊了南犯之敵,保證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

遵義會議後,紅3軍團按照中革軍委部署,撤出遵義地區,一渡赤水入川。接著,揮師東進,二渡赤水,進抵婁山關下。這時,貴州軍閥王家烈率4個團的兵力控制了婁山關至遵義一線。鄧萍指揮紅3軍團先頭部隊向婁山關發起衝擊。他親臨前線,隨隊衝鋒,不到兩小時,婁山關主峰就飄起了紅旗。

紅軍乘勝前進,勢如破竹。傍晚,部隊進抵遵義新城下。遵義城當時分為新城和老城。新城在東,沒有城牆;老城在西,有內外城牆。新城與老城間以一條南北向的香江河為分界線。在紅軍的攻擊下,敵人縮進了老城。

1935年2月26日清晨,為了攻佔老城,奪取遵義戰役的全面勝利,鄧萍主動向彭德懷要求,跟隨擔任前衛、張愛萍任團長的紅11團行動。為摸清敵情,2月27日黃昏,鄧萍與紅11團團長張愛萍、團參謀長藍國清等,冒著綿綿陰雨,匍匐前進到香江河東岸,隱蔽在距護城河50米遠一個小土坡的草叢裡,欲尋找一條便於部隊向前運動的路線,以便當夜發起總攻。藍國清覺得這裡離敵人這麼近,太危險,建議轉移。鄧萍沒有同意,說這裡便於觀察。

張愛萍

當鄧萍舉起望遠鏡觀察時,被城牆上的敵人發現,一排槍彈掃過來,擊中了鄧萍頭部,鄧萍當即倒在張愛萍右臂上,壯烈犧牲,時年27歲。

解放後,鄧萍烈士遺骸移葬遵義鳳凰山紅軍烈士陵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吊蘭書苑 的精彩文章:

它是世界上唯一向公眾開放的國家元首官邸,曾被這國軍隊放火焚毀
為革命愛人赴死,妻在獄中生女後就義,兩伉儷時年相加不足48歲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