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到中年,不自誇滄桑,不鋒芒畢露

人到中年,不自誇滄桑,不鋒芒畢露

自誇滄桑,是一種「過來人」心態,所謂「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

人到中年,或多或少積攢了一些物質、知識、閱歷等方面的資本,如果以此為傲,實在是大可不必,畢竟資歷是用來做事的,不是用來壓人的。

不要用低沉的聲音對年輕人說,「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彷彿是看透了人生的智者;不要抱著「老司機」的姿態自誇,要知道,一個人的經驗和閱歷,並不一定對別人適合。

經驗和閱歷固然重要,但是也會貶值,它會讓人變得保守。

西方有一句諺語說:「無人滿足於自己的財富,人人都滿足於自己的智慧。」

我們看世界,是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認為自己所觀察的一切全面而正確,卻忘了看世界的盲點就是站在中心的自己。

真正的滄桑,是豐富後的沉澱,悸動後的穩重,歷練後的堅強,沉默厚重如同一道歷經風雨洗禮的城牆。

人到中年,不鋒芒畢露。

老子說:「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高人之所以高,不在銳利,在隱藏。

隱藏比顯示更有力量,不說比說更有力量。

大器晚成,之所以晚成,是因為只有經過磨練,才能收斂稜角,隱藏鋒芒,達到成熟。

小編:人到中年,不惑之年,多一點自知之明,少一點自做多情,就是給自己最好的安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瓊霖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瓊霖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