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教你如何調理氣血兩虛

專家教你如何調理氣血兩虛

氣虛、血虛,還有陰虛、陽虛,都是中醫的概念。

精、氣、血和津液既是各個臟腑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臟腑生理活動的產物。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來自於精、氣、血和津液提供的能量,也就是說他們共同推動了人體的正常運轉。

一旦氣虛了,或者血虛了,人體就不能正常運轉,就會得各種各樣的病。

一個人若是氣虛了,就會出現: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易出虛汗的癥狀,還會出現中氣下陷、氣虛欲脫、血行無力、氣不化津和血失統攝等病證。

一個人若是血虛了,就會出現:面色無華、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頭暈耳鳴、月經延後、經血減少色淡等癥狀。

氣血虛多需要用補益的方法調理,成藥還有: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玉屏風散、四物湯、當歸補血湯等可以選擇。

氣虛一般表現為氣的運化,推動,溫養的作用下降,可表現為精神疲憊,心慌氣短,少動懶言,四肢無力,腰膝酸軟,胃口差,大便溏等。

血虛是指血的濡養功能下降,需要指出的是中醫的血虛絕對不等同於現代醫學的貧血。血虛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或萎黃,口唇淡白,動輒頭暈心慌等。

氣血乃人之根本。可見氣血對人體的重要性。氣血兩虛是一種中醫學說法。

引發氣血兩虧的原因

1、脾胃虛弱:不能很好的將吃的食物轉化為氣血。

2、飲食不足:氣血是通過吃的食物轉化的,吃得少,自然氣血不足。

3、失血過多:慢性失血,外傷失血過多,月經過多。

4、腎氣虧虛:腎藏精,精生髓,髓化血。腎虛則血虛。

5、勞累過度:強力勞作和勞心太過,都會導致氣血虧虛。

常見氣血兩虛的人群

其實女性群體更多發氣血兩虛。

氣血兩虛常見癥狀

心悸,失眠多夢,手腳冰涼,腰酸腿沉,免疫力下降導致的感冒,氣管炎、咽炎、鼻炎、支氣管肺炎、肺炎等。

氣血兩虛的飲食調養方法

1、調節飲食習慣:選擇少食多餐。吃的過多,狼吞虎咽,食物不能消化,也會損傷脾胃。

2、養血虛的食物

養血:重在養腎補血

補血虛的藥物:當歸、阿膠、熟地、桑椹子等。

補血虛食品:烏骨雞、黑芝麻、胡桃肉、龍眼肉、豬血、豬肝、紅糖、赤小豆等。

血虛忌食物品:荸薺、大蒜。

3、養氣虛的食物

養氣:重在調養脾胃

不氣虛的藥物:人蔘、黃芪、党參等。

補氣虛食品: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氣虛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檳榔、大蒜、香菜、胡椒、紫蘇葉、薄荷、荷葉;

本文由我們都還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還好 的精彩文章:

TAG:我們都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