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57的彈艙謎團終於部分實錘,但兩大關鍵性問題仍未解決

蘇57的彈艙謎團終於部分實錘,但兩大關鍵性問題仍未解決

內置彈艙是第五代戰鬥機的標準配置,也是與前代戰鬥機的根本性區別之一,這是因為武器彈藥的內置化是實現隱身能力和超機動能力的基本前提,否則外掛裝備的雷達反射信號和氣動阻力足以將第五代戰鬥機的上述兩項性能指標直接降級一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第五代戰鬥機的其他任何一個子系統都可以先緩一緩,唯獨內置彈艙必須首先得到解決。然而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卻在這個問題上長期遭到網友們的口誅筆伐,甚至由此被冠以「最強第四代戰鬥機」的稱號。

蘇57的彈艙謎團終於部分實錘,但兩大關鍵性問題仍未解決

蘇57的內置彈艙一直都是各方爭議的焦點話題

大家的質疑當然不是無緣無故的,蘇57自從2010年首飛以來,俄羅斯對其也投入了很大的宣傳力度,試飛階段各種角度、各種細節的高清圖片和視頻滿天亂飛,甚至就連蘇57在廠房裡面組裝的畫面也曝光了,但是唯獨沒有看到內置彈艙到底長什麼樣子,蘇57攜帶的所有武器彈藥都是以外掛的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人們普遍懷疑蘇57的彈艙存在著不可告人的設計缺陷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當然有的人吐槽蘇57根本就沒有設計彈艙那就有點過分了。

蘇57的彈艙謎團終於部分實錘,但兩大關鍵性問題仍未解決

蘇57在各種場合總是以外掛彈藥的方式亮相

從公開的圖像資料來看,蘇57機腹位置的主彈艙還是清晰可見的,至少有一前一後兩個串列的大彈艙,但是從來沒有打開展示過內部構造,因此彈艙與彈艙之間有沒有隔板、每個彈艙裡面有多少個掛點、前後彈艙的深度各自是多少等具體細節就不得而知了。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懸念就是蘇57的側彈艙究竟在哪裡?軍迷們用放大鏡找遍了蘇57的每一個角落,得出的結論是唯一有可能設置側彈艙的部位就是機翼下方凸起的繭包/莢艙,可是大多數人都傾向於蘇57並沒有設計側彈艙。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如果是彈倉,它首先要有開口吧?可以參考腹部彈倉那種大開縫的活動結構,這個莢艙卻是十分明顯的用鉚釘封死的結構。

蘇57的彈艙謎團終於部分實錘,但兩大關鍵性問題仍未解決

蘇57機翼下方的小小繭包真的可以容納格鬥導彈嗎?

帶著無數的爭議和問號,蘇57度過了自己的第八個生日。雖然時至今日蘇57仍然沒有正式服役,不過總算傳來了一個實錘性的好消息,那就是蘇57的彈艙終於打開了!一段較為模糊的視頻曝光了蘇57使用內置彈艙發射武器的全過程。在視頻中處於平飛狀態的蘇57打開了機腹位置的後彈艙,以自由下落的方式投放了一枚KH59MK2隱身巡航導彈的紅色測試彈。蘇57內置彈艙無法使用的傳言就此終結(不管以前能不能用,至少現在可以用了,而且還投放了大尺寸的武器彈藥)。

蘇57的彈艙謎團終於部分實錘,但兩大關鍵性問題仍未解決

蘇57使用主彈艙發射KH59MK2的視頻曝光

一些俄制戰鬥機的愛好者為之歡欣鼓舞、欣喜若狂,大肆稱讚俄羅斯的航空技術如何了得,同時還不忘順便貶低了一番中國的殲20。筆者對此感到有些費解,就算蘇57的彈艙進行了投彈測試,這跟已經在作戰部隊服役的殲20有啥關係?不可否認內置彈艙投彈測試的確是蘇57取得的可喜進步,卻並不代表一切問題就從此萬事大吉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頭號任務是奪取制空權,內置彈艙投彈測試難度更高、優先度更高的應該是在高G機動條件下發射空空導彈、1.5馬赫左右超音速/超巡狀態下發射空空導彈等。

蘇57的彈艙謎團終於部分實錘,但兩大關鍵性問題仍未解決

實現了對地彈藥投放只是第一步,蘇57還需要繼續攻克更多的技術難關

然而蘇57的試飛已經進入第八年了,在飽受質疑遲遲不能服役的情況下,俄羅斯終於猶抱琵琶半遮面地公開了相對容易的投擲對地彈藥的畫面,對於內置彈艙的具體構造以及空空導彈的掛載能力和發射能力這些關鍵性的問題依然諱莫如深。俄羅斯可不是中方「含蓄」的風格,或者說其跟美國更類似,一般情況下,有什麼東西早早的就亮相了。所以這次發射依然難以回答一些根本性的質疑:採用中央升力體布局後,其彈艙結構強度是否足夠;近距格鬥導彈如何放置等等。蘇57要想真正達到成熟堪用的程度,還需要一段路要走。

作者:利刃/刻雨無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軍情 的精彩文章:

殲-15電子戰型揭開廬山真面目,滑躍+俄發令人大失所望?
當先進的無人機遇到落後的高炮群,無人機能逃一死嗎?

TAG:晨曦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