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奇特的起源 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

奇特的起源 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

Ⅰ奇特的起源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

引入

貢布里希在INTRO第一自然段,不喘氣的反覆強調道:"沒有藝術這回事,只有藝術家而已","只要我們心中明白,根本沒有大寫的藝術其物","大寫的藝術已經成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為人膜拜的偶像"。我當時把這段話理解為:沒必要認為藝術是脫離現實生活的神秘存在。讀完Ⅰ奇特的起源,我發現我的理解完全不準確。

在這章中,貢布里希拋出了幾個問題:藝術的起源是什麼?藝術是什麼?通過這一問題的探討,我才真正理解作者為什麼在INTRO中說"根本沒有大寫的藝術其物"。

這一章醍醐灌頂,不僅終於讓我發現了理解原始作品的思路,還糾正了我對藝術本身的理解。感覺下次去國博,能體會一些非洲雕刻展的魅力了,嘻嘻。

Q:藝術的起源是什麼?

Q1:藝術是什麼?

A1:(quote)如果藝術史指建築屋、繪畫雕塑或編織圖案這類工作,全世界就沒有一個民族沒有藝術。不過,如果我們所說的藝術史指一些精美的奢侈品,擺在博物館和博覽會上供人欣賞的展品或專供高級客廳陳設的華貴裝飾,那就必須理解藝術的這種含義是近世發展的,以往眾多偉大的建築家、畫家或雕塑家,做夢也不會想到。

A:藝術的起源是什麼

一旦我們明白了"藝術品"是近代概念,就能明白藝術起源於"實用",具有"明確用途",或為飲食起居,或為封建迷信。感覺肖像畫就像是,大家在沒有相機的年代裡想自拍,需要購買的高級濾鏡(畫家)。

所以這為我們追溯過去的藝術提供了一個理解的思路:quote#如果我們完全不了解過去藝術必須服務的目的,也就很難理解過去的藝術,我們上溯歷史走的越遠,藝術必須為服務的目的也就越明確,也越奇特。

本章第二部分就是上溯歷史,探討"奇特"。主要內容如下:

1. 理解"原始民族"的"創作"心理

首先不妨設想一下,你願意拿一根針去戳照片上idol的眼睛么?只要我們不欺騙自己,我們就會發現自己身上仍然殘留著某些"原始"的東西——我們會荒唐的覺得,對照片的所作所為就是對本人的所作所為。

在理解古老的藝術時,我們首先需要理解上述古怪的思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原始人把超自然力量看得跟大自然的力量一樣實有其物,他們製作繪畫和雕塑來行施法術。(這就是明確的用途)

原始人對什麼是實物、什麼是圖畫往往更不清楚。

對孩子而言,一旦沉迷於角色扮演遊戲,他們可能就忘了遊戲和現實的界限,除非有成年人提醒。但對於原始人而言,不存在這樣一個另外的世界來破壞他們的幻覺。(所以他們會將動物、神與部落、人緊密交融在一起)

所以原始藝術重要的不是美不美,而是能不能發揮作用(實施法術)。

2. 發現藝術產生的空間

通過上述探討,我們似乎會覺得藝術沒有發揮的空間,因為一旦意圖明確,"創作"就不能隨心所欲了(就好像我們不會畫綠色的五星國旗,原始人也不會用兔子來象徵力量)。

這就是為什麼作者在INTRO中說,"沒有藝術這回事,只有藝術家而已"。因為,即使按照預先確定的方式辦事,仍然給藝術家留有表現自己氣質的餘地(這便是現代理解下的"藝術"產生的空間)。這樣說似乎又很容易過分強調藝術家的技藝,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明確的是:

藝術家的作品與我們的不同不是由於技藝,而是由於觀念。從一開始就認識到這點十分重要,因為整個藝術發展史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化史。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古老的藝術對我們鑒賞起來那麼生疏,原因大概有以下兩點:

A. 裝飾樣式的生疏(生疏的裝飾樣式可能是來自於神話圖騰

神話

e.g.下圖為酋長房子模型,其中每個圖案都代表神話中的一個角色,我們不了解神話就無法明白這個建築在表達什麼

e.g.下圖可不是一個咧嘴的笑臉,而是滿面血污,吃人的山鬼。

圖騰

e.g. 下圖為阿茲特克的雨神,土著們認為閃電是空中的巨蛇,所以用響尾蛇來構成雨神的五官,仔細看可以看出,雨神眼鼻嘴都是響尾蛇。

在創作時,沒有必要讓人臉更像確切的人形,藝術家的"創作"空間,就是確保比例類似的前提下,用圖形去替換他們想要表達的東西。結果或許不大像實物,但它能保持一種圖案的統一與和諧。

B. 表達的觀念的生疏

如古代人在傳達的生死觀(祭祀,死神,人頭)等,我們無法理解,看待作品自然覺得生疏而不自然。

3. 總結

需要理解,"藝術品"是近代概念,我們不應該認為原始"藝術"作品的製作目的是開心或裝飾,它們都是為實用而生。

實用意味著:創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按照預先確定的方式辦事。但如何辦事,就是"藝術"產生的空間。所以沒有藝術這回事,有的只是藝術家。

原始藝術家的表達我們無法理解,是因為我們無法理解原始時代的觀念和要求。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欣賞原始圖像的美感,與藝術家為讓圖案協調所進行的安排。

我發現,我對藝術品的欣賞,大多數流於讚歎藝術家的技藝,所以常被藝術品本身的精美吸引。技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藝術家想要表達的觀念,理解藝術家的傾注的深情。

更體會到,欣賞原始作品要有一顆真正的赤子之心,才能穿越時空,用人類一以貫之的原始性與陌生的古老文明對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張韶涵同款妝容太難Get?不如種草她的高顏值耳環吧!
《坎》卦,來之坎坎,如何應對?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