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款HIFI前端售價只差10元,你覺得音質會一樣么

兩款HIFI前端售價只差10元,你覺得音質會一樣么

Hiby/海貝是HIFI燒友非常熟悉的品牌了,源於它的播放軟體幾乎覆蓋了絕大部分安卓播放器,靠著在軟體方面的精細耕耘也從幕後走到了台前,在去年推出了海貝第一款HIFI安卓播放器R6。

在去年同期推出的播放器新品不少,海貝R6憑藉著和京東的戰略合作,3298元的售價竟然擁有不錯的成績,京東頁面一直顯示預定狀態,後來得到小道消息據說是R6製作工藝略有問題,一直處於缺貨狀態。

所以直到近日,燕七在鹹魚收穫一部舊的R6完成對它的評測。鑒於其3298元的售價和艾巴索今年新出的DX150隻貴10塊錢,就一起做個對比。

一、外觀對比部分

從外觀上看DX150要略大一些,但兩者都是金屬機身,而且DX150是典型的國磚,兩者都很有分量感,屏幕也都是4.2寸,解析度也都是1280X768;海貝R6雖小機身要小一些,但它並沒有像HIDIZS AP200或者凱音N5二代那般精緻。

海貝R6的金屬邊框較厚(當然沒有DX150厚,但後者在視覺比例上顯得更為協調),而且不鏽鋼的工藝處理也要麻煩一些,雖然它的邊角已經打磨的非常圓潤,但視覺上依然顯得有些粗糙。DX150這種邊框設計則比較常見,金屬磨砂質感更有親和力,再加上邊緣部分的倒角設計,整體氣質就簡潔大氣許多。

在物理交互按鍵設計上,DX150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單獨做了一體化的銀色金屬塊,並有凸出設計,承擔音量調節的滾輪格外搶眼,150級的音量配合舒適的刻度感和阻尼感也沒話說;海貝R6將音量鍵放到了屏幕左邊,所有的物理按鍵都比較委婉,在黑暗中會有誤觸的可能,但是它在電源鍵上很有創意的設計了一顆LED燈,整體上依然保持著不錯的手感。

在功能介面上,海貝R6有3.5mm介面、2.5mm平衡口和Lineout/Spidf複合介面共三個介面,DX150的標配卡AMP6提供了3.5mm介面、3.5mm線性輸出口、2.5mm平衡口以及頂部的同軸光纖口。由於可換卡的設計,在可玩性上而言DX150顯然會勝出R6一截。

兩部機器的機身背板部分都不是我喜歡的,海貝R6是玻璃背板,在防刮蹭方面可能會有些問題;DX150則是低調的金屬後蓋,wifi天線部分採用了一塊玻璃防遮擋信號, DX150從後背看上去更像是三位一體,下巴部分是可替換耳放卡,融合的比較巧妙。

在TF卡槽設計上,海貝R6是有托盤設計的,這個看個人吧,我並不大喜歡這種,換卡太麻煩了,DX150則是直插式,在防塵方面可能不如R6。兩者在內存上都使用了32G機身內存,並且都支持內存擴展存儲。

三、交互部分對比

作為安卓系統的播放器,系統流暢性是必要條件之一。海貝R6有點意外的採用了高通425的四核處理器,最高主頻為1.4G,搭載3/32G內存,這裡並不是說高通425多麼好,實際上是高通的低端系列,只是目前在HIFI播放器上基本還沒出現過高通的處理器。而艾巴索DX150搭載的是瑞芯微的八核RK3368,最高主頻為1.5G,由於瑞芯微一般會提供軟硬體配套的方案,從便攜產品來看RK系列處理器的流暢度會好於高通425。

若論播放界面,艾巴索DX150是明顯要比海貝R6要精緻許多,因為兩者屏幕雖然一樣大,但是DX150的機身要大,黑色邊框襯托出的畫面更為養眼,顯然iBasso在視覺細節方面考量更出色。在操控界面上,由於整體較大,所以DX150顯得更為簡潔,實際上個人覺得海貝R6的線性交互邏輯更直觀,比較符合用戶潛意識交互,不過實際體驗中依然有觸屏反應延遲的狀況;DX150將頁面跳轉做的有些分散,操作邏輯並非遵循傳統思維,如果不閱讀說明書,新手就需要花一些時間才能適應。

在UI界面上,DX150為了彌補它的非直線型邏輯所以做了非常友好的界面設計,海貝R6則是沿用了比較傳統的軟體UI設計,功能可謂非常豐富。當然這些都算不上孰優孰劣,除非你對這些附屬功能有著極其苛刻的要求,簡單的操作反而更容易沉浸在音樂之中。

在個人實際體驗里,兩者均有優點和不足,為避免給大家一種這是手機評測的文章,就不再一一贅述,只說下續航和發熱方面,DX150擁有4400毫安容量,R6則是4000毫安,實際體驗中DX150續航稍久;發熱方面兩者都比較明顯,熱量和手機接近,散熱的話暫停一會就OK。

三、音質部分體驗

在聲音硬體方面,海貝R6採用的是兩顆ESS的ES9028Q2M DAC晶元,在專業的播放器上出現了近年hifi手機常用的低電壓移動版本解碼晶元,多少會讓人感覺有些縮水。而艾巴索DX150用了兩顆比較常見的AK4490EQ。當然,在不以唯芯論的今天,廠商是否有實力更多還是體現在數字單元的電路結構中體現,耳放方面DX150採用了和DX200一樣的方案,可以更換耳放卡部分。海貝R6採用的則是TI OPA551運放和兩枚TPA6120A耳放晶元,雖說提升了輸出功率但略有些討巧。DX150引人注意的地方在於它採用了匯流排全同步時鐘技術和TCXO有源溫補晶振+數字鎖相環技術,可以說是從最大程度來保證了聲音的不失真。

所以說海貝R6在部分配置上看上去會優於DX150,但後者從技術上彌補了這些缺陷,並且帶來了更好的聽感。下文以拜亞的謝蘭圖和森海IE80S分別作為聽感對比。

森海IE80S聽感

低頻以《加州旅館》為例,兩者在低頻上都表現出了不錯的量感,康加鼓都是有力的,和Bango鼓也拉開了層次,海貝R6的鼓聲雖然也表現出了的彈性,但沒有DX150柔和,不僅是鼓聲,沙錘也是比較貼耳,以至於它在低頻是比較抓耳的,但一細聽發現它的聲場尤其是橫向聲場有一定局限性,縱向聲場壓的太近,導致聲場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畸形。開場是的沙錘是很貼耳的,看過冰封地獄演唱會的時候知道沙錘的主唱並非坐在最中間的,這一點DX150表現的更有臨場感,聲場結像也更為清晰。

海貝R6在中高頻尚算及格,足夠通透,以黃霑、徐克、羅大佑版的《滄海一聲笑》為例,海貝R6的古箏非常清亮,笛聲也很亮,但再往上就有些邊緣發刺,繼續往高處就開始失真,與DX150相比,缺乏良好的延伸,高頻的控制度亦不如DX150,優勢僅在於瞬態表現;

人聲方面,海貝R6的密度顯得更大,飽滿而幹練,只是結象邊緣仍比較模糊,尤其是在三人合唱那段,結象變得有些縹緲,整體失真感覺並不明顯,不過再聽DX150時就發現R6的音染是明顯的,DX150沒有那麼大的密度,但黃霑、徐克的音色反而表現的更為真實,從整體上而言不如R6抓耳,但其實更為健康耐聽。

謝蘭圖聽感,試聽曲目:《琴簫合奏曲》胡偉立

這首歌是胡偉立的代表作之一,出現在94年張智霖和朱茵主演的TVB《射鵰英雄傳》,為片中黃藥師在湖邊吹碧海潮生曲所配,所以也叫碧海潮生曲;主要樂器為古琴和長簫,次要樂器為大鼓,並伴有些許人聲和聲,整首曲子以中高頻為主,意境明了、節奏高昂,江湖兒女幾多情、風流人物俱往矣的感嘆在結尾疾風席捲波浪而去後分外感人。

在用謝蘭圖分別搭兩款播放器聽這首歌的時候,高頻上的亮度是差不多的,聽簫聲都有一定的尖銳感,不過DX150在泛音上的控制要精準自然, 用海貝R6聽的時候,演奏者的氣息會更加明了,以至於有時會有底噪的誤會;在延伸度上DX150表現的依舊要順滑一些,在這首歌里即使是大段的簫聲也能保持著和琴聲以及鼓聲之間的平衡,不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所以整首歌聽起來不論是動態還是瞬態它都是均勻的、平穩的,而且最後風聲結束時表現的聲場更加廣闊。海貝R6的高頻也算是抓耳的,不是解析犀利的那種,但當高頻上去後,它的低頻就會被明顯弱化,通透感和DX150相比就落了下乘,整體表現缺乏意境。

四、小結一下

從兩款播放器的體驗上來講,其實看得出兩者的明顯區別,作為國磚老同學,艾巴索依舊是比較穩健的,調音比較老道,音染控制出色的DX150比較海貝R6是更符合HIFI本質的;用料是沒有海貝R6那麼生猛,畢竟是新同學,新人乍到得亮亮實力才好發展;不過搭載高通425 CPU晶元的R6真的可以在系統上做的更好的,不然留下縮水高端的爭議著實遺憾。在3000級的HIFI播放器里的選擇也就十分明了,如何定位自己耳朵的需要是個前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醫生燕七 的精彩文章:

小米華為也出電子秤,盤點幾款百元智能體脂秤
音質和外觀哪個更值錢,為什麼老廠做藍牙音箱賣不過小米這些廠

TAG:數碼醫生燕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