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專家說印刷術源頭和印度有關?

為何專家說印刷術源頭和印度有關?

文/念田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有著名的「四大發明」,指的是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和火藥。這四大發明成為了中國文明傳承發展的重要支柱,更極大程度上推動了歐洲文明現代化的進程,深刻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辛德勇教授是當代中國史學界重要的青壯年學者

近年來,中國歷史學界產生一種新的看法。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辛德勇教授在新書《中國印刷史研究》中提出了一種猜想,那就是中國印刷術在源頭上和印度的佛教有密切關係。他認為,印刷術的產生基於佛事活動的需要,而中國印刷術的技術源頭直接來自印度捺印佛像技術。所謂「捺印」類似於鈐蓋印章,是把印版從上向下按壓到紙面上完成印刷的。這種方法有很明顯的局限性:印刷的版面有限,著墨不均,印刷效果一般,但卻是中國印刷術的直接技術源頭。

《中國印刷史研究》

有人提出了質疑,中國古代早就有了印章和蠟染技術,為什麼說來自於印度的捺印技術才是中國印刷術的源頭呢?為什麼印度卻沒有發展出來捺印技術呢?

中國古代非常早就發展出來了印章,其實在全世界都一樣的。紋章是商業活動和政治活動的產物,在古典文明非常常見,不是中國獨有。但是在中國,印章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比印刷術的出現和應用早了成百上千年。說印章和蠟染技術是中國印刷術的技術源頭,無法解釋為何要等到幾百年後這種技術突兀地發展成了印刷術。

反過來看,有充足的證據表明捺印技術和中國印刷術的出現和應用有密切關係。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印刷品都是佛教的宗教用品,包括佛像、經書和陀羅尼經咒。中國印刷術的產生和應用最基本的社會原因是佛教信仰者對佛像、佛經和陀羅尼經咒的需求。

佛教在世俗化傳播過程中,宣揚禮拜佛像會有福報,傳播經書是大功德,密宗還宣揚梵文的陀羅尼經咒具有某種法力,這種宗教思想極大地促成了了社會上對佛教用品的需求。但佛像繪製複雜,佛經抄寫困難,陀羅尼經咒更是由梵文寫成,三者複製傳播都極為艱難。於是印度傳入的捺印佛像方法被廣泛使用於印製梵文經咒,並且逐漸應用到民間需求量的較大產品如日曆、告示上。五代時期,印刷術被應用到儒家經書上,實現了普及。

唐初的陀羅尼經咒

至於印度為何沒有發展出來印刷術也很好理解。從主觀上說,印度文化重視師徒之間口頭傳授和秘傳,相當排斥書面形式,近代猶然,沒有大規模印刷的需求。所以印度極少有古文獻流傳下來,甚至沒有成文史,我們能看到的第一部系統的印度歷史是唐朝時期來印度求法的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記》。從客觀上說,印度極少數的書面文字也都習慣用貝多羅葉。印度沒有造紙術和相關工業,決定了印度不可能發展出印刷術。

總而言之,中國印刷術的產生、應用同印度的佛教有密切的關聯,這對於印刷術的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個推測。當然這絕對不等於說印刷術是印度人發明的,印刷術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這是毋庸置疑的。

參考文獻

辛德勇:《中國印刷史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朝鮮難民」搖身躍為慈禧心腹,他是晚清最厲害的政治投機客
南宋中興四將命運大不同,小人得善終,只有一人功績能媲美岳飛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