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座城市的興衰史

一座城市的興衰史

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正式全名為美因河畔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是德國中西部黑森州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德國第五大城。城區擁有73萬2688人,如合併周邊城鎮計算則約有230萬人。整個法蘭克福-萊茵河-美茵河都會區約有五百萬人口,為僅次於萊茵-魯爾的德國第二大都會區。法蘭克福是一個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有著移民背景,而四分之一的人口為外國公民。這座德國中部城市因其發達的金融業在歐洲獨樹一幟,因其地理位置,法蘭克福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法蘭克福高速立交橋是歐洲最為繁忙的陸路樞紐;火車總站為德國流量第二大的火車站,萊茵-美茵國際機場為德國規模最大的商用民航機場,也是歐洲重要的航空中轉站。

然而這塊風水寶地並非是現代人發現的,早在兩千多年前,古羅馬人就在今天法蘭克福市區西北方向建造了黑森州最早的城市之一,NIDA——Civitas Taunensium

Nida最早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城市,而是一個部隊駐地。據考證,Nida在古羅馬維斯帕先及圖密善時代共有12座軍營,而在公元75年,更是建造了石牆堡壘,用以防禦來自東面的日耳曼族入侵。堡壘佔地約400平方米,堡壘外牆有兩米厚,設置有30座塔樓,4座城門。 通過對城內墓穴的考古挖掘,基本可以確認當時共有5個軍團及若干輔助部隊參與了對日耳曼Chatten部落的戰爭。

重要的戰略位置使得NIDA在戰時和戰後都成為了重要的物資輸送和轉運中心。特別是在堡壘翻造過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需求,促進了周邊鄉鎮的繁榮。大量部隊在村鎮里停留,消費,生活,使得鄉鎮以驚人速度發展。在城市的南部甚至還出現了可容納1500人的劇院,以供軍人們消遣。在戰事結束,部隊撤離時,當地人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各司其職,慢慢形成了城市的雛形。

作為古羅馬城市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城市中央很快即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市政廣場。市政廳,大浴場與體育館三足鼎立,組成城市的核心部分。在統一規劃好的道路兩側是古羅馬特色的長方形私人建築,與今天的歐洲城市建築類似,沿街的部分通常會作為商鋪或工作室使用。

儘管當時戰火紛飛,但市內的建築仍舊考究地採用了較簡單的托斯卡納柱式,室內的裝飾大都因為年代過於久遠而被損壞殆盡,但根據對牆體的化學及光學分析,還是復原了部分房屋壁畫,其驚艷程度絲毫不遜龐貝古城,其代表了埃爾貝斯山北部行省的藝術高度。

古斯塔夫·克林姆 《吻》

作為一個邊陲小鎮,NIDA的居民並非全是古羅馬公民。根據出土的大量日耳曼民族風格的陶器和佩飾可以斷定,NIDA的居民不乏邊境右側的日耳曼蠻夷。而根據城內留存的宗教物品,歷史學家們認為曾經也有不少的凱爾特人及高盧人居住於此。當然城內主要的居民仍是羅馬帝國的臣民,他們或是隨著部隊,或是作為奴隸來到此處,不少士兵在服役期滿後也選擇留在當地,繼續生活。

NIDA城內出土的大量進口商品也驗證了其民族多樣性和重要的運輸樞紐身份。人們在NIDA發現了若干陶器窯址和冶金作坊,但大都位於城牆外側。令人驚訝的是,城內大量出現帶有產地和經銷商的希臘雙耳大罐。這些大罐在古代常用作存儲橄欖喲和葡萄酒的容器,而通過對上面字跡的辨認,可以確認當時邊陲與高盧及南西班牙地區的頻繁貿易往來。當然,各地古羅馬時期的精製陶器Terra Sigillata同樣成為NIDA市面上常見的物件。

除了各類瓶瓶罐罐,NIDA市內還發現了近350件泥質宗教物件,以及11座青銅塑像,4件銀質浮雕,及若干石質雕塑。作為密特拉教Mithras在古羅馬帝國的起源,NIDA市內共有四處密特拉寺,或也稱太陽洞。其大多在公元2到3世紀間修建完成。密特拉教最初可能是在軍隊中傳播,在部隊駐紮後,也隨之影響了NIDA的市民,據估計在其鼎盛時期,約有城內共有超過3千人信奉密特拉教。

文獻記載,公元233年,日耳曼人的再次入侵,使得上日耳曼行省的經濟一度一蹶不振,並造成大量人口外流。此時的NIDA城正忙於建造一座長達2.7公里的城牆。城牆寬2米,高6米,且設置多個塔樓堅守。當時由何人鎮守城牆我們今天已不得而知,但從建造技藝上來看,當時城牆的規劃並非完全出於禦敵的考慮,可能更多是用以表明其過人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

對錢幣的研究表明,一直至加里恩努斯時代,即至少公元253年時,NIDA的城市機能依舊還能照常運作,而7年後的阿拉曼人的入侵則成為壓倒這座邊陲小城的最後一根稻草。多年來對戰爭的恐懼使小城人民變成驚弓之鳥,他們像以往一樣祈求神靈的保佑,但最終還是未能抵擋住日耳曼人的鐵蹄。密特拉教的命運也如這座城市一般走向風雨飄渺,有研究說,密特拉教在歐洲的消失是由於其信眾在隨後的3百年里受盡基督徒的迫害,但如今的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整整過了5個世紀後,相傳「歐洲之父」查理曼大帝與薩克森人征戰時,在漫天大霧中打了敗仗,退到美茵河畔。由於找不到當地嚮導,無法了解河道深淺,大軍不敢貿然渡河。正在躊躇之際,看見一隻鹿走到岸邊,輕而易舉的涉水而過。查理大喜,揮軍渡河,局勢轉危為安。為了紀念這段經歷,查理大帝下令在當地建造一座城市,取名為「法蘭克福」。公元794年,法蘭克福作為查理大帝的行都載入史冊。此後,法蘭克福依據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在德意志的政治舞台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我們說起一座城市的興衰時,常常只是一連串須臾縹緲的頭銜和數字,但其對於每個住在那裡的人們來說卻是具有具體意義的。

歐洲上千年的政治經濟體制使得城市對於每個個體而言,甚至比國家更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到了今天,即便自己的家鄉球隊球技有多麼不堪,依舊能獲得全城的擁護。市民們為自己的城市感到無比的驕傲,即便她只有500的人口,可能甚至都沒有火車經過。

在人口如潮水般涌動的今天,人口的變動比過去更直接影響著一個城市的命運,如何處理外來人口和土著間的關係,包括對未知國際形勢和局部戰爭的應對,永遠是一個城市需要面對的巨大挑戰。

今天的NIDA早已不再叫NIDA,而成為了美茵河畔法蘭克福轄區內的一個偏遠居民區。現代化的地鐵站讓人早已忘記2千年前在這發生的腥風血雨。

NIDA走過的路,每個城市總有一天都會經歷,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地讓她成為歷史中絢爛的一筆。

公元4018年,M78星雲考古學家

在太陽系內發現一枚BT種子,

根據其內容,專家初步斷定,

太陽系內所有人類城市的毀滅,

源於一隻戴五彩手套紫色生物的一次響指。

作者:Chris

一個整天在藝術圈爬滾的95後貓奴青年

來自Sicong藝術工作室

wechat:zhousicong215

微博:Sicong藝術工作室

Ins:Sicong_Kunststudi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cong藝術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Sicong藝術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