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金粉1 號」粉蕉水田高效栽培技術

「金粉1 號」粉蕉水田高效栽培技術

「金粉1 號」粉蕉水田高效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CARS-32-15);廣西農業科學院團隊項目(桂農科2015YT54);廣西農業科學院博士創新基金項目(桂農科2016JZ03)資助。

「金粉1 號」粉蕉水田高效栽培技術

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是芭蕉屬的一個香蕉雜交栽培種,又名奶蕉、糯米蕉、美人蕉、西貢蕉等[青錢柳]。由於水田種植單產高,越來越多的蕉農選用水田種植粉蕉,但種植技術較其他耕地要求高,初種者不易掌握。粉蕉生育期長,組培苗正造蕉全生育期14~20個月[吉山花瑤],管理水平較高的條件下為14~16個月,整個生育期至少需要1次越冬的過程,經常受到低溫、霜雪、風害等侵害,且極易感染尖孢鐮刀菌枯萎病(FOC1,1號生理小種),種植有一定風險,限制了粉蕉種植面積的發展。筆者針對粉蕉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連續開展調查研究,經過多年的種植、改進、總結、再實踐的過程,與廣西金品農業有限公司、廣西豐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企業共同對粉蕉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系列試驗,集成了整套控病栽培管理技術,可利用水田種植粉蕉提高產值和生產效率,確保在一定低溫或輕霜氣候條件下能掛果安全越冬,一造粉蕉枯萎病發病率控制在3.0%以下。利用該技術可在桂南、桂東南和桂中有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粉蕉生產,有利於提高粉蕉市場競爭力,促進產業增效、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香蕉產業品種結構調整,滿足市場對蕉類品種多樣化的需求,對香蕉產期調整、產業優化起到積極作用。

1 品種選擇

「金粉1號」是粉蕉中的優良品種,2010年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桂審果2010005號)。果實較大,可食率高,果肉乳白色,口感嫩滑香甜,風味優,營養豐富,較抗寒、抗旱,抗黑星病、束頂病和花葉心腐病,商品性佳,市場潛力大。近年來在廣西南寧、欽州、防城港、玉林和百色等市均有規模化種植,並發展到廣東、海南和雲南等省,地頭最低售價均在4.0元/kg以上,最高達8.4元/kg,每667m2產值1.0萬~1.8萬元,種植效益高。

2 蕉園規劃設計

2.1 蕉園選擇 不留宿根蕉,採取種植一代粉蕉後換種其他作物的種植模式。選擇土層厚度1m 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上、無積水、避風避寒條件好、陽光充足、交通便利以及前茬未種植過香蕉、粉蕉等蕉類作物的水田。

2.2 深翻備耕 每667m2撒入生石灰100~150kg,以調節土壤pH 值,減少寄生在土壤中或殘茬上的病蟲數量,採用機械深翻60cm以上,提高土壤透水、透氣和蓄水保墒性能,增加耕層厚度,深埋蕉園內樹木雜草及作物殘體,翻耕暴晒20d以上。

2.3 整地建園 開溝起畦,畦寬4.3~4.5m,在蕉園的周邊設置寬1m、深80cm的排水溝,種植畦之間設置寬1m、深60cm的畦溝,畦溝需與排水溝相通,可根據地形地勢確定排水溝的大小與深淺,確保在短時間內能迅速排除園內積水。

畦面不用耙碎,以免引起畦面表土的二次板結,抑制苗期生長。按照種植規格沿畦挖穴,種植穴大小一般為面寬30~50cm,穴深30~40cm。每個種植穴施入優質腐熟雞糞3.5~4.0kg、鈣鎂磷肥0.5~1.0kg、復合肥0.2~0.3kg以及0.5%阿維菌素顆粒劑10~15g(預防和滅殺線蟲),與土混勻後填至種植穴的一半,再覆畦面土10cm以上,使其平齊或略高於畦面,避免定植時根部直接接觸到有機肥灼燒根系。

2.4 灌溉系統安裝 打井取地下水灌溉,按照地形地勢安裝節水灌溉系統,選用微噴帶灌溉方式進行,每條種植行鋪設一條噴帶。

2.5 定植 種植時期。粉蕉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以2—4月春植居多,選擇10~15片葉大苗定植;也可選擇9—11月秋植,選擇8~12片葉中大苗。

種植規格。採用寬畦雙行種植法,兼顧蕉園的通風性和蔭蔽性,株距2.2~2.4m,寬行(畦面行)為2.8~3.0m,窄行(畦溝間行)為2.3~2.5m,種植密度為110~120株/667m2,根據採收時間、園地環境條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株行距。

育苗方法。廣西植物組培苗有限公司生產的「金粉1號」組培苗,待苗3~4片葉、根2~4條時假植於大棚沙床,假植新長3~5片葉後轉至育苗袋假植,宜採用無土基質和無紡布育苗袋。

定植方法。定植時,先除掉育苗袋且不要弄散基質(若為無紡布育苗袋苗則不需剝除),放入定植穴中,用碎表土覆蓋並壓緊外圍土層。定植完畢後立即採用高錳酸鉀1 000倍液淋透定根水,次日再淋水一次。春植時,可用稻草、樹葉等覆蓋蕉苗及四周,或覆蓋黑地膜保濕、防草;秋植時,於12月寒流來臨前,可蓋天膜及白色地膜防寒,待4月溫度回升時再揭膜。

3 蕉園管理

3.1 查苗補苗 定植次日查苗,發現漏種的要及時補種,扶正壓緊歪斜的植株。大雨過後也要查苗,死苗和弱苗應及時補上。

3.2 肥水管理 水分管理。雨季時保持排水溝暢通,並及時排除畦面上的積水。「金粉1號」粉蕉應避免漫灌。整個生育期,蕉園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花芽分化期及抽蕾期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80%左右;采收前10~15d停止灌溉。

施肥原則。蕉類比其他經濟作物需要更多更及時的養分。前期營養生長以氮肥為主,兼施鉀肥;花芽分化後即球莖明顯增粗、新抽生葉片變大時進入生殖生長,增施鉀肥,促進果實發育。以勤施薄施、少量多次、不傷根施肥為原則。可採用水肥共施,減少田間農事操作,避免傷根引起病害傳播。

施肥方案。待長出第一片新葉時,每隔7~10d,每株噴淋0.2%~0.5%(濃度隨幼苗的生長逐漸提高)尿素水溶液2kg,直至新抽葉片數約10片左右。對長勢稍弱或後補的苗增加淋施量2~3次。新抽葉片數10~25片,每隔10~15d,在距蕉蔸50~100cm處,每株施用氮鉀比為2∶1的復混肥(復混肥中的鉀肥選用硫酸鉀)30~60g,隨植株生長逐漸增大用肥量;當新抽葉片數達15片後,將氮鉀比例逐漸調整至1∶3。肥料可隨灌溉系統一起噴淋,也可撒施在畦面後噴水淋溶。新抽葉片數約25片時,球莖明顯膨大,逐漸進入花芽分化期,此時每株一次性施用複合肥(12-12-21)250~350g、硫酸鉀100~150g、鈣鎂磷肥500g。新抽葉片數約40片時,粉蕉逐步進入抽蕾期,此時每株一次性施用複合肥(12-12-21)250~300g、硫酸鉀100~200g。兩次重肥均在行向兩株中間撒施,並取溝底土培土。抽蕾至採收前半個月,每隔15~20d,根據植株情況每株淋施複合肥(15-15-15)50~100g,肥料可隨灌溉一起噴淋,也可撒施在畦面後噴水淋溶,採收前20~30d停止施肥。

3.3 植株矮化 粉蕉植株高大,假莖高460~500cm,易受風災為害,日常管理成本高。當粉蕉植株假莖高1.0m 時,首次用25%PP333懸浮劑對植株進行矮化處理,每株用量4.0~6.0g(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分兩次施用,第1次用藥量1.0~2.0g/株,第2次用藥量3.0~4.0g/株,兩次施用間隔時間30d),對水200~500g土壤淋施或整株噴施,可降低植株高度20%~30%,末次施藥距采收安全間隔9個月以上。

3.4 果穗管理 校蕾。抽蕾期,經常檢查蕉株,對花蕾下垂的位置剛好在葉柄之上的,及早將花蕾小心移至葉柄一側,使其自然下垂生長。同時割除靠近或接觸花蕾的葉片。

留葉、留梳、抹花。根據開花季節、樹體大小、功能葉片的多少(通常1片功能葉留果梳1把,越冬蕉通常有受凍葉,故1.5片功能葉留果梳1把)、果實發育情況及氣候條件來決定,每串果穗留果梳7~9梳,以8梳為宜。在果指展開與地面平行時將果梳上的蕉花全部抹除。在果指約四至五成飽滿時,以1梳蕉1片葉原則留葉,以加快果梳飽滿。

斷蕾。留梳後15~20d要儘早斷蕾,避免養分消耗,在末梳下留2~3個節位處斷掉蕾苞。斷蕾應在晴天午後進行,傷口癒合快,留梳前及斷蕾後及時打葯護果。

立桿護蕉。在颱風季節來臨前或準備現蕾時開始立樁,可選用竹竿或木條做蕉樁。

立樁時,在距蕉蔸15~30cm處打洞,洞深約40cm,將蕉樁豎入洞中並壓緊,然後用繩子將假莖綁於蕉樁上,分3段綁牢。對未抽蕾的植株豎樁時,蕉樁應立於植株向地傾斜的一側,蕉樁與植株、地面構成穩固的三角形,蕉樁應避開蕉蕾下垂的位置;對已抽蕾的植株豎樁時,將蕉樁立於假莖與蕉蕾(果穗)的側邊或另一側,避免蕉樁與果實刮碰,蕉樁上部綁牢於果軸上。

3.5 清潔蕉園 母株陸續長出的吸芽會消耗大量養分,當吸芽生長至15~30cm時,用鋒利的鉤刀在基部連生長點一起割除,同時將靠近地面的枯老病葉割掉並清理出園,割葉除芽後立即噴葯殺菌防止傷口病菌侵染腐爛。在距球莖40cm 範圍內的雜草用人工拔除,除草劑可選用觸殺型除草劑如百草枯500倍液噴殺,苗期噴頭加裝防護罩切勿噴到葉片上,及時清除園中和溝、岸的惡性雜草,抽蕾後應停止使用除草劑。

4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按照病蟲害發生規律,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農藥,有效控制病蟲為害。改善蕉園生態環境,增施有機肥和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加強栽培管理,各種防治措施綜合應用。採收前的1個月內應停止噴葯。

根結線蟲病。選用無病土或消毒土裝袋育苗。蕉園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新根生長。每667m2可選用10%噻唑磷顆粒劑或0.5%阿維菌素顆粒劑1.5~2.0kg,整個生育期施用3~4次。

香蕉枯萎病。嚴格執行檢疫措施,嚴禁從病區輸入粉蕉苗、繁殖材料等;增施有機肥和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盡量避免蕉蔸或根系受傷,同時注意防治根結線蟲,以免傷口、蟲口感染病菌,有

條件的可水旱輪作;田間發現病株要及時銷毀,並在病株位置撒生石灰。如病株連片,應設置隔離柵欄。

細菌性枯萎病。在蕉苗發病初期,選用2%春雷黴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8%水合黴素可溶性粉劑2 000倍液、23%絡氨銅水劑400倍液或20%農用鏈黴素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灌根。間隔7~10d施藥一次,共施2~3次,每次每株淋藥液1kg,香蕉植株較大時,適當增加藥量。

煤煙病。苞片打開時,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達科寧(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25% 嘧菌酯(阿米西達)1 500倍液噴蕾苞及幼果,每30d噴一次。

假莖象鼻蟲。收果後清理殘株,搜殺藏於其中的各種蟲態的蟲。結合清園,定期剝除假莖外層帶卵的葉鞘,並捕捉成蟲。11月底至次年4月初幼蟲發生高峰期用藥毒殺。選用20%益舒寶顆粒劑,按每株10g施於蕉根;也可選用80%敵敵畏乳油、40.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灌注於上部葉柄溝槽內,每株150~200mL。

弄蝶。幼蟲初發時摘除蟲苞,殺死其中

蟲體;冬季至春暖前將枯葉漚作灰肥、堆肥,以消滅潛存的幼蟲和蛹。6—10月幼蟲發生高峰期,掌握幼蟲低齡期用化學藥劑噴洒葉片進行防治,藥劑可選用90%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0%速滅殺丁乳油4 000倍液。

葉蟎。在8—10月葉蟎為害嚴重時,用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5 000倍液、73%快蟎特1 000倍液或5%噻蟎酮乳油2 000~3 000倍液噴殺葉背,重點防治中下部葉片。

5 防寒措施

入冬前每株施石灰1kg+鈣鎂磷肥1kg+腐熟豬糞5~10kg+餅肥0.5kg,用白色地膜覆蓋畦面保溫,增強植株抗寒性,以利越冬;已抽蕾的蕉樹,在寒流來臨前,用自身短葉或牛皮紙等材料包裹裸露的穗柄,三成以上蕉果套袋防寒。先噴施一次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0%吡蟲啉800倍液防治病蟲害,待藥液干後進行套袋,用珍珠棉(內袋)+藍色聚乙烯薄膜(外袋)雙層袋套果穗,防止機械擦傷,套袋採取上下通透式,避免袋內濕度過大引起病害。2月中旬以後氣溫逐步回暖及時拆袋,噴25%吡唑醚菌酯+45%高效氯氰菊酯800倍液防治蕉果病害。

6 果實採收與采後處理

飽滿度九成時,果指肥圓、稜角不明顯時即可採收,留果軸頭長度10cm ,割後輕放在軟墊上,在採收過程中,果穗不能有碰撞、擦傷,也不能堆疊在一起壓傷。

「金粉1 號」粉蕉水田高效栽培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牡丹休眠期怎樣修剪?牡丹的休眠期修剪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