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閑說中國文化

閑說中國文化

編者:本文承獨孤九劍先生賜稿。

對「中國文化」作為中國社會的「約定俗成」之認識,隨著人生不斷積澱,逾覺其中「玄虛」二字之玄虛。舉個海外的例子,華人每「推舉中國文化」,必是流於表面的舞龍舞獅、京劇武術、書法剪紙,老外以為這是個「雜耍」國家?很多口口聲聲「捍衛」中國文化的,根本不知中國文化精髓在何處,雲里霧裡稀里糊塗地成了「文化捍衛者」,並自以為是「愛國」,就像很多唱戲的只會「程式」而不知「虛擬」背後的「精神」和「風骨」一樣。

關於文化的認識,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就像同一字眼「龍」的解讀,有人以為是「神」,上世紀有文章則解讀為皇帝「要把自己打扮成不是人的東西」。本文提綱攜領,對雲里霧裡的「中國文化」做了簡要歸納;對一部分人們頭腦中依然模糊的文明、價值觀之類辭彙做了掃盲式釋義,通俗而不晦澀,值得一讀。

本文非主流媒體社論,非絕對真理,與偉光正無干,不代表本號立場,僅供參考。

中華文明自稱「上下五千年」,這其中有很多傳說與探討,特別是關於那「上五千年」,在此按下不表,「下五千年」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已有的結果,把夏朝立國確定在公元前2070年,算至今日,說中華文明延續了四千年以上,大致不會有異義,略作誇大,說我大中華歷史有五千年,一般情況下,也不算大錯。

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中國,另有五大文明一說,加上了古希臘,但有研究認為,古希臘文明源於古巴比倫與古埃及文明的合體和發展,不屬於「原生文明」,且其存在時間較短,大約只有650年的時間,所以更多情況下,還是以「四大文明古國」或「四大原生文明」的說法居多。

四大文明裡,除中國,其他都必須加個「古」字,因為這些文明都已消亡,確有考古證據支持其存在,但與現有文明之間沒有繼承關係(很弱),中國,或者說中華文明是唯一傳承至今的文明體系,――文字的演變一脈相承,使我們可以比較容易的讀懂兩千年前的歷史。

因此在四大文明裡,中國是唯一有信史的國家,舉世公認,中國可考據的「信史」,大約可以上溯到2500年前,《史記》成於漢武帝時期,向前記述到夏商周,考古已有的證據,有較多文字記載出土的,大約到2500年前,大致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嚴謹一點講,中國的「信史」有兩千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信史」能有多牛,舉個栗子。

范冰冰版《武媚娘傳奇》,武則天被立為皇后,詔曰:武氏門著勛庸,地華纓黻(PU,一聲),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后。

上面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出自立後詔書的原文,只是受限於影視作品的時間,沒能使用詔書的全文,而這份立後詔書的原文,記於《全唐書》中,這是公元655年,大約1350年前的事情。

一、什麼是「文明」

「文」者,文字,是記述與傳承的工具和載體,沒有文字,再輝煌的歷史,傳不下來,後人也無法發展,「口口相傳」的文明,沒有一個是發達的;

「明」者,日月,代指曆法,所謂曆法,農時也,農時者,口糧也,口糧者,天也――民以食為天;

作為一個農耕文明,糧食就是人口,就是國力,幾乎就是一切。

多說幾句,「明」指日月,代指曆法,中國的傳統曆法我們叫做「陰曆」,按字意,這應該是「月亮歷」,而「明」之日月中,太陽在哪裡?其實,「陰曆」本名應為「漢歷」,成於漢武帝時期,最後修訂是在康熙年間,是以月亮定「月」,以太陽修「年」(加閏月),完整的說,應該叫「陰陽曆」才對。

由此而言,中華文明,不僅有信史,而且有信歷,很多歷史事件,都是以「信歷」中記載的天象來推算出確切的時間點;陰曆(漢歷)有多准,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華北平原)生活的人自有體會,「穀雨」前後真會下雨,「芒種」時節真要播種,「大雪」前後真是全年最冷,而這裡,正是我們的「信史」所載最初的繁榮之地。

二、什麼是「文化」

「文以教化」,就是以文字所載的經史子集,教授之,使其認同和踐行。

相比較而言,「文明」更接近於以時間為軸的靜態歷史,「文化」更接近於以現實為台的傳承發展。

三、什麼是「國學」

竊以為,「國學」是個偽命題,從字意來講,「國學」應指「中國的學問」,而中國的學問太過龐雜,僅一個周朝「六藝」就有禮樂射御書數,還有儒家四書五經呢?還有諸子百家呢?

讀過幾本書,眼睛有點近視,就敢稱國學大師?不怕誤人子弟遭雷劈嗎?所以現在這個提法已日漸稀少了,好事。

四、中國文化是什麼

作為一個最最普通的平頭百姓,經歷了那些「國學大師」的喧囂之後,定下心來回看中國文化,她對普通百姓到底意味什麼?

1、陰陽轉化的哲學觀

《易經》不好學,不好懂,簡單的講點個人體會;

首先,獨陰不生,孤陽不長,任何極端的事物,必不長久;

其次,互生互長,所謂否極泰來,極端的事物將向其反面轉化;

第三,互容互存,這是陰陽轉化的本源,看看陰陽魚就能明白――陰魚中有陽點,陽魚中有陰點,所謂水至清則無魚,於世間萬物,這是規律,於人際交往,這叫包容。

陰陽觀有些類似於二元論,但是首重自身定位,定位之後更著眼於轉化和轉化過程的掌控,在轉化的過程中,強調互容互存,而不是簡單對抗。

2、修齊治平的價值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傳統文化教給個人的基本價值追求,但是這個追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同的朝代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和行為準則,其本源是儒家經典《大學》,後世,特別是理學盛行以後,修身、齊家更多的被異化為對上愚忠,治國、平天下更多的被異化為為皇權所用;

這很有點象「以德報怨」,其實孔子是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如果以德行回報無德之人,對有德之人如何回報呢?所以,對無德之人,堅決回擊,對有德之人,以德回報。

人有天資之差,年壽之別,這是先天,後天,有貧富、機遇、環境的差別,不是每人都可能「平天下」,但修身,是基礎,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先把自己的學問、德行搞好,順天應時之日,才有「平天下」的可能,否則一切皆是虛妄之想。

前人多明白,多現實,無非讓我等後輩先搞好自己、自家的內務,才能做好總經理、董事長,當好部長、總什麼嘛。

3、家國天下的世界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世界觀與其他文化不太一樣,國之外,還有天下;

國,注重於權力,天下,注重於黎民;

家中,兩口子舉案齊眉,母慈子孝,一切安定,另一人才能揚鞭躍馬,提兵掌權,掌權統國又是為什麼?平天下。

首先要說,平,是多意字,均等、安定、治理、抑止、和好,都是平的含意,在這裡,平,不是一個簡單的「掃平、蕩平」,不是簡單的對抗和武力;即便靠武力「平」了天下,是要好好治理,讓其安定的;

其次,國,無論大小,如果以黎民為芻狗,氣數已盡,天下是要反它的,之所以「國」注重於權力,即在於權是「器」,如何用「器」是「術」,而「術」只有合於「道」,天人才和諧,天下才安定。

因此,有了好的個人修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於家,治於國,也平了天下,是要讓百姓安居樂業,如果得(竊)一國之權,圖一已之私,視百姓為芻狗,禍亂天下,天下之人,皆可得而誅之,而且名正言順。

極端一例,就是發屠胡令的冉閔,為救天下蒼生於水火,發屠胡令,盡殺白鬍,雖以戾氣而夭壽,仍然名垂青史。

4、天人一體的道德觀

這裡先引用一段以前寫的古文體文字:

天道地法,映乎於世者,人倫也!天道如何?正!人倫如何?五常!何以達之?中庸!

五常者,仁以為天,義以為行,輔之以禮,佐之以智,立信為基!

中庸者,恰當其位也,所學所用,知天下而正國本,知一隅而立自身。

所學在知,知人知已,見葉知秋,所用在立,益人益已,以益立信。

以個人的理解,這就是天人一體的道德觀了。進一步解釋。

仁者,大愛,不分遠近親疏,無論物我,這是人所能達到的最高道德標準,所以,這是天。

義者,見於仁,力能及,行仁者,義!所謂知行合一,不知也就罷了,不知者不怪,符合自己的道德標準,力所能及,而不作為,這就是不義,至少,不能做惡。

禮者,規矩,克已復禮也好,君臣父子也罷,二千多年前,還能要求孔夫子怎麼表達?於現世,尊禮就是規則意識,個體可以有意見,逐漸發展成為群體的意見,禮(規則、法律)是要改的,轉了一圈,就少數人有意見,不好意思了,這個禮(規則、法律)還就是得遵守。

智者,學識、能力,空有愛心,手上無力,兜里沒錢,沒有行仁取義的能力,一切都是空談。

信者,誠信,人無信不立,這是仁義禮智的根基,也是做人的底線――最低道德標準,無信者不足與之交,身邊都沒有願意搭理的人,改弦更張,學點知識,想守規矩,願意行仁取義,重新樹立自己的誠信,得有多難?所以,這是地。

「正」字五筆,仁為天,信為地,義通天地;立信,增智,守禮,取義,仁者無敵!

中庸,是長期被誤解的,特別是理學盛行以後,又要忠君報國,為皇權所用,又要在權謀爭鬥中求得安身立命,庸碌――不出頭,成為了一種策略,異化了中庸的本意。

庸,按《說文》解其本意,就是「用、需要」,按現代解,也首先解為「平常」,「庸碌」等那些都是衍生之意;

而「中庸」,「中」在先,「庸」在後,「中」者,中正之意;

所謂「中庸」,放在中間的、正常的那個位置上,該怎麼用就怎麼用,正常發揮就好了,誰說是庸碌無為了?要知道,中庸本是書名,戰國成書,五六百年後的漢和帝時期《說文》成書,作為一本最早的字典去解字,那時的字,還沒有那麼多衍生意義出來呢。

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該做什麼,該怎麼做,這就是中庸。不是說不能有更高的追求,而是要認清當前的自己,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秧嘛。

中華文化,有人說博大精深,有人說糟粕遍地,只問一句,如果中華文化真的如此不堪,怎麼能留得下超過兩千年的信史,怎麼能有五千年的傳承,怎麼會有萬年的傳說?那絕對應該開場兩集就死翹翹才對啊?

前面提到所謂「國學」和那些所謂的「國學大師」,不揣冒昧的問一下,真正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師,如今有么?

多少人,把儒家等同於儒教,不好意思了,能不查查字典,翻翻《說文》,確定一下「家」與「教」的含義再出來亮嗓子?

更有些人,看了點朱熹、程頤、王明陽,就來講儒家、儒學、儒教,就推崇心學,那是理學好么!借了件儒家的衣服,其註疏與儒家經典的本意多有不符,真有意研究儒家,還是用心去看看原文原解吧。

儒家的興盛,源於歷史上治國的需要,漢朝最初以老黃治天下,而後雖然獨尊了儒術,至少沒有變態到讓婦女裹小腳吧;

之後是三國兩晉南北朝,其間佛教傳入中國,歷經整個亂世,到六祖南渡弘法,形成了佛理加中國思辨的中式佛教――禪學,之後,隋代陳終結亂世,唐再代隋開創盛世,其間,道家也曾再度成為治國的基本理論,而佛學雖盛,但終不是治國的核心理念;

唐後,五代十國,逢亂世,求佛圖安,但到周世宗,毀佛鑄錢,終結了佛教的興盛;

兩宋繁榮,且有不殺士大夫的祖訓,承平時期,才能有更多學術上的爭論和發展,理學就初始於北宋,雖然披著儒家的外衣,實際上與儒家已經漸行漸遠;

而宋之後,是蒙元的踐踏,大批漢文化精英死於戰亂,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有人說,之所以元曲興盛,正是因為蒙元之時,社會整體的文化水平下降,以白話劇本配合活劇演出,符合當時社會文化生活的需要,而理學的興起,也正是為了讓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社會人口更加服從統治,由此才登堂入室,成為皇權帝王的統馭之術;

不足百年的蒙元敗於大明,而明則繼承了理學留下的統馭之術,再之後,就是清的二百年蹂躪,正所謂蒙元索命,滿清誅心,在文化層面,始於愚忠,歸於奴化。

儒家,是一種入世、治世的學說,不是宗教,是探究治理下天的理想,不是教人做聽命於皇權的鷹犬,孔子可不是文弱書生一枚,他本人箭術精湛,通音律,知禮節,郊外能駕車散野,堂前能著書立說,在廟堂之高能游刃於權術之間,在江湖之遠能感嘆於逝者如斯,都知道他曾周遊列國,如果夫子只不過是個犬儒人物,以其學識和聲望,又何必半生顛沛,隨便在哪個國家謀上個一官半職,尸位素餐,也好過食不果腹吧……

而中華文化,又不僅僅是儒家一脈,道家也曾是治國的理論經典,那既然「文化」是教授、學習經典而求得認同和踐行,我等凡夫,又何妨以夫子所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來共勉呢?

其他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折花枝 的精彩文章:

羅茜茜:我為什麼要實名舉報流氓教授?
美國霸道退出伊朗核協議,流氓國家終將付出代價

TAG:醉折花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