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了生存,銀行拚命留住死者的錢

為了生存,銀行拚命留住死者的錢

有志者事竟成。日本的小銀行準備依靠這一信條,努力守住去世客戶留下的總計4600億美元(約合3萬億元)的財富。

日本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去世,而隨著繼承人遷居至大銀行呼風喚雨的大城市,這些小銀行失去的不僅僅是客戶,還有他們的存款。據富達投資教育研究所(Fidelity Investor Education Institute)估算,在過世老人留給繼承人的地區銀行存款中,大約60%的資金會最終流失。

留住資金

如今,在約四分之一人口已超過65歲的日本,包括三重銀行(Mie Bank Ltd.)在內的地方銀行開始尋求通過信託來鎖定下一代客戶及他們的存款。這些銀行準備銷售一種稱作遺囑替代信託的繼承產品,幫助在遺產持有人去世時,儘快解鎖資金。這種方式能讓銀行與繼承人建立起聯繫。

越來越富:日本富人的資產已達到7萬億美元(來源:凱捷諮詢2017年的分析)

「當一位老年客戶去世後,他們的子女往往居住在東京或東京周邊地區,如此一來,我們的存款就會流向那座大城市,這是個問題。」位於日本西部的三重銀行的經理Kazuhito Wakiuchi表示。該行計劃於2018年7月開始與日本第三大銀行集團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 Inc.)合作出售此類信託。

日本信託協會(Trust Companies Association of Japan)的數據顯示,銀行最早於約10年前開始提供此類信託,而截止2017年12月,合同期內的信託總數已突破15萬份。相關產品越來越受歡迎,因為它們能幫助繼承人負擔喪葬費用等直接開支,遺產持有人也可以藉此來選擇是一次性把遺產留給繼承人,還是分批慢慢贈予。

銀行生存戰

此外,據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Fitch Ratings Ltd.)介紹,繼承業務還能幫助銀行減少對貸款收入的依賴,目前,由於日本空前的低利率對利潤的擠壓,貸款收入已節節萎縮。而隨著放貸層面的競爭愈演愈烈,日本的金融監管機構已經在敦促銀行尋找其他途徑,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惠譽(Fitch)在東京的金融機構負責人Kaori Nishizawa表示,「繼承業務是決定地方銀行生死存亡的一個關鍵領域。」她表示,對信託產品的需求將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而提升,銀行可通過銷售此類產品獲得收入。

富達投資教育研究所估算,日本每年有50萬億日元(約合2.8萬億元)的金融資產傳給繼承人。未來20年,隨著每年去世人數的增加,這一數字有望繼續增長。而許多遺產的數額都很巨大,據凱捷諮詢的數據,日本的百萬美元富翁數量位居世界前列,他們的總資產已經達到7萬億美元(約合44萬億元)。

不過,即便繼承業務能讓地方銀行與客戶的繼承人建立起聯繫,這也不能保證這些銀行就能守住他們的資產。日本只有約五分之一的地方銀行有管理信託的牌照,多數銀行只能銷售大銀行的產品,而大銀行會要求遺產受益人開設自家賬戶。

遺囑替代信託的興起:過去8年來,銷量從僅13份一路突破了15萬份(來源:日本信託協會)

據三井住友信託控股公司(Sumitomo Mitsui Trust Holdings Inc.)的數據,未來20年,東京和大阪以外的地區預計將流失40萬億日元(約合2.3萬億元)的凈家庭資產。而該銀行估計,大東京地區將收割其中的大頭——逾30萬億日元(約合1.7萬億)的凈資產。

這就是為什麼三重銀行決定與瑞穗合作,瑞穗2017年開發了一種信託產品,允許將用作繼承的資金留在地方銀行的掌控之下。

「通過這些遺囑替代信託,我們可以掌握接收遺產的賬戶,」Wakiuchi表示。「我們還可以與子女建立聯繫,從而有機會提供我們的建議,包括關於他們獲得的遺產的投資問題。」

瑞穗集團大樓

筑波銀行(Tsukuba Bank Ltd.)負責信託產品的經理Hisashi Kaneda表示,這家總部位於茨城縣的銀行也攜手了瑞穗,以避免客戶的流失。他說該行(多數客戶的年齡在60歲以上)自2017年推出此項產品以來,銷量已突破預期。

瑞穗方面寄望於通過此類合作,獲取更多地方銀行的信託業務。

「在人口老齡化和儲蓄外流的情勢下,地方銀行需要這種產品來抓住下一代的客戶,」瑞穗的信託銀行分支的一位高管Mitsuhiro Morishita表示。這是「雙贏的局面」。

撰文:彭博社 編輯:陳木青、趙露露 翻譯:程璽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想找高薪又穩定的工作?還是選擇製造業吧
定了!這個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任命一個沒有從政經驗的大學教授當「傀儡皇帝」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