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孝道的「變」與「不變」——當代老人心中的孝道

中國孝道的「變」與「不變」——當代老人心中的孝道

作者:王平,系湖北工程學院孝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傳統孝道是古代中國「養老文明」的內核,是「中國式養老」的文化基因。數千年來,傳統孝道承載著一代代中國人的晚年生活,在中華文明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進入新時代,如何弘揚中華養老文化傳統,讓億萬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成為當代中國老人最為關切的問題,更是一個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民生問題。

去年以來,我們組織在校大學生利用寒暑假回到家鄉所在地,以老年人為對象,採取「一對一」「面對面」的形式,開展了「老年人心中的當代孝道」專題問卷訪談。共訪談3300餘位老人,涉及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44個市(區、縣),275.6萬餘人口(以訪談對象所在村/社區為統計單位),回收有效問卷3149份。

調查發現,傳統孝道仍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而被國人尤其是老年人認可,並被創造性地傳承與弘揚。

遼寧省博物館藏宋人孝經圖卷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敬養父母」仍然是老人心中最基本的孝道行為。當下,老人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養」,更多的是需要子輩在精神上的「敬」,是「常回家看看」,是「更多的陪伴」。「孝貴在敬」是傳統孝道在當下「變」中的「不變」。

訪談結果顯示,在老人心目中,最看重的是兒女的孝道行為「伺親」,如常回家看看父母,經常陪伴老人,佔78.9%;其次是表達兒女孝心的「敬親」,即精神層面的尊敬,發自子女心底的愛,佔31.9%;「養親」,即物質層面的供養,包括給錢給物,買東西等,僅佔8.6%。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老人們普遍認為女兒比兒子更孝順。

傳統孝道的核心要義是子女「善事父母」。孔子認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論語·為政》),「能養」是孝最基本、最基礎的表現。「能養」不僅是從飲食上供養父母,而且要「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論語·為政》)。也就是家有辛勞之事,應代父母承擔,物質享用上應當優先父母。在孔子看來,「愛護」「守護」「保護」父母是「能養」的應有之義,即使在父母物質生活有保障、身體健康的時候,關心和愛護父母也是子女應有的責任和義務,所以,這些都是做人的本分,是社會對人子的基本要求。

一個人只是盡到自己作為人子的本分還遠遠不夠,更為重要的是對父母的「敬」。「敬」是尊敬、敬愛,有學者指出,敬之根本,是發自內心的對於父母真誠無私的愛。如果出於功利目的,比如,父母可以給自己帶孩子、做家務,或者父母有可觀的財產供自己繼承等等而善待父母,則這種愛是一種自私的愛,不是「敬」。「孝」必須和「敬」緊緊結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

《孝經》將孝道概括為物質上的「養」和精神上的「敬」「祭」三個方面,即從物質上贍養和悉心照料父母;從精神上體貼、關心、愉悅父母,做到「愛」「敬」「忠」「順」;在重要的節日或者祖先的忌日祭祀先祖,以「報本反始」「慎終追遠」「繼志述事」。

「孝」是中華文化橫向延伸的始發性觀念和文化精神,廣泛滲透於傳統中國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傳統社會處理諸多人際關係的依據。如,人們敬奉「天地君親師」,遵從「五倫」「六紀」的人倫關係,以及衣食住行、人生禮儀、歲時節日方面的規範和習俗,一切都源於孝道。

「讀盡天下書,無非一孝字。」經過代代相傳,「孝」逐步演化積澱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它所表達的既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愛敬的情感,更是每個人為人處世必須遵循的基本價值準則,成為浸入中國人骨子裡的德性,深深根植於中國人的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近百年來,儘管「孝」的文化價值經歷了「誤讀」甚至被「否定」,但是,以「孝敬」為核心內容的傳統孝道仍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而被國人認可,並被創造性地傳承與弘揚,發揮著整合社會意識、引導人們行為的作用,直到今天,「孝」依然是評價一個人價值觀的主要標準之一。

孝道具有時代性,其內涵和行孝方式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當代社會,「孝」不再可能成為做人治國的「全德」,行孝方式也不僅僅是傳統的陪伴。「父母在不遠遊」「埋兒奉母」等觀念和方式已經不合時宜,而教父母上網,經常給父母打電話、視頻問候等,已成為表達孝行的現代方式。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尤其是近年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全覆蓋,物質上的「能養」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老人大多退休或賦閑,身體機能逐步退化,較之年輕時候的豐富多彩,生活漸漸歸於平淡,雖然物質上的衣食住行大多不成問題,但對親情及親人的精神慰藉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烈。

孝貴在敬,這是孝之常道,沒有變,也不會變。帶著自己的兒女「常回家看看」「更多地陪伴老人」,在很多老人心目中是最具分量的孝道行為。盡孝難在「(色)敬」(《論語·為政》)。這種發之於心、形之於外的對父母的尊重、愛敬,是傳統孝道里「孝」的題中應有之義,時至今日,依然是當代家庭孝道孜孜以求的良好境界。子女「常回家看看」,並且「更多地陪伴老人」,既是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賦予子女的看望義務,也培養一種看望習慣,升華一種親情力量,更傳承親情和美德。

「不讓父母擔憂」成為老人心中普遍認可的孝道行為。子女事業有成,擔當有為,能過好自己的生活,既了卻了老人之「憂」,又彰顯了老人今生對子女養育的成就,更寄託著老人對未竟夢想的追求。「立身行道」是傳統孝道「變」中的「不變」。

當代社會,子女從血緣共同體入世,如何做,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孝」呢?調查結果顯示,78.0%的受訪老人認為「兒女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讓父母擔憂」就是「孝」,其中,多數老人在個別訪談中均表示,子女「事業有成、擔當有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顯然,當代老人的這一觀念,帶有當下時代的特徵,但其基本精神,則與古代孝道是一致的。

如何不使「父母憂」?儒家「孝」的理論從三個向度給出了答案。

第一個向度,珍愛生命、潔身自愛,做到「受全歸完」。《孝經·開宗明義章》指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告誡人們,人的身體是父母賦予的,保全好自己的身體髮膚,是「孝」的開始。正是出於對父母真誠無私的愛,凡事才會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正所謂:「言孝子不妄為非,唯疾病然後使父母憂。」(《論語註疏》)「不妄為非」,是為了不使父母為自己擔憂。「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也蘊含著「不使父母擔憂」之意。所以,要潔身自愛,「不辱其身,不羞其親」(《禮記·祭義》)。

不啻如此,還要「修身近仁」。仁為「愛」,發自內心,此種愛是「血氣之親」,最為本源,至真至切,由愛親而及愛人,此種情感近乎「仁」。孝為「血氣之情」,最為原始,最為根本。身之本在仁,仁之本在孝,仁孝一體。仁始終是由「己」由「內」即由最原始的情感而發,即仁必行於內。因此,達到「仁」的境界,需要「修身」,「修身近至仁」。修身即是修「孝」,正身即是愛親,由正身而正世,由愛親而愛人,成為「仁者」(郭店楚墓竹簡《六德》)。唯有如此,方可學會做人、勤勉成才、身心健康、積極入世,並在修齊治平中彰顯生命價值,最終實現「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禮記·祭義》)的孝行,這也是讓天下父母不憂的最基本的孝行,時至今日,仍然被普遍認可。

第二個向度,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做到「繼先傳後」。中國人具有強烈的生命本根意識,突出表現在對先人的「追孝」,即對祖先或死去的父母的祭祀上。「慎終追遠」的根本目的在於「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清孫希旦《禮記集解》),「是不忘本來、面向未來」,也是對「我們從哪裡來、根在何處、要到哪裡去」的獨特思考與回應。肉體的生命周期是短暫的,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誰也無法超越。如何使「本」永續?傳統孝道認為,一是稱揚紹述。「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禮記·祭統》)通過對「本」的傳承弘揚,而不是建構「上帝、天堂、地獄」來實現生命存在的永恆價值。二是傳宗接代。「父母生之,續莫大也。」(《孝經·聖治章》)當人們試圖超越個體生命的有限性、實現生命的永恆價值時,自然地選擇了「傳宗接代」,把生兒育女、延續生命視為最重要的事情,並將其作為傳統孝道的核心內容之一。

婚姻在傳統社會受到高度重視。「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禮記·昏義》)「大婚,萬世之嗣也。」(《禮記·哀公問》)婚姻生育是「繼後」的孝行,是人類生命生生不息之本,生生不息就是永恆,因而具有大本大根的意義。所以,傳統孝道把對個體生命的永恆追求建立在繼先傳後、生生不息的婚姻基礎之上,把「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作為人子的義務和責任,也是父母最上心、最操心、最關注的孝道行為,還是最容易使「父母憂」的頭等大事。

第三個向度,繼承父志、完成父業,做到「立身行道」。古代的「父子」,就是「父母與子女」。子女應當肩負起使家族事業興旺發達的歷史使命。「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章》)繼承父志、完成父業,使父母獲得尊重、榮耀,既是孝道的重要內容,也是孝行的具體體現,是子女盡孝的最高境界。

在孔子看來,繼承父志、完成父業,並使之發揚光大,是人子的本分,也是身為人子最基本的「禮」。尊「禮」,就是「立身行道」。

在現代化、理性化逐漸滲透家庭倫理道德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老人認識到,子女過好自己的生活,減輕父母的負擔,不給父母增添麻煩,從一定程度上講,是父母做人成功的標誌,是父母人身價值實現的具體體現之一,子女做到了這一點,就是孝。

今天,順著傳統孝道追尋生命永恆本體價值的邏輯,著眼個體生命存在的根據與本質,考量不使「父母憂」的命題時,就不難發現,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子女「珍愛生命、修身近仁,繼先傳後、生生不息」進而「立身行道」是傳統孝道「變」中的「不變」。「子女過好自己的生活」,了卻了父母之憂;「子女事業有成、擔當有為」,昭示著父母養育的成功,彰顯了父母的生命價值,讓父母感到自豪與榮光,也使父母放心地將未竟的夢想寄托在子女身上。以此,「不讓父母擔憂」自然成為當代社會老人心中普遍認可的孝道行為。

「讓老人在家中安度晚年」成為老人心中最看中的孝道行為。當代社會老人仍然普遍在意血緣親情關係,在他們看來,無論時代怎麼變,家的情懷沒有變,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和歸宿是家庭,是「祖孫同堂、天倫之樂」,家是幸福和希望所在。「居家養老」是傳統孝道「變」中的「不變」。

家庭在中國人的生命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孟子·離婁上》)中國人非常重視家庭,非常在意血緣親情關係,具有獨特的濃郁的家的情懷。對於老人來說,家這個「血緣共同體」里有他奮鬥的成果,是他「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承載著他全部的期盼和希望。當老人日漸衰老,生活在病痛與死亡的悲哀中時,子女的孝敬可以使他們繼續保持活著的意義與尊嚴,從天倫之樂中感受到血脈延續、生命的不朽與終極價值。

家庭成員修「孝」在家庭建設中十分重要。身之本在仁,仁之本在孝。「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祭義》)被視為最高的家庭倫理規範。對於子女來說,家這個「血緣共同體」是「誠意修身」、積極入世的邏輯起點。一個人從出生的那天起,耳濡目染的是「善事父母」的教誨,是厚人倫、移風俗、孝老愛親的教化。所以,從他(她)成人的那天起,「孝敬父母」就會成為他(她)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就會自覺地擔當起孝敬父母的道德責任和倫理使命,不求任何回報,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家庭養老是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數千年來,祖孫同堂、孝老愛親的傳統習俗為老年人創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與情感歸宿。一方面,中國人認為,生命中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來源於家庭,所以重視團圓,享受天倫之樂;另一方面,中國老人的生命和家庭早已經連為一體無法分離,他們熟悉家庭環境,能及時感受家人的溫暖、家庭的溫馨,也便於家人照顧,子女盡孝。

正是因為家庭養老在中國人心目中獨一無二的崇高地位和作用,中國人把老人能否在家中養老作為晚輩是否「孝」的重要標誌,如果具備家庭養老條件而選擇其他方式為父母養老,則往往被視為不孝而遭到輿論譴責。而身為老人,也大多希望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安度晚年,他們往往把離開親人、離開熟悉的家去一個陌生的環境度過餘生看成是最大的痛苦。這正是77.6%的受訪老人對於「兒女出錢請老人住養老院是不是孝」、69.9%的受訪老人對於「兒女出錢請人照顧是不是孝」的問題選擇了否定的回答(含說不清)的原因。

家庭養老傳統是在兩千多年的實踐中形成的中國人獨有的邏輯範式,今天,仍然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養老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父母在家就在」「回家過大年」既是子女對家的眷念,也是孝在當下的生動寫照。雖然當代中國社會已經不再是家國同構的傳統家族社會,家庭模式也已經從傳統的數代同堂的大家庭為主演變為兩代人共同生活的核心家庭為主,但家庭養老仍然是深受老年人喜愛的養老模式。

「支持獨身老人再婚」成為老人心中最暖心的孝道行為。對於因種種原因婚姻沒有走到頭的、滿頭華髮的老人來說,再次尋找一個晚年生活伴侶的生命價值,不僅僅是生活的現實需要,更是精神慰藉的需要,「助親再婚」是傳統孝道「不變」中的「變」。

在受訪的3149位老人中,因各種原因獨身者1407人,佔比44.7%。調查結果表明,在「兒女支持獨身老人再婚是不是孝」的問題上,65.1%的老人選擇肯定回答,31.7%的老人選擇說不清,僅3.1%的老人選擇不是孝。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中國人對婚姻的終極嚮往,也是中國式婚姻觀的浪漫體現。中國有句俗語,叫作「孝順子女比不上半路夫妻」。再婚找個「伴」,互相照顧,往往是子女無法替代的。

古人把「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作為「孝」的根本標準,強調在「事之以禮」上,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內則》),要摸清父母的心愿,順應父母的心愿,滿足父母的精神訴求,注重情感和精神的慰藉。支持,就是「順」,「有順」方為「孝」,而非僅僅滿足父母的物質需要。

由此不難發現,「中國式孝順」的真諦在於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敬愛父母、長輩,順應父母、長輩的願望,使其幸福安度晚年。當獨身老人有再婚訴求時,子女理當「順親」,支持老人再婚。但需要指出的是,傳統社會要求婦女「從一而終」,不支持獨身母親再婚,其實質是對女性的歧視,這種觀念和做法需要堅決予以摒棄。今天,支持獨身老人再婚,讓老人再婚不再難,本身恰恰表明中國人對以「孝敬」為核心內容的傳統孝道主體價值的認可,更是對傳統孝道當代價值的創新,是不忘本來、面向未來,傳承弘揚傳統孝道的體現。

2013年,我國空巢老人規模已經突破一億大關。隨著全球化、市場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子女不在身邊,日常生活缺少照料,精神孤獨寂寞、抑鬱失落,傷害著老人的心靈。由於身體、年齡等原因,老年人的社交圈越來越小,他們害怕孤獨,希望與人交流,渴望親情與愛情,希望有一個「伴」陪著自己走完人生之路。所以,獨身老人的再婚問題關乎老人的幸福,解決好老人的再婚問題,既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更是每一個子女必須承擔的責任。

與傳統社會不同,當今社會結構和家庭功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無論如何變,變中有不變。對於每一位公民而言,在家庭層面孝敬父母的德行不能變,在社會層面尊尊敬長的責任不能變,在國家層面報效祖國的義務不能變。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我們的社會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都要始終堅持推陳出新,弘揚「孝敬」文化,走出一條子女孝老愛親、社會關愛老人、政府政策保障的「中國式養老」之路。

《光明日報》( 2018年05月26日 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火山噴發、強震過後 夏威夷人繃緊神經
蘇州的枇杷快上市了,這樣剝枇杷最輕鬆!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