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產後營養補充五大原則,坐月子這麼吃才正確!

產後營養補充五大原則,坐月子這麼吃才正確!

文/羊城派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白恬

說到坐月子的注意事項,老一輩人可說道的太多了,特別是在吃這個問題上,老人家普遍認為要多喝湯、多進補,而水果、蔬菜屬於「寒涼」之物,萬萬不能碰!有的產後媽媽甚至抱怨,自己產後每天一隻雞,喝雞湯喝到想吐!

這樣的產後飲食真的正確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劉佳博士介紹,產婦在生產後因身體恢復、哺乳和照顧寶寶等任務,在營養需求上需要合理、高質量的營養素來支持,因此產後營養補充有五大原則——

原則1: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一味進補

產婦的脾胃功能較差,特別是在分娩後的十幾天內更需保護,如果這時吃過於肥膩的食物,驟然進補,反而欲速則不達,使脾胃功能受損,引起消化不良,吸收不良。

補應宜消化又能健脾養胃,可多食湯、粥、羹類,可少食多餐,每日進食5-6次。

原則2:以養氣補血為主,恢復元氣

飲食要有充足的營養,包括各營養素和合適的藥性成分。產後各器官、各系統都有一個復原過程,如子宮未復舊時可多用活血化瘀的食品。

原則3:根據乳汁情況選擇催乳湯水

要符合催乳、哺乳的需要,選擇能養血增乳、疏肝通乳的食物,並要根據產婦乳汁的分泌情況,在哺乳的不同階段進行調整。

原則4:注意必要的飲食禁忌

凡大熱、大燥、生冷、酸澀之物,會導致脾胃虛寒、臟腑失調,有毒的,不潔的,有可能過敏的,含有特殊成分的,都要慎用和忌用。

原則5:要根據嬰兒大便性質調整飲食

因為嬰兒消化能力差,母乳成分發生變化時,嬰兒的大便性狀相應就會發生改變。例如乳母吃了豆製品,腸脹氣明顯,排氣多,嬰兒也會排氣多,大便稀黃水樣,這時就要停食豆製品。

嬰兒大便泡沫多且酸味重,與乳母進食過多的甜食、糖類在嬰兒腸內發酵產氣有關,此時要控制甜食。

嬰兒大便呈油狀且有較多皂塊,則說明乳母進食脂肪多。嬰兒進食不足時大便色綠、量少、次數多,乳母應多食下乳食品。可見嬰兒對不良食物的反應也較敏感。(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產後營養食譜推薦

▎產後第一周:代謝排毒階段,這個階段排除體內的惡露、廢水。

飲食原則:利尿消腫,飲食清淡,促進子宮恢復。推薦食物有黃花菜、冬瓜、紅豆、薏米、山藥。促進瘀血排出的食物:紅糖、醪糟、姜、鯉魚、蓮藕等。

食譜推薦:麻油豬肝

製作方法: 新鮮豬肝洗凈切成薄片;鍋里放入適量黑芝麻油,放入薑片小火煎黃煎香;倒入片好的豬肝,中火煎至豬肝變色收縮,撒上少許熟白芝麻即可。要提醒的是,由於肝臟是動物體內的解毒器官,使用前請用清水浸泡一小時以上,再用清水沖5分鐘左右。

1周食用1次即可。

▎產後第二周:收縮子宮、內臟階段,這階段需要調理身體。

飲食原則:補氣血、促進瘀血排出、幫助胃腸恢復。補鐵補血食物:豬肝、動物鮮血、瘦肉、紅棗、小米。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各種蔬菜水果,粗糧。

食譜推薦:豬蹄花生湯

原料:豬蹄一隻,花生50g黃酒少許,蔥姜少許,鹽少許

製作:先將豬蹄去毛,斬小塊,花生洗凈浸泡1小時。將豬蹄塊放入不鏽鋼鍋中(砂鍋)放足量涼水燒開,去浮沫,加入少許黃酒蔥姜花生,改溫火,保持鍋中水似開非開,燉至鍋中水剩一半時加少許鹽即可。

▎產後3-4周:滋養進補階段,需要補充營養、恢復體力。

飲食原則: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優質的蛋白質,種類豐富的飲食

食譜推薦:桃仁紫米紅糖粥

原料:紫米30克、糯米20克、核桃仁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將紫米、糯米分別洗凈,放入凈水中浸泡2小時;將兩種米放入鍋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放入核桃仁煮制粥成即可加入紅糖(夏季也可加入冰糖)。此粥對母嬰的大腦和神經都有補益作用。

來源|羊城派

題圖|視覺中國

責編|崔文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這群解放軍配有專門營養師,吃的比我國百分之99的人都要講究
資源滿山這種免費的水果,你吃過嗎?營養價值極高!

TAG:營養 |